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 美国学者劝奥巴马别再插手中国南海问题

[复制链接]
云上舞 发表于 2015-6-7 08: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一直试图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频频在南海问题上搅浑水,挑是非,拉偏架,撂狠话。: X$ x$ b4 n! c. Y: l4 P. [8 N

5 m1 e7 Q  V4 i4 S1 z/ Q美国知名学者、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特别助理道格·班多4日在《日本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美国政府插手南海问题,奉劝奥巴马在主权争端上“置身事外”,不要继续挑衅中国、火上浇油,以免引火烧身。
* g6 F. F4 C$ K+ w% D2 Y! [5 ?* V7 X5 |+ @* W& G7 T+ |( L" a  y
“势必把自己拖入险境”* m% M+ K% b7 d( N
; ^1 s  C3 W$ A  B. z$ @
最近,美国派军机抵近中国在南沙岛礁海域进行侦察活动,与日本讨论在南中国海共同实施空中巡逻,班多认为,奥巴马政府正在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激化与中国的矛盾。按照班多的说法,美国国内对中国采取“更为积极的负面政策、让中国付出代价”的呼声在变大。然而,如果美国政府果真采取这种对华政策,势必把自己拖入险境。6 E. b4 D0 Q: f  ~" t% V
! _; C4 Q. ]5 q) D6 S
这名美国老牌智库凯托学会的高级研究员认为,华盛顿决策圈那群“主战派”的理论是,只要来点“火药星儿”就能震住中国。不过,企图在对方视为重要利益的议题上遏制中国,只能带来一段愈加对抗的双边关系。
) J) q8 v9 g* ?' n. \
+ W3 H5 w- T% D, F/ T: ]6 S/ S8 A“美国人应该反思,如果中国像美国那样做,他们该如何回应?”班多问道。
( m' g& y! Q8 f& ?# j1 K
, |) M: [% {' S. O. y) k: i( H在他看来,美国在亚太保持大量军事存在,长期向距离本土数千公里的地区投放军力,成本高、不可持续且没必要。而中国为了维护领土完整,可能愿意投入更多成本,承担更大风险。  B, N* {  {+ @7 W: l! y9 [/ s

, A/ ]8 D& x$ H0 _. G! S$ {% R“应从领土争议中抽身”0 h, k! T- S& \& r; S% b6 ?

- u5 h. W# j2 O6 ~班多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美国不该继续刺激中国,而应从东亚领土争议中抽身,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他向奥巴马政府提出六点建议。
  z" I) L9 x- z0 _. f# Y7 n' F
% n- N; P4 u3 g9 ]* T第一,美国应该承认,维护本国安全并不需要在东亚确立霸权。第二,美国应以言行“明确”表示自己在东亚领土争议问题上不站队,对相互冲突的领土主张保持中立。第三,美国应该在其向亚洲盟国作出的“安全保证”中去除争议领土,因领土争议而挑衅中国“实在愚蠢”。第四,美国应该“置身事外”,让事态“自然发展”,别再指手画脚。第五,美国官员应该力促有效磋商,施压伙伴国,为亚太地区诸多争端“提供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第六,经常卷入亚洲冲突的美国应该强调和平对“所有相关方”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中国。
' H: A# k+ ?  p5 p  g5 e; p1 ?' j0 K* C1 b+ D5 p9 n
班多总结,在东亚的大多数领土争议中,牵扯美国的利益都不太重要。如今对美国而言,最重要的利益是维护和平。所以,奥巴马政府,你不要继续聒噪,还是安静坐回“后排”吧
1 D$ D6 r( S; s) I% L, Z; I; N) |, s% O2 M$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_客 发表于 2018-3-15 2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20 11:40 , Processed in 0.0224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