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加拿大] 中海油深陷加拿大油砂泥潭 溢油事故雪上加霜

[复制链接]
郁闷的雨天 发表于 2015-7-26 0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月中旬,发生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输油管道溢漏事故,让两年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883.HK, 下称“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交易再次回到公众视野。这起中国油气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正在遭受质疑。
9 w" U: {- V' O, ^0 t7 S% v) m7 @, t1 p5 Z0 A& |$ o
  该收购完成时为2013年2月,当时国际油价处于90美元/桶的高位,而如今国际油价在经历了2014年的断崖式暴跌之后,已在50美元/桶左右徘徊。作为开采成本较高非常规油气,尼克森的油砂资产只有在油价处于高位时才能盈利,这让中海油在加拿大举步维艰。同时油砂开采过程中的管道溢漏和环境污染问题更是引起了环保组织的注意,加拿大反对油砂开采的呼声,让中海油在加拿大的日子雪上加霜。
: t2 t) f1 s% V, \4 p0 Q, x3 n& Z6 W4 \; ^& Z
  早在2013年,收购尼克森公司时,中海油或许就知道自己买了麻烦。只不过直到现在它才弄明白这个麻烦有多大。虽然过去两年来,中海油在努力解决尼克森带来的问题,但国际油价的下跌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f# X$ Q# n( \# ~% C5 d7 u

5 h- |& d0 i% D' ?. W2 Y, @1 _& P    油价下跌令中海油深陷加拿大油砂泥潭! x9 C8 K+ S; D
& k1 ~% u; P7 \8 r' s. P3 d' J
  当初买下尼克森,使中海油拥有了加拿大油砂权益、苏格兰近海北海油井的权益以及也门原油生产权益,并增加了在墨西哥湾的业务,这使得中海油完成了其成为全球石油公司的夙愿。不过现在看来,中海油付出的代价非常昂贵,这起并购正在变成“烫手山芋”。
8 Z1 N" p2 K2 I; d- E- n
6 ^/ H9 _7 G. N" T! l1 \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时机非常糟糕。2013年收购完成时,油价还处在高位,中海油买入了尼克森全球数百亿的资产。而如今,随着油价下跌,很多资产已大幅贬值,而中国经济放缓又导致了能源需求下降。' ]6 S1 ~8 n+ Z+ D. m

7 ^' r! }) c6 L; T* L( o: I  再者,中海油当时在收购尼克森时,除了需要向原有股东一次性支付151亿美元现金兑价(收购本金)外,还需承接43亿美元的烂尾债务。附属的收购条件还包括:无条件留用尼克森所有3000名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定期向加拿大政府报告生产数据,加大资源就地转化率,在卡尔加里创建中海油地区总部,负责管理尼克森及中海油在加拿大、美国和中美洲的资产等严苛条件。, z$ j  Q' M/ S9 ~( w

1 r& y7 k9 p1 W+ v  然而,随着油价的下跌,油气巨头们纷纷缩减了开支,甚至开始裁员。中海油也不例外。到了2015年3月,中海油发布消息称,将要在北美地区及英国裁员400人。由于与收购时的承诺不符,裁员事件受到媒体质疑。
* ^! f7 I8 h8 u# }$ i
) y) Y$ V1 c5 |% J  令中海油头痛的还有:尼克森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开采项目并不顺利。以长湖项目为例,此项目的最初预算为34亿加元,到了2007年却已经耗费了 61亿加元。上涨的成本压缩了尼克森的利润空间。到2012年,新的管理团队也未能稳定局面,尼克森董事会还因此换掉了CEO。8 C" M4 N2 Z; Z/ }, o: G

5 I: ]) ^  T; m6 ~# q* G% c  长湖油砂棘手之处在于,此处地质条件复杂。由于长湖油砂的地质条件中蕴含较高的水位和不均匀的沉积页岩,很难穿透,因此长湖油砂储量很难利用。据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投资银行子公司BMO Capital Markets,根据基准指标衡量,该项目是加拿大油砂中心艾伯塔北部产量最低的油砂项目之一。
; O0 n0 G5 g0 O0 \, i6 ^( F* d7 U& o7 Z& r
  尼克森在开采长湖项目过程中更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绕开了繁琐的设计直接开工。虽然这节约了成本,但在设备开采失败后面临更大的损失。  D! W: k# H3 \, V  @6 A) K* C3 b& d: ~. ?! i

  N6 S5 V- a# W  中海油接手管理后,油价又开始大幅下跌。去年12月,中海油不顾下跌的油价,在长湖附近重新钻井,试图增加产量,但又发生了此次管道的溢漏事件,引起环保组织的注意。
5 ^$ k3 ^4 i% l3 ^& b7 U# d2 E6 ], q  S
  《华尔街日报》援引尼克森高管的消息称,目前,长湖项目日均产量在5万桶,远低于预期的7.2万桶。
4 ^. Y. L1 _; B7 h& J0 Z: n7 `9 X4 @4 j# d; L' I9 F5 `, p2 `
    收缩海外业务,中海油承诺今年削减30%开支% z* j' L$ f6 b! K+ f, f
. Y# ^, U3 m/ f# T. D
  最后,除了以上因素外,有熟悉尼克森收购案的内部人士认为中海油低估了加拿大收购交易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还包括美国的投资限制,这迫使中海油放弃了对墨西哥湾资产的运营控制。战乱、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在搅局,比如也门的内战,迫使中海油撤出了该国的业务。( d! _% z* p' ]$ u( c1 A
; h7 [, @! d5 C7 o3 c
  在3月份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中海油尼克森公司CEO方志表示,油价下跌迫使中海油反思其全球业务,称公司一直在评估业务的各个方面,以使公司的组织与下调后的资本支出计划更加匹配。, O# X( Q) k) v
8 ~# A! ~4 J1 M; @2 V
  事实上,尼克森收购案已经威胁到中海油的利润。此前该公司公布2014年减值损失接近7亿美元,并将其归咎于北美和北海业务。该公司第一季度能源销售收入更是下降40%,并承诺今年的资本支出将减少30%。: w! M* F- s2 v6 W0 p
7 O  z+ g# Y. y' {$ x! j
  对于这样的局面,能源咨询公司FGE的分析师称,“中海油在加拿大已经没有任何魔法可施了,相比于收购时的高油价,现在加拿大的情况看起来十分糟糕。”7 \% L7 j: {, h/ U) ~

$ N( v% ~3 H+ i9 N% U; T  最近退休的中国海洋石油内部研究机构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对华尔街日报称,他从不认为这是一桩好交易。# @$ F. n7 N+ a% F9 F1 i8 p

. @' K. Z) h,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霜冷长河 发表于 2015-12-7 1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21 17:59 , Processed in 0.0209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