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当记者见到总装某安装总队高级工程师李建平时,他正躺在病床上。' R- a8 c% l2 r1 @$ j; ?1 L- i
- e8 M6 m! P% Y1 A6 ]6 `. }
前不久,忙碌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工地的他,左手突然失去知觉。和普通人不同,李建平是左撇子:“右手没有都行,缺了左手啥也干不了。”
n/ P2 V0 O$ [- q% W+ m( _) U% d# M9 k
这些年,李建平用他的左手,将一张张航天工程蓝图变为现实,参与建设了我国酒泉、太原、西昌、海南四大航天发射场。
1 k, [8 H2 f% E1 T! W a3 _5 d* k6 F0 _+ A& N; V
病因是啥?回北京一查,颈椎病变压迫神经导致左手失去知觉,必须手术。
* \% ]# D0 D; Y1 V, c
. W# m( Q& w" u# ~+ D如今刚做完手术,李建平就闲不住了。护士介绍:“他每天早上5点半就醒,不是看报就是锻炼。”
, A0 d( A' B/ O9 a: m' ^+ O7 h% t
1 e* S$ V* k8 B( B5 W) Z) J屏蔽此推广内容5点半,这是他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工地上的起床时间。“唤醒自己的,不是闹铃是使命。”只要在工地,他总是一大清早爬起来,筹划安排一天的施工事项。3 Y- R: A- W( R' C
7 v4 Z4 @- ]3 H1 m# x)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运。”李建平对记者说,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好时代。2 @# @# g5 h! O: B7 B: q
& g* ~* h: T0 ~% Q7 F1989年,该安装总队出征大凉山,建设当时我国最大的航天发射塔。中队长李建平带领战友进行安装作业。施工遇到拦路虎——需要把两根钢梁运到发射塔基上,钢梁每根重130吨,距离400多米,还要过一座桥。
8 X) P! |+ k7 _0 B0 e8 D' u& t
5 x6 K+ N# u' J" u1 F. A当时,没有大型吊车,没有拖车,他们只能靠原始设备在泥泞的路上倒运。大家挑灯夜战,挥汗如雨……
9 j0 d/ e( T2 d: |2 ^* t! I2 @/ _# {$ b
此前,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阵地,美国用了19个月,法国用了29个月。国外航天专家预言,中国至少要用3年,李建平和战友们最终只用了16个月。
1 M' C, L4 X: U! s
- c6 U: `/ C8 g g! ^发射塔建成了,但必须要经受火箭发射的实战考验。
# R+ Q% c+ d% c& l4 o( E$ \/ h# x* M) r+ z
紧张的时刻到来了——1990年7月16日9时,一声巨响,火箭呼啸升空,发射塔巍然屹立!距离塔架600米处,李建平注视着这一幕。他回忆:“当时激动得心脏差点跳出了嗓子眼儿。”% H% f+ W; t% X% C# u% M0 A4 ?
* w3 ]- F/ O( \2 D) F那年,李建平和战友获得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这是军队建筑行业首次获此殊荣。
) p8 j1 `* F. y1 W/ ~6 b+ c. S
2 w* x1 q6 u8 Z1 |3 [; V) J+ H建塔不易,拆塔更难。1982年,他和战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成3号发射塔。2005年,他接到命令拆除这座发射塔,原址重建一座新塔,用于“嫦娥一号”卫星发射。6 `3 Y+ f; ]( h: O; n, A( K( Y* h
6 \ v4 _( T( [# A V0 T李建平坦言:“当时心情又伤感又欣喜,伤感的是这座融入青春记忆的发射塔,在将28颗卫星送入太空后结束历史使命;欣喜的是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连发射塔都加速更新换代。”
$ ~/ n. J+ M, `# }3 X
" S) O1 U1 p! z M4 z0 \/ U7 @3号发射塔,77米高,拆迁作业难度空前,很危险。可是,他们提前14天便完成了任务。这一速度,离不开李建平的周密筹划。那段日子,他每天都是最后离开工地的人。+ |8 S1 v6 l( t, U: l' C" m
/ ?3 Q& K4 J; D2 B* `7 p
刚喘口气,建新发射塔的任务又来了——李建平和战友们转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火箭发射新工位。) h* Q) Y* L' w0 d" m! u: k
! w4 K7 ~$ R, R5 l这是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组合发射塔。作为高工,李建平亲自上阵,从每一个细节抠起,和官兵在一线摸爬滚打,最终交出了完美作品——塔架整体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毫米!2 C9 P4 i' m/ i' P+ h( u
5 T! J$ ~& E2 R' e {, U航天梦,中国梦。37年来,李建平为中国航天打造了一座座“通天塔”。他激动地对记者说:“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太空中‘中国星’飞得有多高,中华民族的‘头’就昂得有多高。”
9 Y5 ^- c0 g/ X7 q8 g: B. P/ S5 ^+ `1 y# E! k
在中华民族的飞天征程上,李建平既是“造梦者”,也是“追梦者”。他说:“每次研读习主席关于中国梦的精辟论断,我都会热血沸腾。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果不能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踏踏实实干点事,那是人生的遗憾。”
4 o3 W5 O! D% H& r, Q1 K C. W6 u3 n* V. G+ k( x( B2 E
2014年底,李建平参加总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颁奖典礼。奖杯在手,他感到肩上责任重千钧:“已经53岁了,要干的事还很多,必须争分夺秒”。
( W- p1 P% P! G9 d# m) F& |) w/ `) b5 R
这时,主治医生走进病房。李建平连忙问:“我的手好利落了,啥时能出院呀?”1 g$ E! i' f+ j- V7 i& t/ D3 R
8 q) \6 F0 v: a1 w7 J# N他急着出院,不是为了回家过年,而是海南发射场建设工地上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处理…1 ^% L. r- C' X
" N0 x6 M. r7 R) H, x1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