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美华网 很多华人梦想移民到美国,品味西方文化风情,享受更纯粹的生活,美国确实与中国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些人到了美国感觉还不如在中国生活自在,有些人则认为还是在美国能够拥有更幸福的人生。一位久居美国的华人针对中美生活发表了一些看法,她则认为身为女性在美国生活非常幸福。
8 Y' r& d; C1 g2 f% J) h5 G: f7 _, ~1 Q! U+ A1 t0 p5 f2 z# W
, L) a3 L7 ~ L. w/ r
2 r! R- @7 b" Q8 a# D 美国生活
+ h* V7 L6 p0 g x- V. p) N& [4 R1 m9 B( ^
& [/ u2 c+ x9 k 文章称,中国到美国的访客好多人说美国好,其实有点儿雾里看花的味道。不是我低看中国的亲人,而是因为毕竟游客在美国逗留的时间太短,对美国的内部细节难以一时搞清楚,看的主要也是美国的表面文章。对美国,身为侨民的我们虽然会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之感,但下面几条,是身为女性的我,喜欢美国的主要原因。4 {$ u/ J2 a# g! H% r# ?$ w7 w
% A2 t0 D. C3 i. o2 ~ 1.美国人不歧视老女人
% ]; c6 k. l7 f- N0 k7 n& H1 o& E" F
我孩子都上大学了,像我这种岁数的人,在中国肯定属于小老太太的范围了。可是在美国,我就没有这种感觉。不用特别的装嫩,我依然觉得自己还挺年轻的。最近我们当地报纸报导了好几篇妈妈和孩子一起上大学的新闻,这种事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美国各地,类似的故事随时都在发生,美国女人对年龄的态度显而易见。
5 l. M. }% I3 k0 B$ r& y' w" J
5 [1 }3 n, T! y* g& V! y- C1 Y. b 你看看,美国使我忘却了老之将至的恐惧,对一个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我就计划着以后和儿子一起上大学读个文科学位呢。
' q S1 B- ~3 L4 j" f9 Y1 r$ Q7 T3 Y+ f
2.美国商店退货方便9 Z9 y0 k7 W& F% r
) s t" r% Z8 `$ t7 s 身为家庭主妇,我每天都要和菜蓝子和购物打交道。食物除外,在美国商店购买的任何商品,如果你想退掉,绝对不是一件难事。哪怕没有收据,哪怕衣服标签已经脱落,只要你想退,店家绝对不会难为你。退货方便的美国商店让我的思想高度放松,即使是在冲动购物后,我马上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退货呗。
7 J0 I' X! ~ N- Z4 g, ~( B( H9 j
3.在美国就医不需要给医生红包
- \$ f/ o8 _3 J3 o( v( E6 `! P
* ?- i. P+ J X8 p/ n 随着身体器官的一天天衰老,看医生是不可避免的。在美国看医生,病人不用给红包,而且医生对病人永远都是笑脸相迎着。如果哪位医生吆喝病人,估计这医生是活够了,或者是想被开除了。病人受尊重,这感觉好极了。在美国看病,你不仅不怕遇到江湖医生,而且所有城市的医疗水平和治疗方案都是统一化的。即使住在边远地区,你也不用担心医生会虐待你。美国法律很严谨,医生只能老老实实看病,绝不敢轻举妄动。; J# `$ H$ \) i
1 y" l5 m* m) a 4.美国老师不吆喝家长 J2 m1 q4 ?. K) ^" r, [& k
' Z+ T9 P2 k. f7 M% c" p5 q/ `. X
不管孩子考试的成绩如何,美国老师不会让家长难堪。遇到难对付的孩子时,美国老师会和家长联系,而且是以商量的态度和家长周旋。家长在老师面前不是老鼠和猫的关系,而是猫和猫的关系,平等对话,喵喵喵,老师和家长会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F+ |' d" H2 @$ ]3 ]/ Q- L0 L/ y
y& C$ R( k3 s8 u 5.美国男人都是爱家模范 l- n, F+ ~1 [! X) e. `
s+ d. U, E3 r' v
男人下了班就回家,这是美国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如果男人能按时回家,女人还能抱怨太多吗?美国人家庭观念极强,身在这样的国度里,男人自己就会慢慢变成爱家模范了。
: t1 Y' [( {0 h) O1 ~% w2 _9 |
* N# T o4 G% S8 c5 A& s 在美国,人们不把大吃大喝特别当回事儿,生活简单,人们才能用余下的时间去逍遥,给自己充电。
$ t4 q" J) s3 z7 k* _$ C( A3 @9 n/ g
2 U. v0 N( h/ o+ E8 V 在美国,我不用担心什么时候我会掉在无盖的井里,也不用担心那些有*食品;在美国,我不用担心我的收入不如A家,B家,C家,大家都是关门过自己的日子,挣多挣少,总有自己的活法;在美国,如果我不戴钻戒,不拿名牌包,不会有人笑话我寒酸;在美国, 没人同情我不上班,更没有人惋惜我不挣钱……在美国,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而不是为了出路和提高身价。学历的标牌常常被当做是身价的砝码,而到了美国你会发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鲜。
5 H t$ U) b( i; ~" d. c! ]) k+ F& y1 a
比如: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师工作以前在家具店当服务员、工科博士在售车店做销售等。反之,也会有哥伦比亚大学的清洁工旁听拿到了古典文学的本科学位、1 B2 n8 T1 v: N+ Z8 |! n" H
! t( K) R, z% q0 y- C2 o5 D! q
而大货车司机酷爱莎士比亚长途旅行的闲暇写下让圈内人震惊的剧本等,美国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而这个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养成,和出人头地没有关系
! K! h/ h, U. v7 ]8 x6 ]' i; W3 K7 N# k0 \!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