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政治] 严重少子化 中国人口自2017年迅速下降

[复制链接]
游动 发表于 2015-9-29 0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六年前,江苏徐州某乡镇幼儿园一个班能收三四十个孩子,现在大班只有三十个左右,中班只有二十多个,小班连十个都不到。即使考虑到人口流动的因素,这样幅度的减少依然异常。
# _$ c7 j% o$ y" X+ |) S) I
- z# P, C7 Y" S4 b8 H% X“这几年明显感觉入园的孩子越来越少。现在是中班的孩子比大班的少,小班的孩子比中班的少。不光我们一家幼儿园,镇里其他幼儿园都是这个情况。”上述幼儿园园长王女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9 D. @; M" |+ j% [0 L' h  s
2 Y" s7 P" Y' O4 u& o7 h王园长幼儿园孩子数量的递减只是全国少儿人口逐步减少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少儿人口从数量到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在持续下降。在公众不察觉间,中国早已进入少子化时代。 6 H" X. e. p, Y0 F8 C

6 O1 Q8 e" n+ k8 g% y( O9 }
, h) C! r6 L& N6 ~严重少子化2 p# K. u* r+ [8 l% l

/ Y3 B7 i) {4 H8 a少子化这个词来源于日语,最直白的意思就是孩子太少而且越来越少。3年前,日本人口学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他们制作了一个“儿童人口钟”,发布在互联网上,以倒计时方式提醒公众日本距“只剩最后一名儿童”还有多长时间。根据他们的预测,到3011年5月,日本将没有儿童。
0 D, I' F  z" \& F; g; E) w7 _/ d7 H. L& V# P, J0 N/ {$ J/ Z6 a
日本人很认真地在敲响警钟,但许多中国人也许只会认为这是危言耸听——1000年还远着呢!中国可没有这个危险,咱们人多啊,13亿多人,世界第一呢!实际情况如何呢?- S/ s( Y" O* |8 i+ J

% N/ a+ V; @  |6 |根据人口统计学标准,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比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目前日本的少儿人口比重约为13%,处于“超少子化”阶段。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2010年0~14岁人口总量为2.2亿,占总人口的16.6%,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7 `: a/ q( d6 J0 t

3 B# P; C, r0 S这种变化从历史来看更加触目惊心。根据统计数据,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现在一路下滑:1964年为40.7%,1982年为33.6%,1990年为27.7%,2000年为22.9%,到2010年已经降为16.6%。
# }; q" A; j$ A# s5 U7 e0 N# o+ |5 ^
从绝对数量看,1980年后出生人口为2.28亿,1990年后出生人口为1.75亿,而2000年后人口只有1.46亿。20年时间内,出生人口减少了36%。
1 c" ]% {% X# L3 V9 V! v8 c# B
# A  {0 I$ f: W  C% S$ B& _除了人口普查和抽查的数据之外,还有一些数据同样可以提供中国孩子在减少的证据。从教育部的在校生统计数据看,从1998年开始,小学在校生开始减少。从2004年,初中生人数逐年减少。减少幅度从数十万到四五百万不等。
5 z, o1 |' n5 L$ M( q! J$ x, ]* q
7 w( Q3 j) t1 O9 |) i. F+ ~从招生情况看,小学招生人数从1997年的2500万减少至2014年的1658万,初中招生人数也从最高峰时每年招生2263万人,下降至去年的1448万人。
6 ?2 O. Y9 J9 b4 d4 U" z/ @$ N; \: g  v* x2 Q& j8 A) z: N
根据六普数据的推算可以看出,未来问题会远比现在更严重。在未来10年,中国23~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的数量将萎缩44.3%,如果生育率没有明显提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降至10%以下,比“超少子化”水平还要低一大截。 0 y, X, B- I* ~: f$ S
/ M# J8 y( l1 K* |6 ^8 K$ n( L. b$ ]
负增长预警
) K0 K0 a  z5 D" i4 g5 O
8 r$ F5 E, S3 B! I, G  [许多人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人口负增长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应该在遥远的将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 q3 [7 w2 S' t2 g4 \1 R

1 u+ w, n/ E+ \! L$ L. \人口学者何亚福解释说,中国生育率如此低但人口还在增长的原因是人口惯性。虽然孩子数量越来越少,但依然高于老人,等到60后开始老去,中国出生人口将远少于死亡人口,总人口萎缩的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将是空前的。中国少儿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正是人口负增长的一个先兆。3 D4 T/ b0 z5 s) l8 @/ C7 ]

