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里,中国股市爆发的危机曾导致3万亿美元市值蒸发。在中国政府救市行动展开数天之后,舆论普遍认为,此次股灾将给中国政治和经济带来长期影响。“人造牛市”的背后,出现太多“动物精神”之外的人为因素。2 K0 n9 ?- [" ?% v2 k7 k6 F& ]
8 h3 Q2 u) t6 Q
综合媒体7月13日报道,中国A股2015年表现惊天走势,从“国家牛市”的鼓噪到“强力救市”的争议,这一资本市场动荡,是注定进入历史的大事件。过去一个月里,中国股市爆发的危机曾导致3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在那之后,一轮史无前例的救市似乎在7月9日和10日两天内平复了投资者紧张的神经。
$ N) z8 s' A1 ], A
6 s1 c/ @& w* B0 N
. z. p6 B0 Z& z# m
# ?+ I, n0 r# ?% K" W! ?6 V' ?8 a8 Q' j3 ^4 O" T
# K% L% b$ }, T- K! D; k1 H( R) B& M. v: R& d) Y
一些分析师认为,上述事件将令长期以来表现不够稳定的中国股市发展受阻,这将给本已陷入困境的中国经济带来打击,并令中共在引领中国经济方面的信誉度受到冲击。不过一些人士也表示,中国政府采取的非常规策略避免了灾难性的后果,并且可以推动决策者开始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中国政府领导人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即降低经济对债务的依赖。政府在股灾之后可以采取的一种策略是,通过放慢经济来限制债务堆积。
7 U! |( ?. ]% w0 D" y/ i7 `
4 [6 \, z! [! y6 O% s( ^- z 目前来看,若没有一个健全而强大的股市,中国企业在发展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项目时,融资渠道可能减少。在那些面临融资新难题的企业当中,有一些企业原本希望通过发行股票为自身项目筹集资金,而这些项目攸关中国领导层的核心政治目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动用了大量政治资本推广“一带一路”计划。该计划旨在扩大中国对邻国的影响力,同时利用铁路和建筑等行业的过剩产能。
/ F5 I. S0 N7 ~$ K9 y
6 d3 e3 y: T; R. i# }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救市举措威胁人民币改革。目前人民币正缓慢而稳定地向可自由交易的国际储备货币转型,而现在中国政府的“非常规举措”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令这一转型过程脱轨的危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掌权以来,中国对一度严密封锁的资本项目的开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实上,在习近平的大胆改革计划中,这可以说是中国政府唯一能声称已坚决实施的政策路线。
4 } @$ k) _2 u {. o6 u
* Z. j' G) o; \+ M3 o6 w# w( F/ N 未来几个月,中国还定于在香港和深圳股市间启动类似互联计划,从而为资本出入中国内地开辟新的渠道。一项更有意义的举措是,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QDII2),QDII2终于为迄今处于灰色地带的市场渠道提供了合法出口。此前,富有的中国人已通过这些渠道,抬升了全球从房地产到葡萄园在内的各种资产的价格,成为全球一支影响巨大的力量。
3 s0 F7 C( C( D( X
# d# T9 m% y; Q! W 再加上中国在放开国内利率方面取得的进展,中国资本项目的改革在2015年5月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极大认可。然而,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这一重要的战略任务就已被中国政府史无前例的救市计划挤到一边,包括禁止股东及高管减持股票的指令,以及诸多上市公司的大举停牌行为。& ^1 X0 a ^$ I6 @9 s* V! h% S5 i
?% X! r& H4 L L* F 一些分析师坦言,对中国国内股市的信心已被碾得粉碎,这些举措反映出中国政治经济核心的一种根本性紧张,而自由化的人民币将令这种紧张状态面临更严重的考验。执政的中共最终无法放弃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重要方面的控制权,允许人民币自由交易的问题在于,一旦在资本项目开放上迈出这么大一步,危机发生时很难走回头路。
6 |, K) W. F: k* A: t: X: q/ {1 w- B3 F- Q; R
除了开放资本项目之外,执政的中共尚未兑现其最大的改革承诺,尤其是让市场在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承诺。北京政府的改革蓝图只在国有部门改革中取得了时断时续的进展。在华的外国投资者则常常发出抱怨:现在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不友好的监管氛围下,大量官僚主义的市场准入门槛依然让投资者感到沮丧* ^6 M3 B! P3 q8 {7 l, l& `# W
0 b" [: B- m n2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