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为抵御金融危机的侵袭,中国政府4万亿救市政策出笼,引发世界瞩目。七年之后,中国一项规模更为宏大、影响更为深远的纵深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4月30日,《京津翼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其中财政部测算6年需投资42万亿的数字令人惊叹。42万亿投资规模,意味着每年7万亿投资,前者提及的4万亿与之相比,实在小巫见大巫。中国政府此次出手可谓“无比阔绰”。6 h2 O% q- R" X3 Z. g W. a* m
' h6 i: K7 T, f5 s3 c9 S9 M 所谓京津冀一体化,其实就是“环首都经济圈”,即把河北环绕北京的13个市县,用产业的形式形成与北京联动,并且依托北京发展而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任何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均有引擎带动。如果说改革前期深圳、广州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珠三角”的繁荣,那么随后上海浦东的开发,带动了整个 “长三角”经济带的兴盛。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特殊地缘、政治因素,不远的将来以京津冀一体化为标志的“环渤海经济区”的开发,必将带动华北地区以至于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l @# {- ?5 g; {6 j L$ T
% e/ d5 V3 J1 c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纵深推进,中国的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都将围绕京津冀的概念展开。”分析人士指出,从历史看,北京拥有雄厚的工业制造基础,产业门类齐全,近年来为了疏解非首都发展功能,陆续迁出了化工、纺织、冶炼等产业,但首都的产业底蕴对北京与天津、河北的协同发展有着强大支持。如果一切按照构想向前推进,京津冀将是中国乃至亚洲甚至全球最为规模宏大的高端产业核心聚集区。其带来的市场影响力,现在看来怎样估计都不算离谱。
0 b" V! }) N( Y/ u8 e5 e7 A7 R0 q7 |* C* X; W/ Z! }
除开宏观战略归入具体环节,42万亿投资投向哪里?据悉,主要依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就是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供暖、供煤气或天然气,及土地平整,俗称的七通一平,尤以交通优先,铁路、公路、港口优先投资。9 A$ o( D# x- R: g" d' P
. G) l: b/ a" A/ P( e7 f* s 另外,业内人士强调称,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中,交通一体化将率先发力,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间的立体化规划都在执行中。当前,京津冀城市群间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发展缓慢。据内地媒体《证券日报》调查发现,目前三地中除京津城际和北京S2市郊铁路外,北京到周边城市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以及此类城市之间都没有建成城际客运线路。
+ g7 a/ G! z$ j& k) E
j6 N- v3 G$ {/ s" J3 [- y7 e* k 其实,早在今年2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所提出的七点要求之一,就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将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正是因为有习近平亲自坐镇督导,京津冀一体化被冠以“一号工程”之称。
0 D$ a$ R# E: ^! j' |) k! \5 u/ B: `: a( f, |
; P' h8 w7 C" I( |0 m% y8 n$ b0 f' y
4 |* f6 J: x3 v- D7 C! O: l. [+ c. C* a5 \, k' K/ c$ b8 J8 u
但是,有一利的同时也有一弊,启动京津冀一体化纵深战略,固然对以北京为核心的区域性经济繁荣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整合目前庞大的过剩产能。问题是,随着京津冀地区庞大基础建设铺开,很可能犹如“吸铁石”一般,引诱其他城市地区人口大规模涌入(以及产业的迁移),这样一来,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导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二元化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无论对这以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以及水资源等,均将构成严峻的挑战。, N& s, q `$ D
0 A+ f$ Y4 _( E3 b
任何国家的大城市,其建立尤其是运营和维护必然是昂贵的,必须有持续创造巨大财富的核心产业的聚集,才能持久加以支撑,无论美国纽约,英国的伦敦,还是日本的东京,这些城市之所以兴盛繁荣,关键在于拥有一批知识创新型企业、以及发达的金融机构和服务产业为依托,并且能够通过内生造血、外生输血的方式,维持自身系统的循环。从这一点看,中国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着手,在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建立内生的造血机能,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职能的企业作为引擎,推动这一“环首都经济圈”迈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 Y, a \5 ^/ s" x! i0 W; Z# S6 `
, Y$ j; D' L! d; H 另外,值得隐忧的是,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智能硬件的指数式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将迎来以物联网、能源互联网、3D打印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征是分布式能源和生产。也就是说,未来的能源供应将不再是集中的,而是每一栋大楼,乃至每一个家庭,都将是一个发电站,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将电力输送到有需求的周边社区。而未来的企业也可能从大工厂向小作坊转变。如果那样的话,中国还在延续上一个工业革命时代的技术和思路的基础建设和产业园区,将成为严重的落后产能,不仅对社会资本形成吞噬,也对资源和环境形成耗费。
. H% F1 X- q8 R9 c, D6 N, c; X+ C& {, Z, Z, k! y
因此,中国政府启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前,应当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让42万亿资金转化成未来利国利民的恒久财富,使其物有所值。 (王一 撰写); x. `7 j7 Z8 m5 p+ `
% H' o. ^) @& W- {8 R/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