+ B# W- c; ?8 ^3 X/ v; V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本》按高、中、低三种生育率方案对中国人口增长率所做的预测,按照中方案,中国人口将在2026年转入负增长,此后负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2060年才稳定下来。而按照低方案,中国人口在2017年达到13.6亿的峰值后迅速下降。而《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人口萎缩的具体时间取决于人口政策和生育率的变化,但基本可以肯定在联合国的中方案和低方案之间。
, T5 ^! G+ g- f2 A$ }0 n4 ~% }8 t6 ?3 q1 L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者顾宝昌判断,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大势已定,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人口负增长造成的风险。 , l+ h$ o* F) B, G1 R, T9 ^
: {+ N% |4 w3 z4 w2 n
说到负增长带来的负面后果,日本是个最典型的例子。日本人口老化严重,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出现长达二十多年的萎靡不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长期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高龄化、少子化正是日本经济长期萎靡的主要原因。年轻人越少,社会越会趋于保守,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都会大大下降。4 d7 Y& t& o$ Q7 w& r
! y# a) A) s6 h. C* L0 ?
少儿人口是未来的消费主力和劳动力。少子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未来内需不振以及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据统计,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开始出现净减少。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养老保险的缴纳者数量减少,而养老保险的领取者却在增加,养老压力将会空前巨大。同时,劳动力减少也将倒逼经济结构转型,对未来社会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g" X/ @0 n' f0 g+ |

; f% l) ^, L! h) ^7 I人口学者梁建章、黄文政撰文表示,少子化导致的人口老化和萎缩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人口减少会导致消费与需求同步萎缩,经济失去动力和活动,匹配效率下降,最终导致人均GDP的相对下降。
5 N2 y' M( v# L! U  X
; \( Q1 p8 M0 d6 w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人口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后认为,低生育导致的人口陷阱是中国经济下行的首要根源。# Q7 Y" |% R% j8 O2 K& F
8 z1 M5 T; C  m2 s
谁愿意多生娃+ S( _& ?! W9 d- P6 B. e

( e2 \; g8 [1 q7 a  D, h中国严重少子化的现实背后,是不断走低的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根据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到非常危险的水平。
9 X. C% T5 A! q& c3 s7 O  q( ^7 i& X* ^( T
本报采访发现,1.4左右的总和生育率基本上是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可的。按照中国人口2.2的世代更替水平,1.4的超低生育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25~30年)出生人数将萎缩36%,两代人就萎缩60%。2 x+ K% U! U  b& I* x6 H0 t

( O* x9 b$ B* x听起来挺恐怖,但少子化的状况并非不可以改变。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既然孩子少,那就努力多生,提高总和生育率就可以提高少儿人口比重。
/ }  B' l/ h# b$ t( @* t
, E5 ~, j1 C5 F, H! H- _: y. P但是要多生娃并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首先在中国,传统“重数量,轻结构”的人口观念还没有改变,生育政策还只调整到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虽然已经在加快推进(本报曾独家报道),但至今没有看到实质行动。
. w  w( Z" I, F5 U4 Q9 {; I
/ F( M+ V1 _9 l8 f其次,即使政策改变,也未必如有些人想象的,政策一旦放开,大家就都生二孩了。中国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曾参与2006~2010年江苏省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五年追踪调查,结果发现符合生二孩政策的,最终只有30%左右的人真的生育了二孩。7 J$ I. F2 o9 [
" {' f1 U/ z0 h$ Q  n# K, o
人口生产有其特有的惯性,要人为改变它非常难。一个普遍现象是,把生育率降下来不容易,把已经降下来的生育率再提升上去更加不容易。日本在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之后,开始重视鼓励生育。不仅在内阁设立了少子化担当大臣来专门应对少子化危机,还采取了多种奖励生育的措施,但是效果始终不佳。韩国为了提高生育率,甚至在儿童节打出公益广告,“你能给孩子最棒的儿童节礼物是弟弟妹妹”。 8 J3 C( [* e$ x+ ^. L5 ~- O1 d

  ]9 ]7 k4 ?9 H! F0 {广告再温情,也抵不住部分群体生育意愿低下的冷淡。在中国城市,人们已经把一孩当成正常的默认状态,往往需要强烈的理由才会去生育第二个孩子。/ a* [! t$ Z8 I

: h  X' D; S$ {) `) }根据北京大学人口学者郭志刚的研究,除了政策因素之外,人口城镇化和推迟生育也是压低总和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机构对生育意愿所做的调查表明,养育成本过高、女性职场压力等多种因素都影响民众的整体生育意愿。& ?' c+ K4 g/ {0 [7 p* C

6 ~5 m9 z2 R( k! f8 R$ _) H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生育推迟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伴生物。这两者都非人力可以改变。可以改变的是生育政策、养育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对生育的观念。在严重少子化、超低生育率的今天,再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已十分必要。而从建设健康的生育文化、归正扭曲的生育观入手,着力构建一个孩子友好型的社会也已经非常急迫。, T0 o' f% W: R  z8 J
: l8 c9 e) c7 ~1 x
分辨哪些是不能改变的而接受它,哪些是能够改变的而勇敢去改变,这是一种智慧。拥有这种智慧就能造福后代
* V: c+ v' h  U4 }
. k7 Y: Z0 t- q3 C. [)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FjkXQAn 发表于 2016-2-11 2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7-6 05:30 , Processed in 0.0276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