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业见地网6月29日报道称,截至26日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466,278亿元,比上上周末减少7.08%,所减数额达 35,526 亿元。同期,沪深股市总市值报579,796亿元,一周减少6.85%。两市股票平均价格为14.35元,一周下降7.3%。
7 W. t2 p5 q! d8 k
5 d. b* ]6 q7 V+ v 6月15日到6月26日的股民盈亏情况及比例显示,近两周仅有占比3.99%的股民实现盈利,平均盈利5.85%。
4 E$ `4 |9 T# d4 |$ m7 |! e1 f2 h' Z7 G5 @3 U7 D6 N6 f+ B! @0 V* G' u
两周来,股民亏损比例达到96.01%,其中亏损幅度超过30%的,占比6.28%;亏损幅度在20.01%-30%和10-20%的股民最多,分别占比37.31%和37.35%;亏损幅度在0%-10% 的,占比15.07%。也就是说,近两周仅有4%的股民盈利,八成股民亏损超过了10%。4 M, b: F1 R. t$ i
( Y! |9 W* X) @- D* I& U: P
目前,沪市拥有上市公司1,064家,总股本28,990亿股,流通股本26,312亿股,平均市盈率为20.44倍;深市拥有上市公司1,718家,总股本11,423亿股,流通股本8,728亿股,平均市盈率为55.1倍。# u6 ^( m+ b9 @- C
6 a; T9 b0 ~: T5 W! K: ^ 中国的投资与物价(包括房价)也都上了个新台阶,可是股市万亿资金说没就没,钱真的会蒸发掉吗?到底去哪了?) \4 _9 N% c2 w3 R( @
: u% N' R! b4 O
分析人士水木然认为,钱是人类制造的用来量化价值的商品。顾名思义,钱具备两种功能:1、量化价值:这里只是衡量商品等价于多少数量的钱,而不需要实际存在一笔钱。2、作为商品交易:利用钱的商品属性进行交易,这里必须是实际存在的钱。
/ X% g. v. g& Z2 u+ T# |! D; s9 L
但由于这两个功能通常是关联发生的,所以很多人会把它们混淆、捆绑,但其实这两个概念是独立的。, @- ]) U7 l, l
: ?$ b. o+ a# w0 u 举例:央视鉴宝栏目,专家鉴定这个古玩价值40万,他并不需要现场拿40万出来买下来。问题核心:“值多少钱”和“有多少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描述商品价值,后者是描述资金量。% R: N3 s, i k# M
+ p# J3 i+ ~7 z2 m! t: ~6 s 股市同理,大家把“股票值多少钱”和”股市里流动的资金“搞混了。有人以为股票值多少钱,股市里就有同样数量的钱,当股票价值缩水20%,他们会觉得有等价于20%的钱也不见了。" ]! J9 d$ m$ l; |( S( f& _- n
5 l$ B9 D% ?, Z 所谓的股市里的钱蒸发了,是指股票贬值等同于多少钱损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笔等价的钱蒸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6 T! e( a1 P+ O# a+ m# x3 F1 c9 z/ n. D, D+ a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为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
- B4 D# g" _- B- o: s9 T0 g9 i6 [2 m/ h6 l9 u
拿一个苹果举例,你有一个苹果,今天苹果卖3块一个,明天降价卖2块一个,你的苹果还是苹果,但是从价值上,你损失了1块,这就是蒸发。
8 _! I; y: G: J0 x& V- N: j% \9 f# D: ? J& D7 Q$ s6 l# H5 J2 ]" M
很多人提到股市蒸发,还是有人得利的,这样的说法也对,但是这是针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中任何一件商品的价格变化,必然带动影响了整个市场。
2 U: G8 x* J4 l. |" T: \: J& G' A5 }8 L6 a; V }6 l! ^% @
就好像猪肉掉价了,卖肉的亏了,但是消费者赚了。但是单独谈猪肉,它的价值是蒸发了。
! w3 g$ P) y" v* E1 a1 ^3 k. v6 I, q$ J2 t9 y) P/ x( @3 G
所以很多人提到股市是一个交易的过程,这没有错,但是这其实和股市蒸发增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k% d7 x% O$ I7 P- K* Q* ?5 w0 b) J. n9 A5 U, X) o, T; K
想象一个新股民往股票帐户里打入了10,000元,他可以有几种选择,一种是购买1,000股市价为10元的股票,一种是以每股100元的价格购买100股市价为10元的股票。# _0 I* A+ T( H9 G% `" D) [
i, [$ v0 P% t& r% x4 `
在买卖过程中,新股民的10,000元流入到卖家的股票帐户,总的资金没有变化,但对公司市值影响十分不同,前者对公司市值没有影响,但后者则使公司的市值翻了10倍。0 |* V1 q% S( Z) N" B
: Z0 V8 o, U* n4 G: c) e 如果这家公司有100万股,那么其市值就从1,000万元突变为1亿元。人们不禁要问,这9,000万元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人们更会疑问的是,明明新股民只打入了1万元,为何创造了9,000万的市值?6 }8 m, p& Q v' x4 M0 @8 R8 d+ F
' I: z7 {# f' E( j! w1 y 这种市值虽然用人民币元来衡量,但这并不是多少亿元的银行存款,也不是多少亿元的纸币,而只是用人民币标价的股票罢了。" \) ?7 G5 |! ^4 Q
( _. h+ j- ^: l# [( C4 z( q 人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估计全中国香蕉现货的市值,大米现货的市值,但变动较为缓慢,统计较为复杂,人们也并不会去关心大米价格的涨跌有没有让大米的价值蒸发,反而会理解为价格的起落。' X. r5 }% Q* s5 g
/ G+ \7 F' O1 f5 S+ G
所以股票市值本身就是一个人为计算出来的量,如同把全国人民的体重加总起来算一个中国人民总重一样,总重降低说明大家减肥了,并不能说明谁从人间蒸发了,市值下跌也只能说明股价下跌了。% M7 B3 J' \) s
