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上来看,TPP协定参与国贸易总额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2014年,TPP协定参与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总值为2.4万亿美元。而一旦TPP生效,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将有1.8万种商品的关税壁垒会减少,贸易成本将会降低。
9 H7 {; W. u/ U |0 B8 c* T7 E' r
5 n/ Z, g6 ]0 i* _. o5 Z去掉这些晃眼的数字光环,实际上TPP更像是大国的游戏,绝对收益基本流向主要经济体。有学者指出,这类贸易协定的收益主要归属于那些有显著贸易保护的大经济体,因而,美国可能因TPP每年获益770亿美元,而日本的收益则会更大,达到1050亿美元。
1 S: E2 ?$ B+ D$ v
2 x: Z* z; z) `) R$ N6 Y为推销TPP,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10月7日出现在白宫的电话新闻发布会上。对美国而言,美国经济比20年前世贸组织成立时对贸易更为依赖。弗罗曼强调说,TPP可以惠及美国各出口行业,从面对TPP成员国关税高达47%的啤酒酿造商,到面临高达50%高关税的密歇根州汽车发动机制造商,他们会逐渐看到关税下降到零。实际上美国对进口货物施加的关税平均为1.4%,但是美国出口面对的关税可能高达40%-70%。
5 W6 g9 e( Z- C% c( U9 m
' P# w, T% e' g/ A弗罗曼未能透露人们最关心的TPP协定到底会创造多少就业机会。从投资趋动的角度,TPP也许会帮助美国重新获得全球竞争力。国际投资组织 (OFI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南希·麦克莱诺恩(Nancy McLernon)对《财经》记者估算说,由于美国近20%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来自TPP协定参与国家和地区,我们的分析表明,TPP可以释放出潜在的200亿美元的全球性新投资,创造出23.3万个与FDI有关的美国就业机会,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制造业的就业。
0 ]5 Q; \3 F5 l5 m1 w1 o; \! l C O6 i0 L+ ^ u8 F8 N; [
经济学家指出,TPP协定一旦开始执行,美国低端制造业成本将下降,而高薪资服务业将提升,白领就业岗位将显著增加。
+ A9 g' D, f, _, |6 @+ M
2 m0 c; i) c- B6 {日本是美国之外的TPP参与者中的第二个巨人,占世界GDP的4.5%,而其他亚洲参与者占全球GDP不到1个百分点。相较于其经济规模,越南会从TPP中收获颇丰,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认为,越南通过TPP可能得到其GDP10%以上的收益;紧随其后的是马来西亚,获益约为GDP的6%。
J; T6 W% A: ~( m/ z3 P: o1 i- |# q2 J7 N& H8 m* {' E
这些都是静态的估计。TPP带来新天地更多是由于囊括了包括劳动者和环境保护、国有企业优惠限制等迄今贸易协定从未涉及的领域,其高规格高质量不只体现在互免关税协议,还包含了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权利、企业平等、金融监管、互联网自由等等制度性内容。
1 _6 G( C# C& g5 |* f$ A w) B) D8 c, s( P# G0 ?- J7 r
对于TPP是否是真正的自由贸易目前尚存争议。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亚洲部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对《财经》记者说,他认为TPP是管理贸易,但所有的贸易协议都是管理贸易,不同的是,在多大程度上能确保贸易以平等的条件进行,以及对贸易各方面所设定的标准,和在各国行业间及国家彼此间所作的权衡。
2 [0 q @! [; ~
* m, K; f7 \* }; p; F( M易明认为,TPP参与国家和地区中,那些倡导最佳治理实践的成员会受益, 显然,一些国家中现有的因某种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具有优势的某些行业会有损失,但同时,其他国家的同一行业将因更公平的竞争而获得市场份额。
0 H- H& G* x7 M' @3 A0 y! w/ Z \
/ j# k7 I7 g+ y/ K( X对大多数TPP参与国家和地区来说,TPP红利是通过外来压力引进改革并吸引更多的投资,以促进生产力的增长,而这靠的不仅是把贸易向自由化方向靠拢,而是切实地进行改革。
0 ^8 H* s' T# \9 s' q5 q7 Y* \) q3 E: S2 E8 k
安倍明确表示“大胆推进以TPP为契机的农业改革”,拥有众多国有企业的越南和新加坡,也有声音表示希望通过TPP推进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在内的举措。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安德鲁·罗布则直接把TPP称为“有转型意义的”,认为TPP会积极塑造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的未来。
e8 G. m, U t2 Y6 W0 K
+ F. K& U' o8 e% h+ S" C% i很显然,TPP的真正价值要靠改革来实现。改革的份量有多重还要看TPP的具体文本,以及各相关国家政治家的担当。
* V2 ^$ z9 W0 A1 L5 J0 H, y0 N) O) b: `9 W4 L+ ^/ p9 A
TPP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t, B, e! w8 r* |. t1 n4 T; W& F$ K6 j( N$ Z' n5 s
如果中国不加入TPP,贸易转移会让中国付出成本和代价。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有些国家和企业可能因TPP经济圈要重新调整供应链,从而利用TPP在成员国间创造的新的市场准入机会: f$ H2 \ z: L0 m% A
& X- r. e% T8 |' _2 t
谈论TPP时,有观点指出,TPP承载了多少有关贸易自由化的内容,就承载了多少有关中国的内容。
& o+ B. b" B* w3 x# A' A) V- J6 A% F( @
; z+ P' |) Z& v0 L, e+ O9 b奥巴马的表态也暗合了这一判断,他说,“我们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来制定全球经济规则。我们应该制定这些规则,促使他国向美国产品开放市场,同时设定更高的标准保护劳工权益和生态环境。”5 N9 p6 W7 p0 x4 {& f0 P
1 e( f+ N: m0 @
