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文章全文(原标题:白宫不再视对英关系为特殊关系,作者:吉尔奥夫·戴尔):5 W, T! ]7 G6 z+ \ Z/ {
/ N' E& y3 ?3 Q: [ Y2 r
英国时下难解难分的大选和脆弱的联合政府,这一切似乎都使华盛顿不断地在确认自己的深深担忧:英国的世界影响力已经衰弱不堪了。0 k" `! ~7 R! s( B5 p! r
: g! g d+ n9 m7 a; l
作为以往美国最可靠的盟友,英国却远远地站在乌克兰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外旁观。不仅如此,英国还大幅削减自己的军费,近期还忤逆美国的意愿,加入了一家中国领导的国际银行(英国于3月12日申请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注)。9 p8 } g' {- Q0 G5 S
n" p* F8 @& m+ L鉴于此,奥巴马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英国的前景:正如英国紧紧抓住欧盟成员国身份,下一届政府的执政思路会更多地向内收敛;但在苏格兰独立问题上却可能会提供更多支持。# s( U$ l' s3 |5 \
2 w+ Q+ a/ f& H0 m以后还能见到两国领导人如这般随性轻松地玩耍吗?
! G! F* j6 P* T! B* P
8 w4 s* l: K0 S/ Q7 I ^( K3 w/ A; s# p6 q- j" e& j# F2 v
尽管美国官员声称他们仍然重视与英国在情报和军事上的联系,但对于英国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方面的不情不愿,美国人有时甚至在言辞中带有蔑视的意味。( N2 X- H1 |, a2 k O8 x) |4 n( p
5 P0 g0 H1 \5 @5 H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这样曾这样谈论英美关系:“他们仍然是我们进行电话联系的第一批人,不过他们有时候做事情显得不那么投入。”( z& a% l3 l7 @& T5 W( e9 v8 {: _: g+ e
0 l: x9 O' \7 e1 ^ J. J0 G" c在华盛顿与伦敦之间,就英国后殖民时代的角色而言,所谓“英美特殊关系”的神话总是带有一些言过其实的意味。接过英国手中的接力棒而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不过是重视英国在北美和欧盟之间起到的桥梁作用、它在北约中的调停人角色以及在艰难时刻的一个可靠支持者。
; ?1 R* O9 J( D5 B( q
" F$ y/ W$ _; C! g, |尼古拉·伯恩斯曾是美国驻北约大使,现在担纲美国副国务卿,是国务院的第三号人物。对于英国有可能不再继续“在全球事务中扮演中心角色”,他表示十分担忧。他认为,长期以来,“英国都是美国最信任、最可靠和最有能力的盟友”;可事到如今,一切都变了。! o9 U& i& Q0 Q; q
. {0 {, n$ [+ I9 b' u D6 \# W0 D
“看到德国总理默克尔成为欧洲当之无愧的领袖,这一幕实在是令人震惊。”$ D) S) y; K" E, S, k+ Z
% x, T& f( f! c虽然并非欧元区成员,不过英国官员看到德国在欧元区事务占据主导地位时,总是不断提出异议;鉴于德俄之间的紧密联系,甚至当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声时,英国也不甘寂寞。( l' d1 |! c; v8 S( a8 a" {
' W' i( ^- e, o. V不过美国人对英国影响力衰退的焦虑并不止于此,这种焦虑同样与英国军事力量衰退有关:其武装力量已从10.2万人削减到8.2万人;更为尴尬的是,英国海军目前连一艘可供执行任务的航母也没有(继去年8月底,英国皇家海军卓越号航母退役后,新建成的伊丽莎白号虽已举行下水仪式,但距离形成战斗力正式投入现役尚需数年——观察者网注)。
4 t3 ?0 w' K/ u
4 V* O, Q$ o3 D7 y9 \7 b9 ~6 ]) k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曼莎·鲍尔对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防务费用的削减,曾表示过“严重关切”。与此同时就在上个月,美国陆军参谋长雷蒙德·奥迪耶诺曾表示,鉴于英国的武装力量正在削弱,五角大楼正在考虑进行调整,以便“观察英美是否还能够继续进行合作”。) J5 B5 m8 R* v
5 B& Y- W7 T& b }" q/ u, D! A" S更让华盛顿担心的是,英国大选结果只会加强这个国家对于全球事务的远离。奥巴马与现任首相卡梅伦有着还不错的私人关系。不过,对于下一任英国政府首脑,情况也许未必如此,尤其是有大量的预测认为下届政府将会是一届短命的政府。
/ E M5 v/ C9 w4 q. H+ d. S* h/ a% F+ B A" \% u- E2 k! k1 l
此外,让华盛顿颇为在意的是:工党领袖米利班德近期关于外交政策的演讲中几乎没有提到美国;或者倒不如说,他2013年对美国轰炸叙利亚的反对态度是认真的。他在上个月的演讲中表现出了自己的“强硬”:“与自由世界的领袖(指美国——观察者网注)对着干就已经显示出足够的强硬了。”4 G6 B2 s+ W* [' o2 s/ a3 K5 j+ [
9 c! A6 t2 h) a* P T6 w. B; v. j( K/ v9 I
不过,卡梅伦已经同意就英国在欧盟中的地位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这点对于美国来说,是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中最为中心的环节。可另一方面,对于大选结果板上钉钉的事还有关于苏格兰未来地位问题的一场新论战。
$ l8 }$ l! b4 Y- n9 e
2 S0 X0 \# `% b1 ~% @3 l有些分析家还认为,卡梅伦会进一步被迫削减军事开支以便达成他的预算目标。华盛顿国防大学的弗兰克·霍夫曼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英国的向内收缩是在战略意义上的。”他还认为防务开支的继续削减意味着:“数百年来,英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地位尚未如今天这般受到如此大的挑战。”
7 x4 t0 W; N' `6 S7 M3 k
* e" [. N2 k# D: F' m# Z
/ j9 a p5 A/ k7 j# c$ z1 u华盛顿的沮丧情绪终于在上个月公开爆发。在英国决定加入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投行之后,美国的一名高级官员曾指责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持续和解”。. t) C; p$ t- l8 E' Z
D, K1 L6 I9 \0 L( s& N连美国自己都在寻求从以往的传统角色中抽身出来,关于这一点,奥巴马也遭受过批评。英国在国际事务上的有所保留没有能够帮到奥巴马。他指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于1990年严厉警告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对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一事,布什不应当“摇摆不定”。6 T2 j& i1 C( _) @
1 y M% o, x2 \5 S0 m* }' o
这名官员还继续说道:“曾几何时,奥巴马一度失落了自己,如果那时能有一个强硬的英国首相对他指点江山的话,那么这将会对奥巴马大有裨益。”: _/ J6 x) O* Z c
$ Q& b( H5 P+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