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债务危机进入最危险、最关键的阶段。德国经济专家称,如今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中国在希腊的投资将如何继续发展值得关注。5 o) w0 O' N5 U9 K
1 b9 e2 u. \6 ^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7月1日报道,希腊债务危机一旦失控,将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中国经济利益。德国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主任德雷格教授认为,如果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努力失败,欧洲经济的发展将受挫。同时,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届时欧洲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而中国正处于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阶段,出口的减少必然会给这种转型带来负面压力。) s' q! G7 ]1 ^1 ]4 m0 o
7 m" G! t F/ \5 p9 F( G% Q2 S0 A7 A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中欧经济问题专家马特斯认为,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中国在希腊的投资将如何继续发展值得关注。他说,希腊是欧元区的一部分,是欧盟的一部分,中国的想法是通过对某一欧盟国家的投资获得进入欧盟市场的途径。如果希腊不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种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 _0 m# \' o% s" K& a
4 S' t' l8 [# p, w {3 g 报道称,虽然希腊已经成为主宰欧洲各大媒体的首要话题,但在数千公里以外的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却不是希腊债务危机。华东师大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很难想象希腊能对中国经济有多大影响。他表示,虽然说在经济上,各个国家相互之间都有关系。“但是因为希腊毕竟是个小国,所以对中国会有点影响,但影响不大。”/ u! h$ t) v$ r9 M8 B: e, J4 x1 ^
4 V+ D/ G) Q; u, `! j. m2 I5 I& L* k/ I- [6 P7 g/ d0 F# \1 }8 H
希腊成为首个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违约的发达国家
9 h0 n+ P' X- S/ v
" u' }$ I/ t8 w% T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30日报道称,中国坐拥巨额外汇储备,如果愿意是能够对希腊施以援手的。6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愿意看到希腊留在欧元区。”尽管如此,她暗示中国不会积极帮助寻找解决办法,宣称中国“相信欧元区有能力、有智慧妥善解决欧债问题”。
% h2 E6 v9 ?9 B e9 v# r" z' ~8 M, u% X6 {+ a
报道称,看来中国暂时不会提供正式贷款,但可以通过间接方式给予帮助,尤其是考虑到希腊与中国的丝绸之路计划十分契合。去年李克强访问希腊时,中希两国签署了总额50亿美元的合同,核心是中国参股建设比雷埃夫斯港。$ l) V" V3 A; L/ S. n# T
8 h( \9 X0 `1 C: R W, B 中国对希腊的兴趣与其他国家在希投资不断减少形成对比,有望雪中送炭提振希腊经济。
. j: D8 q0 F7 Z& Z0 r% l1 d l, u/ g8 ?' W
据日本《读卖新闻》6月30日报道,如果围绕债务问题与欧盟的对立加深、陷入孤立,希腊有可能向中俄靠近。这将导致包括安全在内的欧盟总体政策面临进退两难的危险。
) A/ J/ D; {2 F
+ W7 l4 \+ C% ^7 x0 F7 n2 N% l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7月将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会谈,有意与俄罗斯加强经济关系。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也表示:“如果有必要援助希腊,将进行讨论。”两国首脑今年4月也曾举行会谈,明显在迅速靠拢。- A7 C' u4 Z5 y6 {! W& Z# r
+ R5 i$ `; q% w N 另一方面,中国总理李克强在6月29日与欧盟首脑定期会晤前,与媒体人士见面,表示中国“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的欧盟和强大的欧元”,对希腊债务危机尽早解决寄予期待。. h6 w$ n' N$ U) S$ _6 s% v( n
4 v% A& U2 T4 S; N Q' v' Q- s 报道称,去年6月李克强对希腊进行了正式访问,同年7月习近平主席也在访问中南美之前顺道造访希腊的罗得岛。罕见的首脑连续访问显示了中国对与希腊加强关系的强烈兴趣。国际社会已在议论纷纷:如果希腊的困境进一步加剧,可能向中俄寻求财政支援。
. w- T0 r/ p ~! J3 R5 O) F
7 N, T9 L# W& l8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