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轮较快的贬值之后,近期新兴市场货币有企稳迹象,但代价却是加入了抛售美元资产的大潮,新兴市场经济体纷纷用积攒多年的外汇储备来加入本国货币的保卫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再次面临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考验。
+ [( \1 x0 j2 L3 ?9 n) o
' V) V! M1 ^$ b$ m1 k6 t b 除了外界预计的,中国在8月份抛售了近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沙特阿拉伯又公布了8月在减持美债的行动,这是沙特阿拉伯八年来首次抛售行动,外媒称沙特本月还在加大抛售规模。
, O+ f. y9 G: ]8 B; t+ i) Q& I$ I6 G' ]
面对美元加息预期、油价低迷,以及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花旗分析师估计,过去一年左右,全球外汇储备正在以平均每月590亿美元的速度消耗,过去几个月更是接近1,000亿美元。另一家大型银行的消息人士说,新兴市场央行仅8月份可能就已经抛出高达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1000-1500亿美元可能为中国所抛。& H1 [' g. N+ w) h A9 ~$ ~4 m0 }; |
. Q- r" j4 |/ t" ^3 v
德银近日发布的报告甚至预计,全球央行在明年年底前将抛售1.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以遏制中国增长减速、低油价和美国加息预期所导致的资本外流。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再次经历考验。
# S/ @; f: U, B8 z; I( i
N7 H3 e- F! R( N: J 中国外储持续缩水 业内称能维持18个月
4 p2 b; Y/ s4 W, L& V! u1 q4 C! ?) F9 m4 X& y J, A! \+ I/ F
面对资本外流加剧的人民币贬值效应,中国一直在抛售美债买入人民币以维持人民币稳定。- @) C: G: z0 s6 S
* k9 o5 L1 `7 O- T% F( ^" c& e( g
数据显示,2015年第2季底外汇储备减少400亿美元至3.69万亿美元,创2013年以来新低;单季减幅创1年来新低,并连续第4个季度呈现缩水。 2015年第1季的缩水1130亿美元,是单季缩水的最高纪录。从去年6月份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累计缩减将近3千亿美元。(图1)3 g6 h2 h* D5 f6 x" @& y' I
1 p- L0 y" A9 `
( } D; W' j5 T$ r% v3 O
5 O2 B* M2 w% E5 B6 }5 u$ t( t
+ P( m" H- X8 L) L% Y, L* G7 g/ y
7 r/ z* _4 d/ w0 s
- _0 P) ^1 a, ^: E' f/ r 图1:2008年-2015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1 y* I/ E3 e9 t
& I% |2 ?/ K3 t! f1 l& V* s
同时,法兴银行估计,在八月份过去的两周,中国央行至少从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卖出了1060亿美元。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也估计,中国人民银行7月抛售的外汇储备规模可能接近1,000亿美元,8月抛售规模也差不多。
2 \! W' d, N! N0 j" G
* s# l! V3 n; i8 K O, }# Z$ w* b+ y 对于中国外储缩水的原因,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减持美国国债的目的是为了配合人民币中间价改革,央行不希望人民币在中间价改革之后出现大幅、快速贬值。
& a$ ~$ y0 q' m, H( v/ x* Y( G, j! c$ Z- p6 l! r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到底有多少美债可以抛售,这些美债足够中国稳定人民币汇率吗。
8 v. m8 G* E2 q; U8 q" J0 h
' Q. v4 {9 f' v 对此法兴银行发布的报告分析,如果按照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来统计,中国外汇储备相当于其实际所需外汇储备的134%,换言之,理论上讲有近9000亿(相当于外储的四分之一)的储备都可以在不威胁中国外汇持有头寸的情况下进行汇市干预。" C$ c( Z% x! [$ n. L1 j5 g& d
h, k0 Y4 X9 Z5 I1 ]5 o# s
而如果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且按照之前那样,以每两周1000亿美元的速度减持的话,那么中国还可以继续干预18个月。
4 Z3 A5 F- Q' ~7 }4 Q, a, ^
7 k% M- o" h5 C$ h/ C. J# M 所以市场担心,如果中国减持完所有用于汇市干预的美国国债,情况会如何?
