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事高官3日分别在吉隆坡和北京见面,中国防长常万全与美防长卡特会谈,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总长房峰辉会见来访的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南海无疑是双方谈话的重要议题。美国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在逐渐清晰起来。
# s, `' D. M4 M8 h7 l' r# `7 T8 F* q! | n3 X) o
第一,美方到南海高调“巡航”是冲着中国扩建岛礁来的,但美国军方不再重点指责中国“造岛”,卡特和哈里斯都没有公开质疑中国扩建岛礁的合法性,这证实了人们的猜测:美方已接受无法阻止中国扩建岛礁这一现实。
% a$ _# |- _( Q( i% z0 c/ Z
1 w8 J" m3 `! Y- u. I5 C2 A4 t 第二,美方死咬有权“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时间和地点对南海进行巡航,以确保南海“航行自由”。哈里斯对中美“可以避免军事冲突”明确表示乐观。这似乎表明,美国要求可以像过去那样在南海“巡航”,中国建岛不能损害它的这一“权利”,同时美方也不打算对中国扩建后的岛礁做特别挑衅。. M, H+ T) V) ^. e! K# N
# Q" l7 ?& M- R/ ]7 n. }# @4 t 第三,美国坚称不承认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主张,这已是它的新立场。美国防部官员2日匿名表示会向南海“每季度两次派舰”,但没特别强调是否进12海里。美方常就12海里问题做模糊、矛盾的处理,需要向中方施压时,就“证实”媒体说它进了的报道。想缓和对华紧张时,就回避这个问题。1 x* @% ~* Z H. `
( s( g9 O# K. X
第四,美舰南海“巡航”重在外交影响和对华心理施压,军事意义非常有限。美国没有能力迫使中国在南海屈服,它对此是清楚的,并试图掩饰自己在南海并无真正优势的实际情况,维系盟国对它的忠诚。
2 ]0 @: E0 U0 b' Y) z) K! S" _7 O8 v" ]# r& B* c$ z
中国需要更自信些,坚持自己的目标,把握在南海同美周旋的主动权。+ o6 G; B0 S/ q4 s$ w1 V. u; d
p9 V) n; d1 j7 a# g6 R6 @
第一,中国官方应主打和平牌,强调通过沟通协商化解中美在南海的紧张,占据道义制高点。
! }: M6 ^; R8 V* b+ x# A+ T9 Z2 Z5 M' [, V0 B/ h0 r4 ~; E2 I
第二,中国要以坚定的态度按计划建设岛礁,不理会在美国官方逐渐沉默后西方舆论的继续鼓噪。建岛计划只要得以顺利完成,我们就在对美这轮博弈中赢了绝大部分。其他都是相对次要的。
& Z7 I; r) ?2 A: P' n0 O" d, A% p3 x! G5 @
第三,美国增加“巡航”次数和扩大“巡航”阵容,中国就派更多军舰前往南沙,同时加速在已扩建岛礁上的军事部署。美舰的“巡航”越频密,那些岛礁的军事部署速度越快。事情的最后结果就是中国在南沙有足够抗衡美军挑衅的实力,加上大陆远程军事力量的威慑,形成中国在南海保持战略主动权的动态过程。
& _" C8 W3 _( M1 {$ G" \
1 j7 O. S4 X- s 第四,中美要商定双方避免在南海擦枪走火的机制,同时我们也要对一旦擦枪走火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必须是中美及整个南海地区对擦枪走火应变力和承受力最强的一方,那样的话美方就不会得寸进尺,其他南海国家也会对美在南海挑事逐渐厌倦。
7 P. l8 Y" D i
7 ^, ?0 Z, M# h6 Q 舆论已是中国处理南海问题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元素。总体看舆论有些冲动,但能够看懂南海局势的人越来越多,支持政府立场和策略是实际的主流。中国政府应更加相信民众在重要关头的理性和智慧,舆论较激进的部分则可用作反过来对美施压的资源。因此官方应放开手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出什么牌,不必过分担心民间会有什么看法。# u9 t2 B/ T+ G$ A* W
* A& q% u% B: s' ]% |
完成南海岛礁建设事关中国长远战略利益,是全民族的大事。我们必须高度团结,向美展示坚实的决心,最终促其放弃任何幻想,以更求实的态度看待这片与中国利益攸关的复杂之海 f' @' G" G' W
n0 g3 L$ b0 ^& p2 U-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