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世界关注的习马会之前,马英九在参加“处于变迁时期的亚太”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Pacific in Transition)时,围绕其当选以来在改善两岸关系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即将到来的与习近平在新加坡的历史性会面等热点问题,表达了立场和看法。+ |* F: N9 O# s( T, g: G* @
; W$ e, J' J ~4 t- P* w# W8 P! B 历史性的会面之前,舆论普遍关注的是习马会怎么谈,以及用什么谈。马英九在回应“几重弱势之下的国民党在两岸谈话中还有什么优势可言”也即“用什么谈”的提问时,仅从历史的视角建议两岸应该效仿法德走和解道路。马英九表示,他对《最后的一课》文章非常感兴趣,当时法文不让说了让说德文,造成了民族的隔阂,但是二战以后双方领导人都意识到了要相互交流,尤其是加强青年人之间的交流。“看到了法国和德国为了加强欧盟共同接受了欧元,既然法德都能和解,对大陆和两岸关系和解也应该非常乐观。”
" V! r4 X' V2 V- T: E
6 G) P1 _! k/ o; V$ a) ~/ n7 g* v+ s" ]( M
) ?5 t. i) t* V4 c& [% l6 Z/ Q! l
- Y6 J9 Q! L q3 t1 ?* e0 W8 v1 J
8 s* R& f/ P9 Q" H, Z4 f' R z% h8 t* ], ]9 F {4 m* g
马英九召开记者会说明“习马会”; T' f( x* r M$ J9 X; Y, X) f6 V
- M- ~* q: P! b$ x# ?
" w0 V+ z9 s* ^' U6 L: S 此次习马会,不管是对习近平、马英九,还是美国,都意义非凡。曾经担任国民党立法委员、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的苏起,围绕三方的立场和愿景做了深入阐述。在其看来,对两岸现状改变的忧虑、维持海峡两岸现状的愿望,以及避免中美更多冲突的意愿,促使习近平同意举行这一历史性会晤。通过这次会晤,习近平将进一步强化“九二共识”作为未来两岸对话的基础。而会面地点和头衔的选择、降低彼此敌对姿态、不签署正式协议等等,不仅有利于减少台湾的不安和焦虑,而且也表明了习近平比任何一位前任领导人都更重视台湾人民的心态。8 ?4 q' h" w/ i5 t0 m6 l, e
" B9 M5 Y1 D0 `$ ]: y1 H) ` 对马英九而言,积极推动乃至配合北京安排的动机,与 2016年台湾大选、南海或其他政策议题的关联性并不太大。“有可能只是为了维持当选7年来打造的两岸现状,并将两岸关系缓和、掀起海峡新篇章,留作自己历史地位和政治遗产的重要部分。”何况这样的两岸对话,也符合美国利益。此一点,习马会确定之后美国各界的反应便是很好的说明。9 U6 m5 `) l$ c, Q/ [8 Z9 J1 |
: `! k1 R& V# w2 A
美国的乐见其成,也并非毫无缘由。众所周知,美国两岸政策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也即一个中国、和平解决以及鼓励对话。这三部分中,“鼓励对话”一直以来收效甚微,台大选之后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如果进一步破坏中美关系稳定,更是一大隐患。
2 N! L4 ^2 U0 X1 r; @8 x% N1 H2 P( A7 o
对于“一中各表”是否越来倾向于在“一中”的框架内进行,苏起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虽然目前来看两个词都是来回用,但总体上还是会坚持过去的用法,坚定既有的立场。”因为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如果要排除九二共识,找到新的桥梁或是新的用法,都必须事先取得台湾岛内的共识,这一点并不太容易。从这个层面来看,还是一中各表更为妥帖。
; l3 L ^ |- A5 s+ x; t$ b# c1 b/ i5 B! e# @3 Y
值得一提的是,习马会如何打消东盟国家的顾虑,马英九在回答美国学者提问时也做了解答。在其看来,东南亚国家一直有双方调解双边谈判的传统,不太认同第三方协调。何况大陆不是第一个坚持说要双边谈判的国家,最近几年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曾经把一个岛诉诸国际法庭,日本、韩国和俄国之间几次关于岛屿的努力也都没有成果。由此看来,大陆在这方面坚持双边谈判也有一定道理,马英九对这一点也给予了肯定。
2 S e7 ` ^3 l7 m3 _" K: U- U1 Y x% J# {6 T) q4 ]9 D! y8 }
面对几重弱势,比如大选中失败,立法院不过半,现在县市长13个被民进党占据甚至后续变成执政党,时下正是即将卸任的马英九收割政治成果、确立历史名份的关键节点,所以在习马会前的这次会议上,马英九也尽可能地将2008年执政以来的丰功伟绩罗列一番。首先提到的,便是当选以来的三赢目标,也即台湾岛内的自由繁荣、两岸的和平稳定,以及台湾日益友善的国际角色。延续至这一次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全然不同于过去的海基会或是陆委会的交流沟通,也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3 F+ M% ]& h' b( u0 w$ M
8 j6 A) V0 H* O5 } 此前一天,马英九在总统府召开的记者会回答新的台湾领导人上任后,两岸互信能否延续时表示,无法预测下任总统,“我能做的就是任期内把这个桥搭好,无论谁当选,都可以很快上桥渡河。”至于新总统能不能把两岸关系维持现状,就要看其对这议题了解的程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 X2 ]7 g$ T+ [0 o8 j* @: F- X! _&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