+ L7 L2 o5 o8 d 从货币的角度会看到,目前投保基金公布的股市保证金余额为2.4万亿,这些都可以随时转变成银行存款。 u" S; }+ _) n5 H: X
; F! y4 }# U/ t( c7 s* U2 @, Q+ f: Q 可以想象如果所有人齐心协力,用这2.4万亿元买100股某家公司的股票,然后在这个价格上卖掉,再买另一家公司的100股,所有公司买过一遍之后,每家公司的股价都是240亿元每股,但真正能够还原成银行存款的,也就还是原先的2.4万亿。) `* L3 }/ w. N7 i
; C* P o, Q9 G- ?( `6 E+ H
股票毕竟不能用来当钱花。当大家都想卖股票持有保证金的时候,整个估值自然就下来了,但保证金还是那么多保证金。
# N3 k! u( z$ R5 _& P
) S2 ^9 g9 B5 V0 |5 A; ~) } 所以股市大跌市值减少对于货币量其实没有影响,钱并没有蒸发。保证金存款虽然在不同的股价上易手,但总量还是那2.4万亿,并没有减少。每个股民持仓的价值,只能被解读为“如果现在你卖的话能得到这些钱”,而并不是像钱包里的纸币那样“你有这些钱”。
) O4 |/ x7 F _' F; y/ J# s0 I ~( J/ h' R% i2 c7 F0 V
而当卖出股票得到钱的时候,其实都是从另外的一个人的口袋里给过来的钱,股票易手只是一个给钱的理由罢了,而并不是像银行结售汇那样,我把100美元纸币给银行,银行就给我620元人民币,如果好多人这样做,银行就能给出好几十万亿的人民币。股民是不可能从目前的股市中提出市值那么多的银行存款的。
" I6 V4 q2 W. m3 H+ h5 u! ^
/ M$ O1 k# w/ p) Q0 b, c 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
9 a2 F8 m$ z+ v( [8 }
0 G: o$ C# A) w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 P) M+ J0 p; A: W
7 _2 r8 F- c8 ]* `4 ~$ _5 Z 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
. S& ~9 z- T6 g: v* M( H
% v0 ~$ K$ N# Y& _ 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
9 I8 A T) B/ l4 K' H/ m" U3 Z7 R% ^/ _0 g |- B, B' E) ]6 y
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5 b! u6 K- o K! s( r, V5 C
& r" b V$ h1 t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 }" o) W2 q" r2 z- X
% L; e M6 S: ?; G/ A 股市蒸发的钱其中一部分是“虚拟”的,但确实有很多钱流向了四个渠道。% R+ n4 h$ V& W: o& }# C& }
7 s0 f# ~9 s; Z 1、交易成本:印花税收。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额征收的一种税,目前采用的是征收1‰的单边印花税。
. u% r2 O7 }" R. a# e1 a! x) e# ?
2 P7 ~% {, @, q6 h9 N7 X7 Y9 B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突然宣布将两市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引发市场著名的530大跌,不到10个交易日内沪指由29日收盘的4,334点跌至3,404点。2008年4月24 日,财政部又出手“救市”,将印花税下调至千分之一,当日沪指暴涨9.29%(即著名的424行情)。同年9月19日,财政部又将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当日两市A股全线涨停报收(即918大救市)。
8 K& A; \9 e7 k5 j; m
, `$ Q/ C. c/ Q$ g& r0 m! P 券商收益。也就是佣金,每家券商针对不同投资者给的佣金费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
/ k* \/ k( J2 J4 G: u0 j2 o( ^2 U
5 @* Z8 j* i0 v 此外,还有支付给证券登记清算机构的过户费,支付给基金的管理费等。
8 V- k7 i8 ?$ p
+ @# `$ g! A" F; P% w' _, { 2、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就能向大众筹资。我们先忽略投机的行为,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分析。8 n) w7 B( l$ q5 A
& [5 o0 [0 C& l4 h& v1 u( P
为什么一开始会有人给公司白送钱?是因为公司必须给持股人定期分红,即把公司的利润分一部分给持股人。如果公司很好,分红的收入可能会远超过认购股票的支出。
) P7 u7 j. L/ B! Y( c3 F9 I( i+ ^/ W5 f9 G
为什么有时会有很多人想买股票?是因为多数人认为公司会越搞越好,少数人认为公司会越搞越差。反之亦然。
% o" h. Q6 y9 s d) `# Z/ t
1 c$ `. }* {; G4 G' U “大小非”。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 股。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场的流通股数,非流通股完全变成了流通股。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可能会抛出来套现,就叫减持。" p$ @/ O& @4 m9 S: U) M# j0 M
V' z6 y2 |9 r8 @ e 有分析认为,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2 Z# @+ E8 ?4 `+ |( P+ U
, ^$ U1 c/ m. Y/ Q
, [4 |& V& W; U' M(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