. @ l0 ?0 c2 T7 \2 u. k5 }9 ~
! w" p' @5 J2 F" z7 |6 M# K 实际上,中国央行已有行动,以避免外储的加速失血。周二(1日)市场流传一份央行的通知:自2015年10月15日起,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应缴存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
( M: _ @; r R! R" q6 ^8 g2 P9 w; A3 Y `9 J8 t
对此,华夏时报冉学东的解释时,对远期售汇业务缴交准备金,其目的不外乎增加远期购汇成本,而从业务层面上讲,就是在远期购回需求突然放大的情况下,让商业银行交风险准备金,是为了应对远期的挤兑风险。同时,增加远期套利交易成本,以减少资本外流压力,保卫人民币汇率。
6 @8 ~0 l8 A; W) d- c. l/ l+ `# G# _
) ~0 t9 M8 z1 D9 Z" O 所以,市场评论到,央行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和行政的方式都用上了。2 [2 G, {* v+ F! q# H* k6 {
% [1 C) W: w/ X3 e5 R9 ^! n P% U" F 中国的情况如此,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呢?
1 o! l4 n6 R4 m' R5 C
: x' I/ }2 c9 f( b- N! L 贬值潮或未消退 但再次陷入97年危机的可能性小) f7 }4 ?& J+ e& c5 X4 R
" @/ w% Q1 W. K: _% I 新兴市场经济体虽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都吸取了教训,大力积攒外汇储备,但专家预计,新兴市场货币的集体贬值风险并未消褪,年内乃至明年进一步贬值的压力仍然存在。4 N2 `1 ]$ S0 @& I2 y3 v2 _: m
2 h/ R( f& {% B2 M
中国经济网登出的一组数据显示,1997年金融危机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持有的外储合计规模在去年达到12万亿美元的高峰,外储成为了新兴市场面对金融风险的盾牌,并在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为他们提供保护。
4 x1 A2 C# R& I% U/ d- B1 g- S, g
% i2 T' y+ {: Y6 x. @ 比如1998年至2015年6月,较有代表性的泰国 、马来西亚、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分别增长大约5倍、6倍、12倍、24倍和23倍。并且,最近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马来西亚林吉特等货币的贬值势头暂缓,陷入低位震荡;俄罗斯卢布甚至出现较为明显的升值,兑美元从71附近回升至64左右。
8 \6 e+ \- y& w
4 [! _; S( o8 t 不过中国经济网文章认为,新兴市场外汇储备涨幅虽然很大,但由于基数较小,规模并非很高,其中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马来西亚仅为3885亿美元,规模最小的泰国只有1495亿美元。
8 x& Y! a* |; { F. n, S6 k4 Y3 v G; o
而且在外汇储备/外置这个指标上,新兴市场形势也不容乐观。以泰国为例,截至2015年3月,泰国外债总额1380亿美元,与外汇储备基本持平。此外,截至 2014年底,泰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余额为2073亿美元,外国证券投资余额为133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属于广义的国家负债,其所有权和处置权均属于外国投资者,这部分投资的波动对外汇储备和泰铢汇率的冲击远比外债要大得多。0 M! f" F h. j6 ]4 l
. l& \+ D5 v m! Y
相对单薄的外汇储备和相对庞大的对外负债使得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资本陷入大规模流出的环境时,货币必然贬值。: l- v! X9 G4 d4 h8 v+ ?% U1 O
9 n8 t) B$ K# t
不过新兴市场形势并非一片悲观。方正证券分析认为,在外债上,当前新兴市场各国的美元债务减少,而且相比融入美元债务,新兴国家政府目前主要依赖发行本币债券融资,因此在偿还债务时不必消耗外汇存底。 . P2 d" I0 E* _) t$ m4 E
U: n! O2 l1 J1 N% k: N+ p6 q 同时,在对于外债/GDP,IMF数据显示,2013年,新兴市场国家外债GDP的比重为26%,低于1999年的40%。0 W' b9 [4 u7 z& v2 t
5 [5 z9 Y* `2 ]
而在1997年金融危机前,新兴市场积累了高额的美元债务。当时泰国的外债/外汇储备和外债/GDP分别为427%、73%;俄罗斯的这两个值分别为2415%、148%;阿根廷分别为1493%、169%,均远高于现在的水平。
4 m/ f" Q) p! x1 t- f
3 [* m; x% X1 u- ?/ W 因此,从外债这个重要的维度看,当前新兴市场重蹈97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t* b5 s# l4 w4 I* @: p
4 e* L6 v) o$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