随着对标欧洲安全碰撞标准制定的《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的实施,国内碰撞评价“遍地5星”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新规的标准更为严苛,而且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主动防撞系统被收纳到C-NCAP碰撞评级体系中,这也意味着自主品牌将遭受更大的"安全"挑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所副总工程师刘玉光表示。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2(第五届)中国汽车安全主题巡展上,诸多企业展示了自己在主动安全领域上的最新应用。如东风Honda全系车型均采用了Honda全球领先的碰撞安全技术[G-CON]车身设计,透过全方位的撞击缓和结构分散撞击力,可保护车厢的完整性,加强驾乘者在车辆事故中的安全防护,还能顾及行人的安全防护;CC在B级车中率先装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配备了ESP电动随速助力转向、双放大系数真空刹车助力器、车道偏移警示等。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主动安全领域则显得较为被动。由于碰撞新规将更强调主动安全系数,自主品牌无疑将遭遇更大挑战。
根据刘玉光的解释,C-NCAP新碰撞标准主要有五大变化。首先,新规增加了“鞭打试验”,即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考察汽车在追尾情况下对于乘客头部的保护情况;其次,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速度由56km/h提高到64km/h,与国际碰撞标准接轨;第三,后排假人的评价定量化;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实施了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加分。ESC系统即ESP,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防侧滑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作为目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ESC对于汽车安全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新规还将评价总分由51分修改为62分,星级划分标准也进行了修改。
刘玉光表示,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新规中最受影响的主要是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速度由56km/h提高到64km/h。“这意味着自主品牌在车身结构安全面临更严格的考验”,刘玉光说,提速之后,碰撞的力度大大增加,这对于车身设计和车身结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坚固的车身结构,才能在碰撞后保证车内的乘员空间。
此外,在新规强调的主动安全方面,自主品牌也不尽如人意。“目前,在主动安全领域,自主品牌仍处在跟随阶段,且配装率较低,这有赖于政府和业界的鼓励和引导”,刘玉光称,自主品牌车型对后排乘员的保护不足,加强对后排乘客的安全考核可以引导车企关注后排乘客的安全。“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主动防撞系统被收纳到C-NCAP碰撞评级体系中。”刘透露称,至于未来哪些装置要纳入C-NCAP评价体系中,要考虑两点:一是功效优先,这有赖于交通事故分析等数据支持;二是便于客观评判,即可操作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版C-NCAP的评价难度相较于老版提升了15%至20%。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则意味着得到五星成绩挑战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