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加拿大楼市风险时,曾任加拿大央行行长、现任英国央行行长的卡尼也不以为然。卡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估值方面,加拿大楼市比英国“安全得多”。
$ K' j' X# a/ t/ n/ U 不过,来自实体经济方面的乐观预计或许是对加拿大房市的一个支撑。虽然加拿大的出口以能源业产品为主,但2014年有所转折,非能源产品出口增加,预计2015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3 b+ {8 e3 J+ V2 ^
有经济学家称,如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GDP)2015年上涨2.5%,就业率及工资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那么。将对整个房产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果实体经济得不到持续改善,则房地产泡沫危机将明显化,住房市场冷却与衰退速度之快,或达到20年来前所未有的程度”。
- ]" C3 K) r2 `5 L 加拿大财政部部长乔伊·奥利弗更是强调,他不认为现在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但注意到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三地的房地产市场尤其火爆。' U$ r* _: [& q8 A, W7 i
“加拿大政府限制抵押贷款的措施已经挤压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目前尚不需要采取任何强硬措施来为房地产市场降温。”乔伊如是说。
9 D# n% \) W: Y# ?, N" ^ Jack Li对此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单就温哥华来说,当地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温哥华的房价虽然高得吓人,但实际上泡沫成分并不大。
9 Q" f: l$ r) s! C7 | “因为,购买那些昂贵房产的买主大多是近几年过来的移民,或海外投资者,他们基本不会从加拿大银行贷款来购买温哥华的房子,因此即便将来加拿大利率调高,对这些从海外带钱进来购买房子的人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也很低。”4 p. }/ o% p/ a. p ]
所以,只要有新移民不断进来,对住房的需求就会持续增加,房价被高估的可能性即便存在,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也很小。
0 N3 x* _. M. ^+ `$ Z8 B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央行也曾指出,鉴于全球和加拿大的经济预期增强,加拿大房地产出现风险的概率较小。目前,加拿大央行和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加拿大房地产最有可能出现的是所谓的“软着陆”,也就是价格逐渐下跌,但不会出现崩溃。两地的火爆行情将全国平均房价抬高了32%,或10.49万加元。+ M5 j6 q8 m. O2 T/ r3 n; U
克伦普还表示,虽然如果利用国际货币基金会的研究方法,本国房价由2000年起确实增加了约60%,但自从2009年之后,房价的升势已经放缓。日后只要多、温两地市场的成交量回落,全国的的平均房价自然会下降。
+ i6 u r+ m1 l 殷旭飞则表示,一些媒体观点认为加拿大房价可能硬着陆,主要是看到加拿大房价近几年上涨较快,居民及投资者投资房产的比重较大,给部分地区楼市造成一定的风险。
5 p& G& W8 A5 U4 v; x “然而,这几年,对于部分地区楼市发展过快的地区,加拿大政府已经给予一定的干预,比如增加地产税,收紧货币政策等,来抑制投机、投资等行为,从而促进楼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J# x, j E$ B4 z4 ^4 h: y8 k7 l% G6 }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加拿大的经济也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能源行业冲击较大。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原油价格如果维持在目前的价位上,将使加拿大2015年的GDP下降0.3个百分点,这必然会影响到普通居民的收入,会导致部分居民出现还贷困难。6 U8 p V" t. o! V/ m
楼市“怪现象”
% U4 l: ?& C* A 在Jack Li看来,未来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总体还是有点“难以预测”。
4 U$ {' H3 s4 ? “去年开始,政策不断,更是让外界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猜测纷纭,然而,猜测也只是猜测,我们其实很难准确地去预测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向。”他说。$ H; S2 n7 Z8 U, j7 s' e
回顾加拿大楼市的历史,不难看出它发展的特别之处。尤其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抵押贷款泡沫化严重的美国地产市场一度损失惨重,个别投机性强的地区如佛罗里达州的楼盘一度暴跌60%-70%。但就在“一衣带水”的加拿大,楼市的回调却远小于美国,平均最大回调幅度也仅有15%左右。& j% q! a+ N9 U! @% U m* c
“一方面,这固然与加拿大金融业政策的稳健保守有关。另一方面,源源不断涌入的新移民为这个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刚性需求。”有分析称。
# H, p0 }( ]" |/ t7 _! b0 K# m “因此,我认为加拿大未来的房价应该会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房价可能会继续上升,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增幅。”Jack认为,“这是基于目前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推测的。”' ?( H# X9 g$ G8 g( m) _
有意思的是,对于目前的加拿大楼市,记者从当地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员那儿了解到,其实从201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就处于一种“奇怪”的境况——投资者拼命抢房,开发商却冷静理智。. Z' \7 @- T: `9 s. Z
记者了解到,在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2014年第一位的关键词,当属“抢Offer”。所谓“抢Offer”,就是众多买家争抢一套房源,向房屋卖家出具书面竞价函,最后价高者得。当地的中介告诉机子和,多伦多的一些房屋在今年一二季度甚至能引来二三十个买家抢Offer,结果一套市场价100万加元的房子往往被哄抢到130万-150万加元。有些故意采取低出价策略吸引Offer的屋主,最后“笑呵呵地”将高于出价一倍甚至更高的楼款纳入囊中。
) I9 o" x2 F) d, i5 M, T7 j+ ]' I 据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多伦多有44%的买家都加入了竞价战,这是全加拿大抢房比率最高的一个城市。《多伦多星报》的一篇相关报道特别描述道:在多伦多,目前的局面甚至让一些在房市中打拼多年的经纪人都感到相当惊讶,在购房者的身上,他们看到了一种被绝望所激起的购买欲。" u# q7 X' g6 m+ K4 k4 p) ]0 q
但作为“最终接棒人”的终端投资者抢得热火朝天之际,那边厢真正能影响市场格局和未来的开发商、建筑商却开始趋于保守和退缩。4 i- g$ a. O# ^( l4 ]
一些机构投资者已决定退出市场。“自2012年初开始,针对多伦多共管公寓部门的投资就开始减少了。”Alcion Ventures房地产基金的总裁马丁·泽夫(Martin Zieff)说。
) r- k" A: v$ Q1 j6 o4 I 泽夫于1995年开始投资多伦多的共管公寓项目。他说,投资多伦多共管公寓项目的利润空间“比北美其他城市都要低”。3 ?8 R; [) L5 I7 U! S0 p0 z
“2011年我决定不再投资多伦多的公寓项目,因为公寓项目的收益一再下滑,我们不愿再为此劳心费力了。”泽夫说,“为什么要为这么少的利润承担风险呢?”* ]7 x* P8 [) O$ g4 g/ E: O$ K+ [ U
这样的观点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市场开工率下降。此前据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兴建高密度共管公寓的势头开始进入了大幅度消退期,尤其以多伦多的公寓市场最为明显。消退程度排第二的温哥华都远远地与多伦多拉开了距离。
# Q: ^$ P s% S5 A7 Q 面对这样纠结的局面,加拿大房地产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 Z, i4 M) B) h2 j8 ]% h “无论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都不能凭空乱猜,它要看市场供需关系、市场动向、政府政策等种种因素。”李黎夫认为,加拿大楼市的未来,不会过分乐观,因为市场开发商不像过去那些年那么“有激情”,但也绝非悲观,“因为投资者们还是非常看好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