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18日对一些伦敦一些市民进行了随机访问。
, \; ~! z5 h: N
" d* s3 P$ ~2 }) B 一位女士表示,“很有兴趣到中国旅游,听说过伦敦有大量的中国投资,尤其是房产,但是总得来说对中国了解不是很多。”! q& d) U) ?2 ]5 u
' X3 e! e/ F& E- G2 s& e/ v7 D1 K 一位老妇人则表示说起中国首先想到的是茶,茶是来自于中国的。
3 d; f) B8 j! g/ a6 K% q! a# i5 ?% L6 G% \# g
一对中年男女表示,到过上海,非常喜欢那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各种各样的商店,交通方便,人很友善,非常有趣。
5 C, O. S! |" H" Q
; H3 f) [! j! I% ^2 W# z `7 ` 一位亚裔男士表示,中国生产很多东西,我们用的很多东西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比如苹果手机,那里的电子商务很发达,我还想到前段时间的股灾。3 D( ]7 M8 A! L
( t! U: v8 R T1 m* G" _6 d% \) Y 谈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一位非洲裔的女性表示,我知道他(习近平),他是中国的领导人,听说他要来访问英国,不过我不是很清楚什么时候来,我喜欢中国的花卉,爱吃中国菜,觉得中国很有秩序,人民互相尊重,文化优良。, a! m5 d0 ]9 V7 B$ W" k+ z) G
J7 y. A4 z$ I1 g
中国媒体问卷调查 英国人对中国的熟知程度% m3 h" O+ D# I9 Z& Y/ g
. ~# d: `& ] G 近日,为了解普通英国人对中国的熟知程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专门推出了一份名为“中国有多远”的网络问卷调查。问卷在一周之内吸引了超过1500位英国人作答,结果显示对大部分英国人来说,中国仍是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家,英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主要来自本土媒体,工作努力是多数英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9 K( F0 z6 M: ~2 K
% d; l1 g( e0 b 本次问卷调查是中国主流媒体推出的首个针对普通英国民众关于中国印象的问卷调查。调查选择的受访者是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英国人,其中年龄在18-29岁的比例为21%,30-44岁的比例为36%,45-60岁的比例为36%。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年收入在2万-5万英镑之间,受访者居住在英国各地,职业各异,他们的回答基本代表了普通英国人对中国的真实态度。
& Q0 I% g, ~! _7 }; _7 s2 M* o" C% ^' w- J1 H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工作努力,礼貌友好 0 h: Y. s3 d1 r4 o
/ u$ T% q0 v" \# w& ~; [- H
近日,英国卫生大臣杰瑞米·亨特在保守党大会期间发表讲话,呼吁英国人向中国人学习,多多努力工作。这一言论在英国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无独有偶,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勤劳形象在英国确已深入人心。在被要求列出三个中国人所具备的突出品质时,工作努力(hardworking)以超过90%的提及率成为在英国人心中最能代表中国人品质的关键词。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礼貌(polite)和友好(friendly)。此外,聪明、顾家、守纪律、坚定也是被提及频率较多的品质。
! J" l: p, v* T+ w. ~' g5 O1 r; ?1 g( {: Z" P
英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人:功夫明星和领导人平分秋色
0 K. Y. A( U0 e! L+ f) i
: f0 F* Z1 Y1 z2 K& }( s! _: g 谁是英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人?在受访的英国民众中,功夫明星成龙以超过95%的提及率毫无悬念地成为英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人。李连杰以68%的提及率名列第三位,李小龙、甄子丹等功夫明星也被受访者多次提及。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功夫明星外,中国的领导人同样收获了较高认知度。其中,毛泽东以接近80%的提及率名列英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人榜单第二位。邓小平和习近平也跃身前五位。其他英国人比较熟悉的中国人还包括孔子、蒋介石、姚明、丁俊晖、郎朗、马云等。另外,受访者还提到了一些在英国比较知名的华裔,比如华裔时尚设计师古克·温(Gok Wan)、曾经获英国女王嘉奖的华裔名厨谭荣辉(Ken Hom)等。 6 K6 R3 m" Z; M) i% M7 W* h
9 N% B- H# r: o: a9 q& H P1 Y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独具魅力,美食诱惑难挡 2 g2 Y- H+ O( z5 T* w* X% J
8 H, Z3 f' d1 x. F 在被问及最能代表中国的关键词时,受访英国民众并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但在所有被提及的词语中,文化和美食相对较多,占据前两位。受访者也给出了选择的原因:“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太不一样了。”“文化,中国人的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又饱含历史底蕴,太迷人了,希望有一天我能到中国亲自感受一下。”“美食,我爱中国菜!”“美食,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用筷子吃中国菜。”……有近半数的受访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技能,如书法、剪纸等兴趣浓厚,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个月都会去吃中餐。
4 l0 |) R$ b( L# v) X8 j. C; h/ T
( g) E4 z! ^: Q! n 英国人了解中国的渠道:本土媒体 , r: \8 c! ~' M( R* e+ }
2 n% d& y }4 p; f) M k; ~9 p2 K 本次调查显示,对于多数英国人来说,中国仍是一个遥远的国度,90%的受访者没有来过中国,受访者中能够说中文的更是寥寥无几。他们所接收的中国信息主要来自于英国本土媒体,排在第一位的是本土电视新闻媒体及其网站,如英国广播公司、天空电视台等,占据了绝对主流,报纸、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电视纪录片和广播都在其后。中国媒体的占比不到2%。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他们只是从朋友或者学校里了解到一些关于中国的信息,还有受访者表示并不关心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0 [* x* S) ]2 d4 H1 s5 O t3 o; T
+ T1 S* F6 a- _& D
英国人对中国的态度:相对客观,仍有偏见 + b; Z# L3 E; g# w/ H7 u$ p
0 c v. j; ^; B3 l) r x7 I0 R 在被问及对中国的态度时,一些受访者明显受到本土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的影响,有人对中国的人权状况、环境污染、军事发展感到担忧,也有人对中国的动物保护感到失望。不过,更多英国人对中国保持了理性的客观态度。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以积极或消极来评价是不对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有受访者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开放、对外投资的增长对世界是有益的,但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确实需要关注。”另外,多数受访者支持发展中英关系,认为良好的双边关系能够让双方都获益。一位受访者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国家、每种文化也是一样。我们应该相互学习。”
. z$ F% ? u$ h2 G' j
# I4 Q" ^, J9 J)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