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中国不动产登记倒计时 对楼市影响几何

[复制链接]
左手起茧 发表于 2015-3-1 0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正式进入实操阶段。近日,有消息称济南、郑州、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市场已出现“神秘业主”抛售二手房源现象。我爱我家数据也显示,去年三季度开始,全国二手房源挂牌量明显增加。
8 `/ B4 {4 g& [3 h& r* |/ W; U9 x8 C) {
  部分市场研究机构预计,随着不动产登记加速,大户型二手房供应将继续增加,可能会导致部分持有多套房的业主挂牌增多,但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不会产生过大影响。* n7 i% a, s. x8 I2 s% s
. l$ H6 ]1 V% E! D
  政策实施进程中 房价未受其影响
5 ^# k3 `5 D4 p- z, B
) D' M  q) P) j0 @( ]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3月1日起实施,2010年住建部推进“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工作时,就提出制定“不动产登记”政策,直至近日不动产登记工作第三次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5年多时间内,有10次相关决议、报告等消息发布。
- _! n2 q. a) k$ O9 \! Z3 E4 M1 f4 T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房价数据显示,政策消息的放出并未对房价涨跌产生实质影响。业内表示,去年10月起北京二手存量房确实有所增加,但主要是受央行松绑二套房贷所致,与不动产登记并无关联。
7 q& l7 M" \2 T  h/ B2 t4 Y3 {* d/ p8 w3 R
# h- J, B4 p& t  q+ l) r1 _  事实上,缺乏准确可查询的信息,一直困扰着我国住房建设和房地产调控。一位基层干部说:“每个家庭有几套房、多大面积都搞不清楚,制定调控政策不仅很困难,而且容易发生偏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不动产登记政策是房地产调控从之前的交易环节调控,转变到存量环节调控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9 L# G2 ~1 I  B  f9 G# U% _0 U! C+ _3 O% Y& A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调整阶段,区域分化明显,“去库存”将是2015年市场的主基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再创新高,达6.2亿平方米,比2013年末增加1.3亿平方米,住宅待售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2 Q0 ?3 t  O0 z3 H
1 G5 s) Y, k3 _$ F
  消息称部分城市出现高端二手房源集中抛售! l6 s" }4 W( O+ p

8 U2 ~/ f; k; h6 g  近日,有消息称济南、郑州、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市场已出现“神秘业主”抛售二手房源现象。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在楼市降温背景下,部分城市的二手房源量较大幅度提升,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密切相关,该政策已使房地产市场预期更加紧张。链家地产分析师张旭认为,一些二三线城市对政策过分忧虑,导致出现了高端二手房源的集中抛售现象。
4 v& Z" J8 |& m% A8 B& I7 k1 n% o+ c, p
  伟业我爱我家研究院分析师孔丹表示,对于即将开始颁发的不动产登记证,相比房产证,该证内容更细致,内有多项防伪标记,对交易市场将起到一定规范作用。
4 S# X$ x5 h6 ~8 o0 p; f& Q" d, Q% K5 D
  据他们掌握的数据,目前急于卖房的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急需用钱的,另外一类是转战其它投资方式的,和不动产登记并无关联。孔丹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北京二手存量房开始增多,交易量也有明显上涨,其中置换型占比首次超过首次置业占比,达6—7成。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央行松绑二套房贷影响。: {6 O# n6 F5 z

! y5 o* K* ?2 k8 h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赵秀池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政策的实施,会对一些腐败之人起到一定威慑作用,或许会逼出一些“房爷”“房叔”“房姐”手上握有的房产,但这个数量相对而言还是少数。/ u# t# I, m- N' Z+ a: X

% g$ j9 b9 J4 I' |8 G7 l+ t  专家:不要指望不动产登记制度降房价# @2 V. [+ |" {4 _
. y+ ~7 }6 _, x( y) S  t/ f  c# R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坊间传言的“受该政策影响,二手房市场出现大量抛售”的情况并不属实。 事实上,2012年“不动产登记”消息放出后,确有二手房抛售,但在当年都已消化干净,“不动产登记毕竟不对外公开,所以对多房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并无影响。”
8 h% T) n  @0 F6 Z  S; E
) A; p$ K. p. Y* |  多数观点认为,不动产登记对楼市直接影响并不大,难以实现诸多购房者期待的“降房价”效果。“不动产登记可能会刺激部分人员将拥有的房产变现,但这个群体所持有的房子数量和大市场相比比重极小。” 原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牛凤瑞表示,指望不动产登记制度去降房价是不恰当的。
4 z/ j$ d6 s" @. o, g0 P0 K- A7 R+ D% u- d3 K+ _3 y5 Q0 [
  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不动产登记对房地产市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调控方向的转变,“它标志着房地产调控将从之前的交易环节调控,转变到存量环节调控。”
$ s+ D) K8 F4 f, M% k6 i
! \, c9 _: _: u6 k. D$ F  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认为,不动产登记和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是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最基础内容,但房价主要还是由供求、预期等因素决定,不动产登记制度本身不会对房价产生太大影响。部分受访专家认为,条例实施将使决策更为科学、精准,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7 r3 P5 z2 G5 i2 n6 B7 \3 A$ a* b8 C) L6 Y" H
  “小产权房”别想登记“漂白”
9 S8 q5 O1 A- H& a  T; p: t) K0 K' k& v$ t9 _* E# _3 @( s
  针对不少人关心的“小产权房”问题,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动产登记是按物权法要求,依法保护不动产权利人权益的行动,不可能登记不合法的东西。“所以"小产权房"不可能予以登记,更不可能通过合法登记"漂白"。”1 |- `9 g0 q1 k# b0 i4 m

6 K* h' }2 m! k0 F  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严格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行为。严禁搞虚假土地登记,严禁对违法用地未经依法处理就登记发证。对于借户籍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
$ O0 n; L9 I$ |! ~: S# T; ]3 R% _! V- X) j$ |% o
  政策效果显现尚需时日 市场等待细则完善. z5 D4 m& ?$ h6 ^% A% h

1 z; v; M8 U& w" M  J# S2 a  多位市场人士预计,从房价涨跌的角度看,不动产登记政策的实施不会直接影响房地产的供求关系,也很难令房价应声而落。赵秀池认为,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政策的实施,能否对房价造成影响,取决于《条例》是否对房地产供求关系造成影响。
0 n0 g* u; r' Y2 ~$ G! W! i8 n1 W, S* _& M- t/ v3 w
  除了供求关系这一决定性因素,不动产登记政策要想达到相关效果,甚至为未来征税做准备,仍然需要完善一些细节,这些都是楼市买卖双方期待明确的。
' @! F0 Q: G/ V2 e
7 E- v% e9 @; B2 _; P, D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权力合并的一个过程,这可能会让不同部门之间在权力重新分配上产生分歧。此外,不动产来源不明的个人、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高度依赖的地方政府、拥有多套房的炒房者等,都有可能成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与联网的“障碍”,需要破除。( {$ b! @  V- R' I1 n3 P
9 l) c5 ~( ^- j* R+ S; I  C8 N
  另外,《条例》实施也为征收房产税打下了基础,但这不应成为征收房产税的理由。针对社会上传言的房地产税问题,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26日回应说,尽管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不动产税收的技术基础,但税收问题只能根据税法有关要求,依税收法定原则,由国家依法决定。赵秀池表示,是否征收房产税,不只取决于技术问题,而是取决于我国未来房地产税收体系的整体设计情况' z. b$ u' h: b

& r& ^4 i! ]6 p& {) m0 W$ i"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郭大侠3366 发表于 2015-3-1 02: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1 02:50 , Processed in 0.0200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