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华尔街见闻 尽管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经济增速也较高,但美国在整个20世纪都处于扩张的全盛期,绝大多数公路、桥梁和摩天大楼都是在当时修建的。中美国土面积差不多大,分别为全球第三和第四位。
& y, X6 \- W6 B- B9 l0 ?; y$ A 盖茨的统计数据来自历史学家Vaclav Smil,后者将水泥称为“文明社会中最重要的材料。”Vaclav Smil的资料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 C& G# ^5 m7 W( `" s6 r
# N% I9 ]6 p' ~3 d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大萧条时期、二战和80年代早期的经济衰退时期,美国的水泥消费量出现明显下降。在20世纪的100年间,全美水泥消费量增至44亿吨。1 C4 k8 W$ P( e% w
. \0 G2 k8 p, v" P \5 l' o 相比之下,依照伦敦《国际水泥评论》杂志的数据,中国在2011到2013年的短短三年间,就消耗了大约64亿吨的水泥。这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据相差不多:该局矿物类大宗商品专家Hendrik van Oss统计,中国在2010年-2012年间的水泥消费量约为美国1900-1999年总量的140%。
. G$ H, E% @ F }8 m" m+ s! L" Z6 T8 c. T
7 {' w1 G4 u8 w
0 l6 R Z0 |6 {+ Z& @, G' I4 P5 s- L8 P8 |/ w
那么,这是如何发生的?& G% `* t; ?* |, `, C1 k
+ |% w7 b) B) U( k 首先,中国正以创记录的速度推进城镇化建设,这比美国在20世纪的建设速度快多了。每一年,有多达2000万中国人搬进城市,比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的人口总和还要多。这种巨变的发生时间还不到50年。1978年,中国只有不到20%的人口住在城市,而到了2020年,这个比例就将扩增到60%。
7 y2 S' s* [& S& c8 v
% d" A {" }' a 在城镇化过程中,约有一半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在2000以后建造的。当时,新的铁路交通网、省际交通、水坝、机场和高楼大厦在全国范围内拔地而起。仅需要看看上海浦东地区在1987年以后的变化就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 H" `) ]" N6 ^' V
* V: n2 h* ~6 u
不仅是大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国还有诸多小城市也在悄悄地推进现代化进程。2009年,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221座,而欧洲当时只有35个。
* P3 ?- U }2 X: j; g7 C. Y& K
7 N4 p3 T& c; ~$ s+ J& {$ A( _9 x 此外,高盛此前指出,中国今日的人口数量仅仅是美国的四倍,但却是美国20世纪早期人口的15倍,也是1950年美国总人口的9倍。+ Q! N3 Y+ a4 A; R% J# I2 k/ G
. e7 z+ v- O/ J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建筑材料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钢材和水泥的产量几乎相当;到了2010年,钢材的产量翻了八倍,而水泥产量则猛翻了25倍。必须要提的是,美国的很多房子是木制材料,而中国近些年多使用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
# m" g7 }5 O0 K5 q
* b# j0 x0 V'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