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一周内从5100点高台跳水击穿4500点,创下上一轮牛市以来最大跌幅,股市暴跌的速度也击穿了所有人的心理防线,如果资本市场都是争相撤出资金,依靠资本市场实现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可能会落空,注册制还没有开始,牛市可能就已经结束。要知道,如今资本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GDP,达到70万亿的市值,基本上汇聚了国民财富。近期炒股跳楼的谣言迅速传播,如果空头得逞,持续暴跌引发踩踏事件发生,一场因为恐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就会发生,金融危机可能就在眼前,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 n l b T3 h2 X5 T2 b
5 _, _) L; c$ i, q 值得警惕的是,近一段时间空头活跃,而相呼应的是国际投行一贯是唱多做空。一些人把实体经济和股市对立起来,把实体经济的融资难归结为股市,难道股市的崩盘就能带来实体经济融资环境的改善?情况只能是相反,股市崩盘击垮的是投资者支持实体的热情,使得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的苗头戛然而止,资本市场的恐慌会加剧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投资者会迅速转向风险厌恶型,实体经济会加速通缩。) U3 L$ h) q6 F, b
I$ E6 W8 @- \. i% m% j1 q 银行理财、券商、信托、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整个大资管拥有53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这些直接融资都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融资链条的崩盘会带来整个市场系统性的风险。千万不要以为浇浇水,让市场冷却下来,严查场外配资降杠杆,甚至放任空头洗劫就是一服可以使市场达到平衡的灵丹妙药。投资者不是待宰的“羔羊”,对市场的干预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有些副作用也会出乎意料,并可能酝酿成黑天鹅事件。
0 p: b& \3 S" S3 \1 Z) |2 i) ?
6 {) L/ X/ p4 U: @( T0 e 我们需要相信市场自身的调节最终是可以达到均衡的,美国股市已经走牛6年也没有发生A股那样的暴涨暴跌事件。美国股市也是一个杠杆的市场,投资者需要多少倍杠杆,完全是一个市场行为,场外配资和伞形信托等杠杆融资只要纳入监管范围就可以,杠杆使用和投资经验与能力有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系统性风险发生时,无人能够置身事外,和杠杆工具的关系不大,没有杠杆的投资者也不能幸免。( D, s5 e& d0 H( f+ Y
: U) }& R8 ]$ \9 p- |( i. V “端午节有人想跳江,有人可以吃粽子。”这是股民圈流传的一个段子,资本市场苦乐不均背后潜伏一些制度不公,即便股市大跌的一周,也没有阻挡新股涨停潮。中国核电上市连续7个涨停板,迅游科技连续17个涨停板,从44.5元开盘一路上涨到245.7元。自从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新股上市涨停潮就创造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奇观。一只只新股创造了涨停神话,这样的赚钱方式根本不用承担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市场真正需要改革的是发行制度,新股发行制度已经成为典型的利益输送。新股神话刺激了海外中概股公司回归A股,美国投资者不看好的公司却是中国投资者的“香饽饽”,不知道是A股魅力超过美国股市,还是不同市场存在巨大的监管套利空间?
5 E7 ~. S4 }5 t x8 I# o; X+ ]% \/ s+ d' A# D# P3 }
暴风科技上市引发的海外风暴并没有结束,中国股权融资被认为是不需要还的融资,成本比债券融资要便宜;所以,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消耗比较严重,资金没有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资本的投资回报并不高。解决之道是要提高资本市场监管门槛,提升到国际一流的水准。资本市场首先是国民财富投资的市场,然后是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市场,而如今投资者的利益永远被忽视,他们很难通过长期持股获得投资回报,资本市场变成了一个短期博傻的*场。2 E3 ?4 n+ ]! J; q- p6 z) u% W
! Z" n, a0 j2 }3 e s! \" V" S 短短一周,A股蒸发市值近10万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黑色一周”,6月看跌期权已经大涨6倍,市场做空动力十足。如果情况持续恶化,资本市场崩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成为海外资本偷袭做空并抄底中国股市的一个通道。目前,银行股的估值还处于金融危机的水平,需要警惕股市持续暴跌引发金融危机,一旦危机发生,救助的成本就太高了. ~3 a R8 @3 N8 r0 ^6 I' t9 j
1 g, H% J0 C8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