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交易所两周内连发三道金牌严控“异常交易”,使这个全球最活跃的股指期货市场交投骤降至冰点,猝不及防的期货经纪商不得不向海外寻求出路。而与中金所困境相比,新加坡则是渔翁得利。5 i7 Y s, {( X+ B- C9 A+ R
4 y4 Y/ d) {7 N! i6 u! N i
彭博数据显示,随着A股走势的起伏,新交所富时A50期指合约成交量在6月底达到高点,9月11日回落至19.7万手(每手价值9,265美元),当日中金所的沪深300期指成交量为1.63万手(每手94.7万元人民币)。+ |9 _) P. W% ?4 K$ E$ A4 ^& Y
$ O9 N6 R, j$ i3 f4 U 其实,内地客户参与新交所的股指期货面临着购汇额度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上海中期股指期货分析师王一鸣表示,除了汇兑风险,新交所A50期指的交易成本和佣金比国内高,交易时间、制度方面有差别。所以,这个产品目前“只是吸引了短线投机的资金”。
; ~3 u1 o3 n- A9 K2 F. A* p
# i8 v5 O( g4 K' @% ?" N “海外交易所推A股相关股指期货以及人民币汇率期货的兴趣也高涨,”朱斌称。截至发稿,新加坡交易所尚未回复彭博寻求置评的邮件,中金所的媒体联络部门拒绝置评。
9 w: v1 J3 V" V/ W+ W7 D$ m/ }" V6 O* r+ h$ r2 N% w
中金所股指期货所面临的困境让人想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股市。野村证券2009年的一份题为“妖魔化卖空愚蠢之至”的报告称,1990年日本股市开始下跌时,日经225指数期货被当作替罪羊,监管者提高了交易成本以限制期指的交易。然而,对期指的打压未能提振现货市场的走势,股指期货的主要交易还由此从大阪转向新加坡。
3 V2 w2 b7 ?' L* Q. p. q9 m- L1 a, R$ |% m! K
但朱斌和王一鸣都认为,中国的股指期货面临的限制是短暂的,重蹈日本覆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国“根本不具备后面再熊很久或者大幅下跌的可能,”王一鸣称,“一旦股市情况好转,股指期货面临的诸多限制条件可能会慢慢放开。” 他称,中长期来看,3,000点附近基本上已接近底部区域。
3 g4 N( I6 W1 X
; j6 f- M( y5 L. Q- w 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沪深300期指的上半年成交额同比翻两番,达242.9万亿元。中金所成交额6月达88.67万亿元人民币,已占中国期货市场的90%。3 l" A3 f. o( g% K- u: m1 @, S
2 {# \, g' i+ `* H/ v- I
上证综指在6月中旬创下逾七年高点5,166.35点之后,已经下跌近四成。政府收紧了保证金要求、加强了头寸限制并宣布对“恶意”做空展开调查后,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期货成交量跌至纪录低点,比历史高位缩减了99%。
, M0 `- `/ j. Q* T! G$ } H5 S$ G9 d/ V9 k
这恐怕是中国金融期货市场从推出至今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踌躇满志的中金所今年新增了两个股指期货产品,而在计划中的衍生品还有一长串,包括股指期权、利率类、外汇类产品等等。
2 v' ^! H3 E8 m% T0 {. K' g X, N, D6 W; X& o$ l$ `9 Q' k
海航东银期货的研究所主管徐利平上周称,期货业的冬天即将来临,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也许会有很多人失业。
# `- W" B# O% ]: p4 Z7 i @/ k6 T- `( c6 d1 w
从这次中金所困境中得利的则是新加坡。据媒体报道,期指等金融期货已经成为中国期货业最大的收入来源。但在股市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之后,监管层把目标对准了期指,因为卖出期货合约是投资者大规模做空股市的最简单方法之一。“严控异常交易”的政策出台后,各方博弈力量此消彼长,拥有一块海外牌照成为经纪公司的“必杀器”;而正如二十多年前一样,新加坡交易所又有望从救市之战中获益,只不过这次的对象不是日本,换成了中国。
, M9 O* X; ]8 Y3 R4 {% y) Y2 M: A
“无须到香港办理,仅携带身份证在安信国际持牌人面前填写开户资料并递交至香港办理手续即可”开户交易,安信证券在广告中称,新交所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唯一和中国A股市场相关的离岸指数期货。”
8 R( _3 j5 y9 \
! N- m) |: L) s6 x9 d 朱斌称,大陆投资者只要能够在中资机构的香港子公司开户,就“基本上进入了全球平台”。目前,包括南华期货在内的10多家国内期货经纪商获批成立香港子公司3 _6 n8 b$ S8 O4 R8 e# p5 r' D
# h0 U: x4 d0 E8 o6 W) m$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