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 却熬不过2015?

[复制链接]
最后 发表于 2015-2-23 04: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关将近,一些制造业大省接连传来了工厂倒闭的消息:诺基亚将关闭北京和东莞工厂,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闭,曾经是东莞第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鞋业负面消息连连,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 T7 C, k- x9 {6 ~- |

# O- {, F& @. e4 o  g- {' e' X  曾经一度,“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曾经被人用来形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但如今“前后夹击”却变成了如今中国制造的无奈现状。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还掌控大比例的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和产能。在通缩阴影蹲踞前方的转型之路上,中国民间制造业是否还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8 i( _0 ?( D+ J7 R* i* _5 q# E$ \
' m3 ?; c$ s6 g$ j, J  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联建的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三家公司累计员工人数近万人。在联建科技倒闭之际,位于苏州的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也宣布关门停产。1 月,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400员工失业。从事杂牌手机制造的东莞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董事长高民自杀。
  ~  c9 S3 l+ v/ d, T) ?* e" a* c' W7 ], X6 `+ p& f% u7 g: m' a3 B
  同样在2015年1-2月期间,微软计划春节前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该工厂近期正加快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同时,位于北京的微软诺基亚工厂也将同步关停。据传闻,此次诺基亚东莞和北京工厂裁员共计9,000人。知名钟表企业的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突然宣布清算解散,并和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声称“终止解散”行为得到了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批复,也向人社部门提出了报备。此外还有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7 b+ n( u! l# [" E, o% I+ n4 u# T+ t5 b! T: f, y1 p3 ]0 C
  回看东莞、苏州等地的大型制造工厂倒闭,可以看到外资订单减少的直接影响。以联建科技为例,该公司给苹果做产品代加工的时候,根据苹果销量增长前景扩大了其生产设备,但这些设备主要用于iPhone4s以前的款式,自去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联建科技的产品便无法适应,最终因其技术落后、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被苹果剔除了供应商之列。闳晖科技更是主要为诺基亚生产手机按键,在触屏手机时代,被淘汰成为必然。
4 J  P, }' q0 q. h9 n3 H: n: }. ~; l
  另一方面,则是前期过快扩张、成本上升及回款减慢,导致了大型工厂的资金链断裂。比如兆信通讯的董事长高民就在遗书中写:“其实我们年后大批订单都来了,但我没有机会看到了。”这家公司做了12年手机代工,主要针对东南亚市场,高峰期月出货量约100万部,但随着杂牌智能手机的市场被品牌手机抢夺,兆信通讯的月出货量降低到了20万-30万部。
" R' E$ r$ j* \" }( u9 E) u3 k
' O/ E- o( B& j6 I' R0 b6 t  l% A: Z/ C  但按照当年建月产能100万台手机的手机生产工厂的成本,设备投资需要4,000万元;一个月的员工工资就要近90万元,还不算水电、房租以及机器的折旧费等。加上山寨机价格战,兆信通讯长期亏损经营,因为不开工的话,几千万元的前期投入等于打了水漂。据说很多类似兆信的手机代工厂,是一边通过订单拿到委托代工的预付款,一边拖欠配件供应商的采购费,来维持工厂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而今年海外渠道商延期付款,导致年关前兆信通讯资金链断裂,截至高民自杀时仍欠供应商货款约4,000万元左右,另外还有数百万元的工人工资。
- Q8 B) D2 \& t' F
3 f3 y1 ^6 S8 \, y8 k  还有老板透露,现在沿海地区的用工成本越来越贵,也令利润薄如刀锋的制造业雪上加霜。“现在广东用工成本已逼近台湾地区,2014年,工人平均月工资又上涨了200元,达到 3,200元,随着人工、社保要求提高,一个厂一年增开支两三百万元。很多台商已经纷纷将鞋厂迁移到东南亚。目前,珠三角用工成本大约是600~650美元,印度尼西亚大约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柬埔寨则更便宜,大约100美元。”3 W! e: i1 w5 `  C6 X; q
! d. B0 T2 ]# \  c5 G& N
  中国今年1月份的制造业PMI为49.7,与去年12月份的49.6相比几乎持平。截至1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值为49.8,与截至2014年10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值50.6以及截至2014年1月份的50.3相比均降幅明显。与卢布急剧贬值的俄罗斯情况一样,中国的制造业活动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低于50的读数。; P6 o: s3 u+ z0 S( Y

3 a/ i/ ]- {8 U  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0.8%。进口和出口增速均逊于预期。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为1.23万亿元,同比下降3.2%。进口为0.86万亿元,同比下降19.7%。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进出口双双下跌,且进口跌幅更大,不是国际订单减少可以解释的,只能说,中国经济进入了值得警惕的时期。而制造业倒闭潮与PMI指数低迷,更是佐证。  V9 N' w! X4 L, q

3 z% @. s( p" v+ k- i. q- J1 W# j4 W& o  2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对媒体表示,从目前的数据看,“我们还没有陷入通缩。”不过,2012年下半年以来PPI持续下降,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我们确实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 h! f# @, v7 k
* S8 Z8 z, v, c
  进入2015年,一方面是投资的泡沫、资本市场的泡沫乃至房地产的泡沫,都在复苏;另一方面,却是实体经济再入寒冬,而且与2008年那一场“急病”不同,2014年实体经济得的是“慢性病”,无论下什么药拉动经济,对实体制造业都毫无疗效。) w8 K, u6 s' Q" I) E- S- m( U

8 O) J6 t% z# g$ |  随着90后一代、触屏一代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都在恐慌地发现,消费者消费倾向在变化,他们原来所熟悉的市场不见了,原来所熟悉的成本控制换利润的模式走不通了。3 q, W# ^- z3 v5 b2 z

; N' ~& b2 e# R5 e( x. w, o  曾经一度,中国的工厂主以为转型自主品牌是一条出路。一家东莞鞋企负责人却对记者说,这些年一直在摸索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从设计到进入多家高档商场,无奈出口订单缩减加剧,而打造自主品牌前期需要投入巨大,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去年关闭经营了20多年的工厂,只有做代工的简单思维,没有针对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敏锐市场触觉,从加工厂转型自主品牌谈何容易。后来,中国的工厂主开始信奉互联网思维,打算像“小米”那样不赚钱先做大市场规模,未来再赚增值服务的钱,但类似兆信通讯这样的先行者已经倒在了壮志未酬的路上。4 u6 h3 j5 ^% `( t6 @8 M# m# r0 t; v! ~
$ _6 }# k* @2 s5 [9 @  E- V
  专业财经作家吴晓波最近到日本开年会归来写了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在其自媒体平台上获得了260万的点击量,他的文章并不是为了宣传电饭煲、马桶盖的,他更关注的是中国制造业该怎样面对转型困境。在他看来,“中国制造”所推行的、用“市场换技术”的后发战略已经失效了,只有力求技术上的创新,才能抓住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c. D8 ^- i" y8 o" g$ N6 J" @; ]9 t! R
新闻来源: 福布斯中文网
! N6 _8 O: {8 C3 t' \# j7 c" p- C; _2 k$ `. p%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左肩上的天使 发表于 2015-2-24 02: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 却熬不过2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飘移180 发表于 2015-4-16 0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21 17:32 , Processed in 0.2099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