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世界日报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曾经建议高等教育课程应该不分贫富、培养有自由天分的人才。受到杰佛逊的启发,美国人期许高等教育能提升弱势族群的机会,但它显然令人失望了。$ }, k- ^/ B5 w4 M( H
高等教育有两组顾客:学生和政府。学生希望经由大学交朋友、培养心智和离家独立。但更重要的是,改善经济前景。
- h9 D. o5 S* D! ?! Q5 q9 R. o! c. s& k3 j. j( B" h. a
尽管成本上升,高教仍能达成一般人期望。「经济学人」报导说,投资在四年大学教育,通常一个人一直工作到65岁都能维持每年15%的报酬率,而且这个数字从2000年以来都相当稳定。但是投报率持平不是因为大学毕业生表现出色,而是高中学历者表现太差。平均投报率尚可,差距却颇大。
@3 z& u) M7 i7 `/ N" h9 o2 E" P8 a8 |" @
根据薪资顾问公司Payscale的调查,大学毕业生的投报率从+22%至-21%,差异甚大。5 B: W+ ~4 z. \0 @6 z
4 \0 j# o e" Z4 R8 p5 G. Y& x" t0 D+ x
政府则期许高等教育提供三样东西:研究、人才和平等。% e- N* G+ e+ j- Y# h. t7 J F
+ Y3 x0 _! \1 l1 a; B6 v0 A 就研究而言,美国没有问题。 Leiden大学以科学论文被引用做评比,2014年全世界前20名大学有19所为美国学府。$ `: K9 E$ O2 ?" h. ^' \5 @
. ^6 l# |2 I5 B: t& b% _ 以人才而言,势头就不妙。1995年美国大学毕业生比率居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会员国第一名,现在却落于其他七个国家之后。欧巴马总统订下目标:美国将在2020年前重回毕业率第一宝座,但是这个目标恐怕不易达成。3 ?6 w* b) r* J
( N5 F7 f' |5 K( e& ], }! G 以平等而言,前景也黯淡。富人和穷人家庭的毕业率呈现分化现象。! Q" a/ x* u" D1 z$ B! L& c/ a
8 A/ r8 x# @; b4 H! T$ `' [ 以花费多寡来研判,或许就不会觉得讶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波克(Derek Bok)说:「社区学院大约花1万美元在每个学生身上,而哈佛可能超过10万元。而我们的学生还比较容易教。」
6 ?6 C, t9 ~8 _' H4 }% X4 a. n/ j
, O- h5 P6 ~' k5 q 学费在过去20年已几乎增加一倍。学费高,代表负债上升。将近三分之一学生无力偿还学生贷款,而且百分比仍在上升。即使破产,学生贷款也很少有被免除责任,因此一旦违约不还,会伤害学生的信用纪录,日后申请购屋贷款都有困难,因此危害到人们的福利、也会拖累经济增长。违约不还学生贷款的比率破天荒高,令人担心联邦政府的债务会益加严重。
# A5 q- z" m! X' w$ Q& g( Z P
% s1 O; b* ?- P) y 在大部分市场,科技进步、加上竞争,会使价格下降、品质上升。但是科技革命使资讯产业大有进步,却未能带动高教事业变动。原因之一是,研究的影响容易衡量,教育的影响却不易衡量。没有可靠的全国标准衡量不同大学毕业生学到什么、也没有他们所得的资料,无法评估哪个大学的教学成果好。0 p6 h2 n( a& Y& B# ?
+ l. L+ l/ g" d5 I# W6 o! g 大学是以研究为基础核薪、不是视教授教了多少可用之才来核薪。而且学生也不介意买到什么教育内容,他们买的是学位,主要是向雇主显示「我挤破窄门、进了大学」。哈佛学位物以稀为贵。因此哈佛没有诱因降低学费、或多招生;因为这牴触物以稀为贵的律则。
O% U7 W% u; f7 T) d) j: ]
: m" ^. `" C6 Y1 o- _4 G0 ? 这也说明为何美国的大学不能促进平等。人们不惜代价要为子女购买优势,因此顶尖学府提高收费、取得更多资源,殿后的学校就抢不到资源。杰佛逊不问贫富、为社会公共利益培养人才的理想就被牺牲掉了。
- u+ O% Y% `' V/ Z! ~; m, S+ }, t/ F1 b2 p: d
今天的雇主也不关切大学提供什么教育。西北大学教授里维拉访问了120家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和管理顾问公司,发现他们择人只重学校。如果申请人不是名校出身,根本不予考虑。除了名校文凭,人资部门不重成绩、只重课外活动,最好是曲棍球、划船等团队运动——这些都是富裕的白人男性喜爱的项目。. x7 M4 f# z9 i. Y8 e. {
6 H+ G1 \# j4 R- F$ ?8 s 如果雇主不重视成绩,学生也不会好学不倦。资料显示,1920至60年代的学生每周花40小时上课念书,现在已降到27小时。而学界重视研究,有些教授竟也放弃教学。这一来大学就与市场脱节,感受不到市场压力。
7 z1 Q2 Y7 `- V8 K1 O3 F3 g% d% M) N0 o/ E* M
过去五年,高中毕业生升学至大学的人数已在下降;经费匮乏的社区学院减招学生,而营利大学也受限少招未必够格的学生。
6 e0 R* I/ G$ \1 v: h! j, n
/ [7 s6 l$ D! P$ f5 _ 学者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似乎已经碰壁,亟需求变求新3 H: J$ J9 `: A/ G3 h9 p: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