对奥巴马选择的策略,美国前助理贸易代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顾问傅瑞伟(Charles Freeman)对《财经》记者分析说,一直以来,奥巴马政府都把TPP作为一个能使美国保住贸易政策规范至上的协定,并以此作为向国会兜售TPP的卖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用这样的表态在政治圈子中挑起对中国的竞争本能。TPP在政治上不可能畅行,除非在战略举措上把它与领先的亚太国家捆绑在一起。- P, b& t( L/ Z* F3 x7 O5 @: L
3 g' ~. V' D- b( T傅瑞伟说,这个策略有点玩世不恭,但在政治舞台上要想成事,通过编造中国威胁论来引发担忧,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U( w2 v/ i% J. n H
# r" [! c, V- t6 Z, ]从美国的角度,加入并主导TPP是短期上的经济动因和长远的战略考量的结合,是美国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竞合关系的体现。在过去数年中,当参与TPP谈判国家在政治上讨价还价之际,中国推进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自己版本的“自贸区”,加强了TPP成员国达成共识的政治紧迫性。2 W. n3 b& ^# _
) [: R; c. U4 I f/ J8 s
如果没有TPP这个媒介,美国似乎一时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来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掌控权。布鲁金斯全球经济与发展领域研究员乔舒亚·梅尔泽(Joshua Meltzer)对《财经》记者说,美国在TPP问题上利用了自身的能力来为其他参与成员国制定了严格的筛选和监督标准,引导其他国家采用,从而影响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贸易和投资的走向。毫无疑问,TPP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协议,也是对外经济政策的工具。) E5 ]0 r! R! S/ a
" ?# }1 F R9 A$ V) Z在傅瑞伟看来,奥巴马政府一直与中国政府密切接触,试图传递有些针对中国的言论不过是政治言辞,并不意味着TPP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但是TPP正式变成一个存在后,中国很难不受其影响。; Q( U/ n; I. E+ |7 }
( ^, W& w0 B2 a3 Z1 ? e
在中国学者看来,短期内,中国不加入TPP对自身经济和产业的总体影响可控而有限。有人甚至认为,加入TPP的综合收益不及“10+3”。但是,TPP对中国参与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已构成现实的制约,不利于中国提升在东亚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中长期看,TPP的持续推进,可能会改变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使中国与周边大国关系趋向复杂,甚至会增加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压力。
2 G! F: q% o/ a4 {% m# m4 F& ?6 {( F/ T* h6 ^5 X, H4 ]" J% p# j; p+ x
最现实的一点是,如果中国不加入TPP,贸易转移会让中国付出成本和代价。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新加坡、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已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与中国有自贸关系,梅尔泽指出,有些国家和企业可能因此要重新调整供应链,从而利用TPP在成员国间创造的新的市场准入机会。8 G, w3 J1 g3 U8 \- l' n( @! t% ?
L: {1 b- \; Z- M' y/ y6 L傅瑞伟认为,TPP的出现,使得那些欠发达的TPP成员国的供应链节点变得比中国更有吸引力,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可能因此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根据TPP原产地原则,如果一个TPP成员国生产的产品中包含非成员国的中间投入品,则这些中间投入品所体现的价值不能享受成员国内部的优惠关税。8 U ?' c* c1 i5 `/ ?6 L) n
" [" R/ F! O: ~8 ~7 C3 U0 ?
在TPP形成后,像越南这类的国家会意识到,要使一些产品符合TPP关税削减的要求,他们必须从其他TPP成员国进口一定比例的原料或产品,这可能意味着过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国家如越南,将转而投向其他TPP成员国。
% s. i, i# X) y- H6 D* [ a1 Z
4 S* @# ?5 [& ]* K% k: i$ i美国学者对中国的好奇在于,不加入TPP会对中国的外贸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这个压力达到什么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会采取措施,以使人民币保持在有利于外贸出口的浮动空间?同样,短期内,对TPP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提供的支撑会走多远?中国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加速自己的贸易议程?; v& }8 m% Z* x: c, u
& u( z7 ~4 l: A. o0 D. E( y* M7 u易明并不认为TPP如媒体所说“击败了中国”。她说,随着中国自身的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很多有改革意向的经济学家和官员都希望加入TPP。TPP是自由贸易的胜利,也是高劳工标准、高环境标准和高公司治理标准的胜利,应该是所有国家的理想目标。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成功而有力地推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经济改革?如果这些改革目标能够实现,中国加入TPP的征程就会更加顺畅。
: C) z# S' J+ n6 o8 ?) V, Q* ~, v$ M9 T5 A; X7 d- u" A- B
易明担心的是,一旦TPP协定生效,美国与北京不去开展关于中国加入TPP的方式和路径的探讨。易明说,中国改革的推进,并最终使中国加入TPP,这对中美关系,对区域一体化,以及对中国本身都非常重要,如果事情按照这个方向行进,中国就能够在未来五年到七年内加入T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