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本世纪初,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家的贫困率明显下降。然而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印度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的人口明显减少,却未能像中国一样将他们带入中产阶级。
- Y% c$ N$ B& q3 C% w9 J/ c- k: |5 y, p5 P: _1 A6 h3 f- m7 i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9日报道称,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一份报告,2011年印度的贫困率从十年前的35%降至20%,10年内有1.33亿印度人摆脱了贫困,这个数字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仅次于中国。2011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中国人仅占人口的12%,10年前这个数字高达41%。
- x# z# D4 G; `; W# O3 R& V# E% F4 c1 \: X. s' J5 o
报道称,然而在印度,人们摆脱贫困以后并未走得太远。
0 ?, P' D7 `$ ~6 e9 Z' B! k
, c" V$ B% y2 ]4 u贫困率的下降使印度低收入人口——日收入在2至10美元之间的人——增加了2.73亿,从2001年的63%增至2011年的77%。另一方面,印度中产阶级这10年内变化很小,从2001年占人口的1%增加到2011年的3%,研究报告称这样的增长“不管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都太小”。) Z% [: S* Y' O# J* K8 v
1 V) z. W* ]3 t, k5 S
从绝对数字来说,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只增加了1700万。3 ?4 G, g' ?' g
6 u5 I% K" K& Q3 v
皮尤研究中心说:“从这些趋势来说,中等收入的门槛更像是一个障碍,只有小部分印度人跨过了这一界线。显然,在本世纪,印度在发展中产阶级方面落后于中国。”
* r& |2 U* J: e( B3 _& N, G( j2 \
7 j K& H; @/ Z8 C8 ]5 h9 M) K报道称,事实证明,发展庞大的中产阶级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挑战之一。长期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相对优势一直是以很低的成本向发达市场提供产品,因为它们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a4 t' w$ ?% q: h9 l V, _1 K
! `4 z- L/ v7 Q1 N* s) l
庞大的中产阶级可以给国家经济带来有益的变化,包括能够增加消费在经济中的份额。消费被认为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在成功地使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以后,中国领导层最近已经强调增加消费的重要性,以降低出口型经济的风险。
$ ^: ?) W' q0 {) S' z
+ z4 }: s3 c( P8 x# m) r# q报道称,尽管在本调查涵盖的这一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极快,但它们仍远不及西方国家富有。在印度,97%的人口属于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印度中位数日人均收入增长较慢,从2001年的2.39美元增至2011年的2.96美元,增幅仅为24%,而同一时期中国的增幅达到126%。" u- }& p- q* }4 y- Y1 v
1 t: b; j7 `+ x: R4 l" N
报告把两国的差异归因于经济改革的时机,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印度1991年才实行改革。导致两国在同一时期不同轨迹的其他因素可能还包括改革的深度以及投资的差异。
( r, T4 R2 X& |; c0 `- l+ _, Q. `& m/ V+ Y2 @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印度要赶上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6 F: |& R- b4 ^ f2 i: t
5 R* I h6 A4 ~; p' `报道称,研究报告说:“印度最终能否像中国一样,跨过每天10美元的中等收入门槛的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增加,仍然有待观察1 e5 ` ~* u7 H: r
" R' A( `8 G" `1 A5 O% X( b#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