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海的大规模填海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不仅几座新的大型礁堡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建工作,连几条机场跑道也都初见雏形。然而,自上周CNN记者乘坐的反潜巡逻机被中国喊话驱逐起,美国对待中国建设的态度却从之前的几乎不闻不问一下子变得似乎“忍无可忍”。美国新晋国防部长卡特先是提出“12海里领海宽度不适用于以前被淹没而现在露出水面的岛礁”,接着又表态“美国将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飞行、航行和执行任务。”而在香格里拉峰会上,卡特更是再次对中国在南海的填海表示了高度担忧。
1 K. m. l) A' R* J0 v
2 L) j, a5 K/ W2 {/ H
0 Y0 H4 z& m0 P' `2 ?: c! w; d/ e$ w7 w- N
, {. b1 O6 X l) h6 u2 P
中国外交部以及军方在新闻发布会和香格里拉峰会上,都针锋相对地对卡特的言论做了相对的回应,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2 i: A: p; e4 i" ^, }# \3 Q: E) L$ Z% O8 `
在卡特前后,美国媒体和另一些政客学者也纷纷加入了这一轮的“宣示”,以寻求存在感:一向主张强硬的共和党人麦凯恩公开主张向南海周边国家提供4.25亿美元的“巨资”以加强军事建设;CNN则警告如果中国的填海造岛行动继续下去,这三个岛礁将会成为该海域上的战略基地,而这正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甚至“料事如神”的学者章家敦也大胆预测“南海将成下一个爆发严重武装冲突的大战区”……
% j$ E" h- y' Z+ @3 w# R# m4 j7 z& }! R
如果无视麦凯恩或者CNN代表的美国“民意”,仔细分析卡特代表的“美国官方(军方)态度”,再比对中国方面的表态,不难发现,双方言语交锋中其实存在着“精确的错位”:卡特一再强调“中国新建的人工岛部分不具备12海里领海宽度”,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自然状态下高潮露出水面的礁盘拥有领海主权”的提法并不矛盾(虽然美国签署了该公约却没有批准它);中国在南海上更多强调的是九段线这一“由历史形成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反对将《公约》强行套用到南海的主张,因而中国方面对于“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历代中国政府所长期坚持,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无需通过岛礁建设来强化”,此表态也回避了人工岛是否享有领海主权的问题。中美双方围绕南海的表态不存在直接冲突,反而存在着一点共同立场,即对于《公约》在南海上是否使用持不置可否的态度。2 p- [, u; h% Q4 _" j
! d: F5 A" U P$ f2 Y# d/ e$ ] 即使按照《公约》,自然状态下永暑礁在高潮时有一块约4平米的出水礁盘,赤瓜礁也有1.3米的火山岩露出水面,这两个岛礁虽然不具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却依然符合主张领海的礁盘定义。可见美国“否认中国南海岛礁主权”的话题更像是媒体缺乏国际法知识下制造的一个伪命题。
; Q# k# O( T: w4 h E( o( ?
2 q" W5 u0 d1 |% l! i% p- ] 所谓的“航行自由”则更是一个笑话,美国官方虽然反复强调这一原则,但并没有中国损害这一权利的证据。南海岛礁周围,中方虽然警告,却并未阻挠来往船只和飞机。连美国巡逻机自己都知道中国“并未阻挠往来的民航机飞行”,只有CNN的主持人在认真臆想“被警告的民航机遭遇的‘可怕经历’”。: R6 O2 c" g# N5 T A
2 p8 q9 v$ ~2 O! [+ x* l9 X 中国在南海填海已经持续一年多,美国却选在几乎木已成舟之时才“如梦方醒”地大声抗议,如果他们没有迅速枪毙一批本国情报分析人员或者立即派出航母,那只能说明抗议的“姿态”大于“实际”。
; C- J y7 O, K+ }
& X! S8 ^0 z0 j. |# G! x) z 有没有情报人员被枪毙笔者不知道,反正西太平洋唯一的常驻航母“华盛顿”号已经启程回国换料大修,而接替它的“里根”号要到8月才会来日本,示威的航母一时半会儿根本看不到% n4 x6 O' M1 ^4 H
0 R. i8 Z3 m' V2 C; _: ~* u;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