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国被曝将大变对华政策 多位前总统曾“变脸”

[复制链接]
游动 发表于 2015-9-29 1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是在政府工作还是普通民众层面上,美国的对华政策均已发生变化,但美国有关这种关系的最高理念却未能与时俱进。在未来几年内,美国必将出现对华新政,但或许只能由下至上逐渐做起。美国应该发展更务实的政策。5 N; q3 c: f! `" r$ t1 e

" ]3 q8 @, W$ `' e+ R* x, R( A2 i0 O2 L: q

& A& e$ c4 w) W7 a7 I# f
! X3 |# ^' r! @5 a6 V3 t! q“奥巴马招待习近平参加超级大国峰会”,法新社25日以此为题称,奥巴马周五在白宫铺上红地毯,隆重欢迎习近平来访,两个大国也在寻求缓和关系。为了强调中国贵客的地位,白宫鸣放21响礼炮,并设国宴款待,给予习近平全套礼仪荣誉。图为习主席与奥巴马会面。
" X3 h1 h3 j! |! Z
' y. T' R- Y" z5 v7 ^) ]美国“先驱在线”网站9月27日文章,原题:美国的对华政策落后时代几十年 今年夏天,奥巴马总统曾就美国的一种惯性做出精辟描述,而这种惯性有时正阻止美国摒弃已不适应当代形势的陈旧观念。
& b  x) S  Z$ c" K) B3 ?4 I8 q3 N# T6 L% l9 o' i
“有时,我们让自己受制于特定的行事方式,”他说。“我们不必拘泥于过去。当有些方式不再奏效时,我们能够且将会做出改变。”奥巴马谈论的是古巴。但他也应以相同力度将该说法用于美国对华政策。
% W! N% e& D2 ]7 z- p$ P( l
, y6 ^- S+ W$ }6 N7 v就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本周访问美国之际,美国人的思维似乎仍沉溺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发展起来的概念。然而,从那时起,中国就一直以美国政界人士几乎从未料到的方式前进。尽管中国正在向新方向进发,美国却在谈论它时仍使用时过境迁的思维。$ q4 l% h3 [7 k7 J/ P

9 `8 @% J# H6 E6 |/ Z. u" K6 [1 c' N2 s. ^
“接触”概念始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他拒不接受与中国断绝联系的建议。相反,他制定出一种接触政策——本着改变中国领导人的愿望与北京交往。克林顿延续使用该政策,并使之成为以非惩罚性和解举措应对两国分歧的“标语”。但除会谈和磋商外,人们从未真正搞清“接触”到底意欲如何。如今,没有任何人再建议两国切断联系,“接触”已彻底丧失曾经的所有含义。
) ]; b9 a3 D6 A; c1 v9 [/ J
7 y8 v5 A; t9 c9 ^这种理念还有一种渊源。自尼克松以来,多位美国总统——尤以里根和克林顿最为明显——都曾在参与竞选时承诺改变美国对华政策,只是都在上台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a6 z# e& }* t6 u+ c. a
8 X$ ^0 {' R. ~. W
更重要的是,正如奥巴马对古巴问题所言,其前任的所作所为并未回答美国该如何应对形势变化的问题。尽管尼克松本人曾继承其4位前任的对华政策,但他做出了正确转变。1 \2 y* Z5 P! ^9 p6 _

% \/ h( ]+ V- `4 j9 }8 `; u现实是,无论是在政府工作还是普通民众层面上,美国的对华政策均已发生变化,但美国有关这种关系的最高理念却未能与时俱进。在未来几年内,美国必将出现对华新政,但或许只能由下至上逐渐做起。
  P1 \) G* O1 Y8 s5 e
9 s$ _# C0 ?0 L9 }  P/ U美国应该发展更务实的政策,以摒弃某些用个性化的外交或激动人心的联合公告使两国重温昔日特殊关系的梦想。美国和中国都已进入新时代,该是发展不再徒劳试图重复过去的政策和理念的时候了- N2 }# N0 G! X7 ^/ \
4 k, {& `) a" H- V' t6 {& ]4 G(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sfgsaa 发表于 2015-9-30 1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9-24 03:12 , Processed in 0.0230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