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访问中国,虽然这是早就定下的,但外界依然认为, 他此行负有“灭火”的使命。10月27日, 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清碧礁12海里以内,这一非法行为的确让中国朝野都很火。中国政府明确指出,美国此举是对中国严重的政治和军事挑衅,并提出警告和抗议。中国百姓更是忿懑不已,认为美国蛮横无理,欺人太甚。
2 ]3 N0 y3 I$ ^/ Z9 d& N( V1 _" V, L) T4 \
8 c* P/ \: y- D0 v& A, U 美国采取这一行动有两个借口,一是说不能接受中国通过修建岛礁改变南海现状。这说法站不住脚。南海属于中国是历史形成的事实,看看各国绘制的地图就会发现,直到上世纪70年代之前,所有出版世界地图的国家,像美、英、法、德、俄、日等大国,以及南海声索国菲律宾、越南,都在本国出版的地图中标明南海属于中国,称为南中国海。试想,中国还用得着通过填海造岛来获得领海主权?4 |3 D1 m) [. F
2 L; `, r* C4 w& T, G5 q3 P3 o# b
% f; c$ k# U. A+ d% u% z- E/ V
二是说中国在新建岛礁上构建军事设施,威胁“航行自由”。这种说法未免太夸张。有国际海洋法专家指出,南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美国放着宽阔的国际水域不走,是对国际法上“航行自由”的滥用。还有,在茫茫大海上,几个弹丸岛礁上有什么条件建威胁航行自由的军事设施?建了又有何用,一旦双方起冲突,一两枚导弹就能使其化为乌有。中国在岛礁上建一点军事设施也只是为防止海盗之类的安全需要。实际上,中国在南海岛礁上建的主要是像码头、灯塔等民用设施,用于海上搜救、防灾減灾、海洋科研等。中国一再声明,岛礁上所有民用设施外国均可使用,很多外国船只已从中受益。因此,贴切的说法应该是:中国扩建岛礁对“航行自由”有益无害。) r3 Q' t E7 F: X( J% m
: O7 e" R) p8 d& |1 I2 `
& ?( b# X1 N+ p$ U9 F1 V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含有贬意的成语,可以用来比对美国的这次行动。其目的无非是:试探中国的反应,以谋划下一步行动;使南海局势紧张化,干扰中国发展;给菲越等国打气,让它们放手跟中国搞乱;服务于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
' R- f' I9 i: |8 U; }) G# Y7 E
# @9 Z; _1 ?; j, X; ^6 F0 E1 F; f. o0 U% @) n
美国的这次行动虽经过精心谋划,但并不高明,要为此付出代价。对中国来说,会加深对美国不守承诺的认识。美国曾一再声称,对南海岛礁之争不选边站。但这次,美国不仅明显站到菲越一边,而且冲到它们前边。对此,《悉尼先驱晨报》指出,美国所谓不选边站“纯粹是诡辩”,美舰进入12海里,“是对中国在该地区战略的挑衅”。
* @# a! y1 l& q% V1 B0 N! u3 |, d
- t4 x6 v# l/ h! L% `: _* J: U# J$ v" N! [1 H" h
这件事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减少了中国百姓对美国的好感,助长了一些人对美国的敌意。美国《国际商务时报》27日报道了中国网民的部分反应:“应该警告美国马上离开,如果不离开,就开炮”,“击沉它”;“打倒美帝国主义”;“我们应再忍5年,等我们成了世界第一,再战斗”。当然,这是少数网民的忿激之言,不过看得出,美国的鲁莽无理之举,在一些中国民众中埋下仇恨的种子。这对美国显然不是好事。
, S5 d- Q& t+ ^9 L* |7 v3 ]$ s; X/ D6 e3 F
# T' v9 s4 D! g 在国际上,美国说它的行动得到了“一致支持”。实际上远不是这么回事。对美国的做法,在美国盟友中,除了菲律宾拍手叫好,只有澳大利亚和日本转弯抹角地表示认同,又各自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参与美国目前在南海的行动;“日本没有这方面准备,没有这方面能力,也沒有这方面意思。”欧洲盟友、世界其他国家没有给美国帮腔的。俄罗斯一位学者说出了其中原由:如果美国将这种巡逻常态化,可能引发中美激烈对抗,中美对抗会从地区性冲突变为全球性冲突。”美国的作法太过分,太危险,谁会愿意跟着它去冒险?事实表明,盟国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美国“一呼百应”的情景已经成为历史。美国若仍持霸权心态,鲁莽行事,只会使自已付出代价
, r8 Q4 ]! I1 n" I3 } V/ ^6 Z1 o5 O" w. y+ P' f& }6 W.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