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五角大楼官员爆料称,美国监测到中国在本周三进行了第五次高超声速导弹试验,这次试验与上一次试验时隔不到两个月。% F2 B8 ~( x2 W a+ ?5 d8 j
) v/ u' T# w0 ]' _5 w9 [% S/ b
据报道,美国防部认为此次试验取得了成功,在试飞过程中,WU-14高超声速滑翔器首次演练了机动规避拦截的能力。美国专家推测,近期密集的测试可能意味着这种武器已接近可部署阶段,可能对中国的区域拒止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6 F5 M6 f: m& C, b1 m
6 J O8 i, p" u+ N z) b 美国媒体今日早晨刊登记者比尔·格茨报道,称不愿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楼官员向该报透露,美国情报机构监测到中国8月19日星期三在山西五寨基地发射长征2号运载火箭,火箭上携带了美方给予代号WU-14的高超声速飞行器。
# J; i$ j+ C( q6 w' q; d8 B4 V6 O1 z
7 y# _( B% G+ L4 Y0 H! }5 a 据熟悉事件细节的官员称,美方评估这次试验取得了成功。9 b6 O8 l3 p2 u7 G3 z3 d
6 p4 ~2 H- [8 o" m! U: R# q1 t! B 此外,这位官员还表示,WU-14滑翔飞行器在地球高层大气中飞行的过程中,首次展示了新的能力:机动规避。9 X3 T: q4 `' C1 l( F& U
' Q. \! E$ |4 r/ _0 G( P
不过他并未详细说明这种飞行器采取了什么样的机动动作。此前曾报道在今年6月的第四次飞行试验中这家媒体曾引用五角大楼官员的说法称WU-14当时就展示过“极强的机动性”,据猜测,上一次的试飞中测试的可能是滑翔器的横向机动能力。$ T- T4 ?( v4 |0 `- a
% \0 u# h: L! s6 S
媒体评论称拥有机动规避能力增大了这种导弹被设计用来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可能性,因为现在的导弹防御系统是设计用来追踪弹道轨迹可预测的导弹的,而无法对抗可机动的弹头或者滑翔飞行器。7 i* Z8 @; n1 E# x. Z, `+ y% h
) N: s# v4 E$ z4 P Q* x5 j( {8 d& o( s- i8 x- T
% l( J% i( [) s5 |
3 D5 P0 R/ w3 n: b* N3 N8 A, z$ m (模拟图)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
3 i% S4 u a* }; E1 L! k; m+ F" _5 Q( X3 E* I4 Z+ f. ?
0 @* x) ^1 p6 E* f& _7 K
这次试验是两年内的第5次,今年内的第2次。此前的4次试射分别发生在今年6月7日,去年1月9日、8月7日和12月2日。3 O! H$ m/ d5 D$ C W
/ X3 P' N3 A) r9 t# M# g 而且现在距9月3日抗战大阅兵只剩12天的时间,但是美国还没有对是否参加北京阅兵式明确表态。中国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进行第5次高超音速武器的试射,很有可能是要给美国一个下马威,个中滋味就让奥巴马慢慢揣摩去吧。
& r$ e" v" H! _% Y2 h7 o
: @5 g. n1 J- u1 G$ G: d 同时有美国军事分析家认为,中国密集的测试时间表意味着他们可能接近部署这种极受重视的武器。0 ^8 x$ v* ~" @- w/ i% }
2 ^! |% `( g; Q0 {# m 五角大楼发言人比尔·厄本对此次试验报道作出了回应:”我们不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器测试,但我们正在小心的监视中国军事现代化。” U. z9 M3 k8 I3 ]
, _' e4 z* K$ e( u" e! ~ 同时还注意到,这一回应与不久前五角大楼评论中国8月6日的东风-41导弹试验的评论一字不易,这显然已经成为五角大楼对于此类报道的标准官方回应,相比之下,去年美国五角大楼回应中国前三次高超声速试飞和巨浪-2导弹试飞的标准格式则是:“我们注意到了有关这次测试的报道,我们正按常规对外国军事活动进行监控。”这种措辞变化背后体现了五角大楼的微妙态度转变。
( Y6 V. T2 h+ L8 _# g) _# U$ J! H% ~- A
美国媒体采访了一位高超声速技术专家,曾任北京“卡内基-清华”政策中心研究助理的劳拉·萨勒曼,她说,最近的两次WU-14测试飞行时隔不到两个月是“空前的速度”,她暗示“这似乎是某种与美国展开军备质量竞赛。”8 P2 |& K2 S7 M
" X& ]) P1 m6 ]2 n “如果如果研制WU-14的目的是为了研制一种投送远程常规载荷的手段,那么这可能是扩展中国的区域拒止范围的一种努力,这意味着中国不再满足于东风-21D导弹所提供的这种能力”
$ f" T3 V) E& ^# W3 |/ `2 S5 R, q6 A' W
“如果在这种具备洲际射程的武器上安装常规弹头,那么意味着中国试图追上或者击败美国的常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发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 E- k' g) X- [1 ?" |, V5 E. h
