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香港雨伞运动闹剧一周年,最后胜利的却是北京

[复制链接]
游动 发表于 2015-9-28 08: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德国之声 去年此时的香港主要金融区,放眼望去尽是黄雨伞。如今,维多利亚港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光怪陆离,雨伞运动时的场景似乎已成追忆,这让曾参加那场"公民抗命"运动的示威者不禁感概良多。7 _* `7 o% M: I( y( I# b
  "唤醒了一代人的民主精神"  ~! d9 A1 a1 D. X8 X( H' f  e
, U, B  w3 E  d5 x
  在雨伞运动期间,香港学联站在了最前线。而运动落幕后,学联也遭到其他团体批评,一度爆发"退联"风波。在雨伞运动发起一周年之际,于今年4月出任学联秘书长的罗冠聪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7 b, y0 I& q  {* ]3 Y) D; {
3 @! s6 G* E$ W4 ^! ]# f4 j
  他表示,雨伞运动后,香港市民对政治的关注度加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政治团体冒起。"大家都希望为香港做点事情。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象征着民主运动发展是一个大趋势。"
0 u' @1 p5 F( `% |2 d# x" D% o) z' \: C1 g/ g3 }, ^; K$ O* u2 l
  这位年轻的学生代表说,雨伞运动过后,社会处于一个整理期,但公民愈加觉醒,对民主前途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思。 "运动过后,香港人对自主性的渴求增加了,希望能通过一些实际行动去做出改变。": O3 E( A! B& ~3 k0 p

7 U% a, D% L0 w" [  "占中三子"之一的戴耀廷曾经在雨伞运动后表示,这场运动唤醒了香港一代人的民主精神。然而在运动一周年之际,"三子"中的陈健民教授对德国之声说,他的心情仍难免沮丧低沉。4 Y8 X+ M# k( c1 p: n0 R4 E

; b  S8 ~/ r6 z( X  陈健民表示,从积极的一面看,香港涌现出了一批年青人,他们积极组成新的政治团体,希望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现状;然而另一方面, 很多市民却感到很迷惘,因为本质上香港人主流意识是温和派,在他们眼中已属较激烈的"公民抗命"雨伞运动都没成功,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做的?难道还要再激进一些吗?
4 x: ^, P8 b% f" l9 N
: T% ?. \! b3 ~7 n6 C' M   香港社会的分化
. q8 \0 {" ^8 i- Z0 |5 N4 g: m# {
  曾经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混合体,长期以来,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擦出火花。而去年的雨伞运动从某种程度上让香港社会进一步分化。3 x+ {. b1 v& x5 c) k* u- R

* y$ b' [1 c' d( L  很多民众认为,这场运动让香港社会出现断裂,支持运动与反对运动的民众之间壁垒分明,甚至互相攻击,或者形同陌路。
7 @' c! o& o2 V: f7 S* @1 q7 R) h1 p& `* }8 \' _7 a. C9 z& H
  其间,一些被视为立场激进的本土派团体应运而生。他们认为,"公民抗命"和"以武制暴"是社运的两条出路。( D0 n0 L3 a$ H4 g
* c+ j3 T# g( ^6 Z
  "本土民主前线"发言人黄台仰对德国之声说,他认为"在面对中共殖民的形势下,勇武抗争是唯一出路"。
, p. g2 b$ c) h3 S( u' ?
1 j$ P) e6 k( Q: i  黄台仰说,自2003年至今,公民抗命的失败已经得到印证。争取民主不应走回头路,他认为香港"在中共殖民下已危在旦夕",不应再用"感召"香港人的方法,以武制暴是可以考虑的出路。6 f8 c- p0 e& f: ^0 b! G
0 j+ X% g" V: r# S7 t7 k
  当然,并非所有香港人都这么想。: Q$ b" k) [$ g3 y/ ^9 G
! K/ S( r4 Z& a; W4 O: Y: [( E4 `1 \
  站在雨伞运动对立阵营的李思傿说,她的立场一直很坚定--维护香港法治精神、一国两制及基本法核心价值。5 D7 \; |0 k* w9 ?
$ o9 j& ^0 t' L
  这位称"并不盲目撑政府"的女士如此评价这些激进的本土团体:"我感到他们很不成熟, 他们妄顾法治及社会安宁,是很自我的表现。"她更指这些激进团体受到立心不良的政客"洗脑", 被利用去帮他们发声。
# [, {# U5 Y% t4 x5 K. @% n" b
7 T, f+ y! F3 p' ]& L" t; a    北京的影响日渐上升
) C7 L- i! ?. Y, u7 ?
" z5 |* }0 }: I; M  对于雨伞运动后催生的激进本土派,占中运动发起人陈健民表示早有预料。"他们希望用以暴亦暴的方法争取(民主)",他对德国之声说,随之而来的香港会变得越来越分化,这就是没有真正普选的代价。3 E' P" K; a0 x% K* m
& K$ q0 q# V0 a$ G/ T2 W" G. v( v
  同样令陈健民感到悲观的还有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控制越来越大,这也包括在教育、传媒方面。他说,对于在习近平任期内继续争取普选, 并不抱多少希望。. ^: w2 D. ]5 K9 e* {

% t- x( c- z- w; t. e3 M  一些香港市民也有着类似的感受。后勤工作者黄启发去年参与了雨伞运动,他对德国之声说:"运动过后这一年,香港政府对争取民主诉求的打压,其实比占中时候加剧了。从陈左洱、张晓明等人的公开讲话中看得出来,他们认为特首地位超然,认为香港经济环境差是因为香港人不愿全面接受中国,言下之意是他们想香港不是面向世界,而是要听命中央。"$ c! Z3 L" ]4 \/ s! |
; g9 y9 ?8 b+ h/ T! E
  对于香港的未来,现年31岁的黄启发并不乐观。"姑且不说争取普选,不敢奢望要求更好的将来,单是回到九七前的香港已经很困难。"
/ j' J: ]. o$ ~9 E
0 x6 B7 s2 Q2 V6 f/ Q    失落的市民
; i- V' d. f6 x6 K" C: G2 c
" X* x/ M0 {. T9 q1 U  香港大学民意9月中旬一项调查显示,与三个月前比较,巿民对特区政府、中央政府的信任度都有所下跌;巿民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度更加跌至2003年4月以来的新低。
8 O( \5 l) t8 t( H- H% c% M; i! v: X/ a' W4 p  j% ~* H* [
  对于香港现况的不尽人意,反对雨伞运动的李思傿女士则说,这要归咎于占领运动后遗症的陆续浮现--运动期间所产生的破坏,包括香港的国际形象,人与人之间互不相任的关系,商业生意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这些都需要时间去修复、重建。  D7 i# g4 L7 l5 N4 t2 o% w' U: J

; ?" s# e- |& U% R  去年积极参与雨伞运动的生意人杨家理则谈到运动时期"政府的那种冷漠态度"。他对德国之声表示,去年全心全意地投入了雨伞运动,将生意、工作扔在了一边,"现在一年了, 坦白说我的心情仍有点落寞……"。
% f: s7 U6 M+ a, f/ m; [: ?- o9 ^) p. d& e
  香港中文大学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六成受访市民同意,未来三年暂缓推行政改而专注民生问题。此外,超过七成人认为,让中国全国人大撤回或者更改关于香港普选办法的"8.31决定"希望渺茫' L, t5 U" L* p0 m; R

# Z' r: o1 A3 e: C1 y3 h'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QyENbzQ 发表于 2015-10-4 18: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20 14:15 , Processed in 0.0223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