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 Le Monde)的头版头条关注法国临近2017年大选,各大媒体出现整合并购大战。有关中国的报导是关注中国股市再度于27日周一及28日周二崩盘情况 指出,中国股市崩盘反应一种模式已到了气数殆尽地步。另一篇文章则质疑中国政府经济数据的可信度。0 {1 Z$ T7 i$ B3 J
世界报头版头条报道指出,今夏,法国媒体整合并购大战风起云涌。法国大企业家德拉希投资全天候新闻电台 BFM ;法国LVMH奢华集团的商业巨子Bernard Arnault买下巴黎人报 (le Parisien);法国通讯、娱乐巨擘威望迪集团(Vivendi)总裁Vincent Bolloré 掌权法国电视第四台 Canal +。+ c* {3 o4 s" s) Z
5 l' S7 w8 n7 _% e 报道说,这一切都是数码革命掀起的风波。与此同时,这也涉及了媒体内容与电讯公司之间的可能协同作用、新的大传媒的胃口,以及对2017年总统大选的预备战。
D a0 \# \- W8 R% n9 J, \- Z( Z5 P( }$ H9 u
中国股市崩盘反映一种模式已至气数殆尽地步
- Q* N2 I6 I- D7 @( b; c
- l3 v/ x8 @. m! F! i- f; Q 29日的世界报有关中国的第一篇报导关注中国股市再度于27日周一及28日周二的崩盘情况,标题为:中国股市崩盘反应一种模式已经气数殆尽。文章配上北京及杭州股市的大幅相片。
5 ?1 O4 P" r" A7 K1 H
- m: f y1 v8 U! w' a( O* L( ?+ l4 g1 R 报道指出,这个真实经济成长应比北京宣布的7 %还要低。上海股市虽有国家的支持,但仍然崩盘。0 @6 L: s( S' q2 C. y& l% Q
3 f1 G. [0 B& n. b0 z6 \! p
报导转到内页的文章标题是:北京对控制股市大跌的无力感,股市再度大跌的同时,多个经济迟缓征兆出现。
) M. j* w* e3 ]" }$ R( N! M
7 m( U/ l3 ~/ X3 A7 a 报导指出,当中国政府显示出将淡出对股市的支持时,财经专家担忧股市再度跌跌不休。世界报第一篇由上海特约记者哈罗德提伯撰写的报导,开门见山提问:政府支撑救援上海及深圳股市,但要就到什么程度?就到何时?这是中国政府遇到大起大落的股市,要伸手干预救市所遇到的困境。即使27日周一,中国政府再度承诺继续“帮助”股市政策,但并不希望导致股市再度飙升。4 f' L- V% o& R5 M
- d# M" Z' V& V+ C# d* ^3 z" R! c
" O% h" I3 |4 h6 t2 A5 o' z: a2 X
2 q: P1 D: A1 y- V% R6 d" ~1 V$ O5 j1 A8 u9 n
报导说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中国股市再度进入一个新的动荡期。28日行走而上证指数开盘猛跌4 %,终场以1.68 %跌幅收盘。27日周一,创下八年来单日交易的最大跌幅,8.5 %。中国第二大股市深圳股市周一开盘也惨跌7 %,终场以2.24 %跌幅收盘。# v* H8 @ Z' \$ E! [( S
报道说,许多投资者似乎下定决心要保住自己的赚利,他们恐怕在七月八日股市跌入最低点后的反弹回升的利好状况很快就会消失,他们认为政府人为支持保住的股市平稳是不长久的,尤其这个投资者看到中国市场同时出现多个经济迟缓征兆,所以能赚就快赚!
M; a9 Y' R: T- g( F, l& _: f5 C2 S5 `
三周以来股市回升了6 %,在本周一之前,股市回升了17 %,但这主要是中国政府的出手干预支撑,要求证监会供给银行银根,俾能拨出购买股票的借贷款。
8 {/ a3 a+ Y8 K7 o# j" V* O5 \1 J5 y2 [& I6 i! D
27日中国证监安全局再度投入巨资,以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上周还否认一项中国财新网所公布证监局考虑缩减对股市支持的消息。香港投资安全公司 CINDA策略专家陈嘉禾指出,中国政府无法永远支撑股市,未来还是得由市场来决定股市价格,他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大幅波动还是由于一年来,大批借钱投机炒作股票所导致,因此只要稍微有一点有风吹草动,就产生骨牌效应地急忙脱手卖股。今年七月初以来股市的摇摆,让散户小投资人惊慌失措,而他们的交易量占了总体的90 %。" N8 w, h% i4 u8 m8 s; S4 ^5 o k
6 Z* O$ X) a; s4 x/ D: h 结论指出,所以政府的救市政策效果是有限的,即使中国官媒新华社周一都指出,即使某些经济学家赞成政府干预,避免影响经济层面,但某些专家则建议应该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因认为政府的干预只是将无可避免的结果往后延期而已。
1 q# S5 p% R4 I ]" I. }9 ?. T& |: V6 B+ ^6 i) I
专家质疑中国官方数据可信度
& [1 v9 q; l/ Y. c# I7 z, ?4 c* P5 u& q$ E" U& S3 x4 k
另外,记者玛丽沙赫勒也撰文质疑中国政府的数据。文章指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可能如中国政府所公布的成长7 %。, R1 i" u' l, K- V, r+ u/ D
4 H$ F6 X3 e% g K% w 文章引述“文化经济地缘政治研究所”主任蒙特内MONTENAY断言说,中国的统计数据是全球最不可靠者之一。% i2 {, w1 U% W4 @* d" M0 Z
4 i# [7 l W. Y( C" }) v& m
文章指出,根据美林银行调查,百分之75的投资者相信这个真正的经济成长率低于6 %。NATIXIS首席经济学家ARTUS在一项记录中指出,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率很可能几乎不超过2 %。花旗集团( Citigroupe )的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前三个月,中国GDP成长率并非7 %,而是6 %;而根据另一个更严酷的分析,英国预测研究所Lombard Street Research 的 分析师们指出“中国经济成长率不少过3.8 %”。这家英国研究所的计算,中国2014年经济成长率不是如官方宣布的7.3 %,而是4.4 %。分析家们根据经济成长动力指数来估计中国真实的经济成长率。
8 q( U3 H# J+ }3 ~- h' x; d" z a1 T( B% l2 e
蒙特内主任还向世界报解释说:“姑且不论中国中央政府是否知道或能掌控下级单位的错误,但所有中国各级行政单位,为了好看及遮掩错误而灌水其下级单位呈报的数据。”而这种做法在几年前还不是那么普遍。不过中国统计局的不透明作风让许多专家备受困扰。某些经济学家还指出,此外,中国政府也会在诚实态度下犯错,例如在计算通货膨胀率数据上。
' F5 ?( m% @6 g, ?& ]5 U9 d1 W( \& a. D9 V% v6 Y9 N
文章结论指出,无论如何,一件事是确定的:中国经济迟缓令人担忧,中国当局惊慌失措,他们已不知当如何推动经济了,这是首席经济学家ARTUS还指出的。他说,此前中国政府一直所采取的放宽货币政策、大兴土木基础建设工程的手法已不够用了。加薪措施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增加内需目的,它只让中国人存款加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但同时,它也让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倒退。近几个月来,许多生产单位都离开中国,远赴越南或是劳动成本较低的国度
( S" z% H; y3 C; H% ?
. o Q: Y% N' g; b) O9 @" H1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