' I0 h6 t, Y; J/ k& M 她表示,使用核弹头的WU-14也可能击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讨论这个问题)的难题在于,上述几种可能性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近期测试的更多细节前,无法评论其真正的目的。”
+ L' m* ?5 P8 X- }* O+ S4 e5 M% E0 y& ?3 d5 U' u v; k
而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分析家布莱恩·克拉克和马克·刚茨表示:“尽管‘助推滑翔’武器将会具备很远的射程和极高的生存性,但它们也极为昂贵,”它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可能把这些武器作为‘银子弹’(注:西方俗语,传说银子弹可以打死狼人、吸血鬼之类的妖怪)使用,专门用于攻击高价值目标;或者为他们其他那些不那么昂贵的武器开路——用高超声速导弹首先降低敌方的防御能力。”, R* s% Z9 V, S% V: C' t: [+ N
& [' }4 i+ E E
美国媒体称,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正在悄悄扩大高超声速军备竞赛。
" r, J% d& ~! B/ j6 Z: y5 v- c4 k3 @6 u/ W# x$ m( N
俄罗斯在今年2月进行了一次高超声速导弹测试。
: e3 R! _; |$ c) D/ H' r& ]9 F* K- h3 t- H0 P# ]+ J) m2 ?
五角大楼也计划发展自己的高超声速武器,例如陆军的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和一项超燃冲压动力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项目。
' O/ b1 y+ ]1 B. a, b# o( N+ }6 g) w
- g4 o, B+ n7 B; O3 n 媒体军事评论员认为,据美媒报道,到目前为止中国进行的5次WU-14滑翔器测试都是采用长征2号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工具,而射程仅为2000公里左右。$ ^- f1 a+ l+ H, o% n ~3 G
9 p% y' `$ A9 a0 k/ I: k l 由于长征2号火箭与中国东风-5号洲际导弹系出同源,因此有猜测认为中国可能会将WU-14部署到东风-5号上,作为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武器。
7 p& c4 v2 ^& N% O+ S
3 K* u: j/ t6 N' \& u* F: I4 n 不过要实现洲际射程,要求滑翔器的飞行速度达到20倍声速以上,而目前WU-14的试飞速度都是在10倍声速左右,因此这种推测恐怕并不成立。
: v1 `% q3 I. p- x( L
- b# i# @1 O. U7 e 有猜测认为中国可能会将WU-14部署到东风-5号上,图为中国官方罕见曝光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纪实片。
/ ]1 M5 L3 V1 x& x" n T: ]2 p+ g e0 O& R3 V
而另一方面,考虑到长征2号是中国最便宜的航天发射工具,WU-14试射采用这种运载工具也毫不奇怪,据传中国正在研制射程提高到4000公里以上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 l* l% C9 S5 ]& P# n: g
7 X8 T" C3 z6 j
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上就采用了与高超声速滑翔技术类似的弹头在高层大气内拉起的技术,那么WU-14技术或许可用于东风-26导弹的战斗部。
( T4 v% ]1 M/ g, e/ Y5 h2 M1 }0 [% N! t t. C1 X& J
通过上述相关消息分析,WU-14飞行器应该仍是一种技术验证性的飞行器,可能并非具体某一种导弹的弹头。
9 D+ f7 D! F& b; \( F: W3 B/ Y5 B* E- s' a( \+ u R+ u
我国在高超声速飞行领域的技术积累不如美国和俄罗斯(美俄早在60年代就开始进行高超声速飞行试验,我国则是在研制东风-5洲际导弹时才突破弹头防热等高超声速飞行技术,我国真正在这一领域加快研制速度是近10年来的事),因此WU-14除了验证高超声速滑翔技术外,可能还承担着收集高超声速飞行各种数据的任务。
+ w7 j6 I+ x1 h h! D* f9 @
7 O# k0 M! Q, T+ F% |: V 不论WU-14是否这能发展成实用化的武器系统,它对于中国高超声速技术都有着巨大的开创性意义。7 x9 C3 D( e: n" I. C
- K4 S1 T' N4 X
7 T3 `8 e' b# F+ Y1 m$ E%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