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
$ n# m# \9 K( t
) C9 R6 X0 Q, B" P( j; @( ]: W" i 中国继续大量的进口得益于强大的空军和海军的有效保护。与可以适度地从北部航线获取供养的日本和韩国不同,中国没有这样的地理优势或者补充的联盟结构。
' H& B$ H# n+ j1 q2 p! z. Q( Y7 W# y+ l4 u, u2 |. w
此外,不管与中国发生什么样的冲突,美国都会处在比1941年的美日之战时更有利的条件。美国国防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其伙伴都是拥有主权的国家而不是勉强抵抗的殖民地部队。- h9 h# G, y: @4 S7 L1 [
: m8 h, Z1 x: u# [1 o) b/ d o. R M& O8 G 在双栖作战的海上补给上,今天的中国不能跟当年的日本帝国相提并论,并且中国也没有在亚洲长达十年的领土扩张作为开始条件,当然,美国把基地一直向前推进会使得美国军队更容易受到中国的直接袭击,但是基地驻扎的这些岛屿将不会受到被占领的威胁。6 h/ B7 q# p8 o7 w+ D; E, O
% [2 l8 C) \+ V
在海洋地理上的不利条件以及对海上贸易的依赖,使得中国容易受到战略性的封锁策略。
; ~7 `) \" [- B. K' `! d
/ o% w5 b- t1 n 与海上封锁相比,战略封锁并不封锁国界,而是主要封锁能源物资的生产和运输。' @6 [( p4 {$ u p: u; I7 ]9 x( e6 \
+ x6 P( B% ?9 Z4 _8 E
一次封锁战役应该有四个要素:) k1 a) l3 T2 z0 \8 Q! j5 ]
; \4 I- O# I2 T5 a' g# D 1,一个“反击力量”,用于削弱敌人的空军(特别是轰炸)、海军(外部袭击)以及海军附属力量(补给),使得敌人既不能投射军事力量也不能对抵御美国部队投射军力。
, A0 _3 G/ a2 n% A# v
! v' R" ^9 Z3 r+ q8 W; `. F$ |, @ 2,一个“近岸”要素,包括阻止对方有效地使用国内水域,即使是河流和沿海水域也不行。在这个要素中,对峙和空投水雷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5 n' G. S7 ^$ ]6 S9 G$ S, \/ ?: d, o3 x1 ]# G: @
3,一个“基础设施摧毁”计划,意在打断或者摧毁特定的软目标,比如油港、炼油厂、管道和铁路,还有隧道和桥梁等要塞。这些目标中有一些可能在空间里,地面空军力量无法对其实施保护。
! ^% h @9 p. I' y- J, f- A# X, I. m- S- G
4,一个“远程”的海洋战略,常常在超越敌人有效防御范围外,目的是封锁能源供应。这个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大型的运油船(油轮)。次要目标是运煤船,以及不带集装箱的船只、运输散货的船只和客轮。这些战略可能不会致命,而是围捕和俘虏中国的船只。) ] t! H, |: u/ i Q
+ P3 P- z8 R" Y7 p G 战略封锁战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基于后勤的战略。其首要目的是有效地通过封锁资源削弱中国军队的力量。
! m& b! ~. S% o3 `' P3 W5 A( F; [: x8 e1 d( l, ]' }
这种战略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是偏向美国的。这种战略不能被转用于对抗美国本土。美国的海洋地理条件十分有利,四条海岸线很难被封锁,其中两条还不与太平洋相接。实施对抗美国本土的海上封锁战役所需的兵力投射能力并不在中国海军所拥有的作战能力之内。* @3 ~$ F' I6 O: S$ u8 x' B8 p- p
1 t: b3 o5 t4 R5 E; J5 i3 n# c7 }4 O& }
这一战略还充分利用了美国在海军作战能力和长距离导弹上的优势。确实,美国空军在任何封锁战上都有重要的优势,正如它在二战中所拥有的一样。在与苏联的对抗中,美国选择的是不采用可以直接在数量上削弱苏联优势以及欧洲并不擅长的陆地入侵。反之,它采用的是削弱策略,不对称地反抗苏联力量。7 f+ O @+ w6 O% H: c
. N. {% ]& a5 F6 j, B- o, e% p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美国空军采用打击性力量对目标国家进行打击的一个样板就是“沙漠风暴”模式。虽然这一模式可能依然有一些适用性,但是要与一个同等强大或者说几乎同等强大的国家作战,这种策略早该抛弃了。
7 s7 z+ P) h# M8 D- K* j6 i+ }& \0 y9 b
对于中国来说,在自己家门口主动与另外一个强大的对手作战这点说不通,更不用说这个对手在历史上已经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能力,而且现在这个对手还在打仗。找到一个成功的战略的关键在于让既存的优势最大化,例如,远程航空兵、先进的海军力量和战斗经验丰富的企业,把这些优势集中起来对抗弱点:长长的海岸线造成的交流不便、对能源的需求以及不利的海洋地理条件。. K8 y" g' t. d5 _, m
3 {2 O* s; n+ {, g 拥有以上一系列对抗条件后,最清晰的战略模式应该从1941至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经验中构建。如果美国要采用之前用过的战略,这个战略至少要适用于目前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