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市场有老大,就会有不断挑战它的老二们出现。比如京东和垂直电商之于阿里,360和搜狗之于百度,还有YY语音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成为QQ对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地位看上去牢不可破的微信,有没有这样的挑战者呢?答案是肯定的。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陌陌便是其中之一,一年前用户数破亿后与微信同一个体量,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独占鳌头。另一个语音社交玩家,有信最近宣布用户数破亿,要做微信的又一个挑战者。- m. _' \8 c: I; R; E
M3 J4 D. L' C! S
1亿用户的有信不只是免费电话
$ G2 Q' D6 |# x2 b7 a0 R8 d/ P1 y6 r, }8 Q4 f
有信的核心功能是免费网络电话,通过这个App可以给手机座机打电话,背后用的是VOIP网络电话技术,与微信电话本最大不同在于不需要对方安装App也可以免费通话。2012年成立至今已快速获取1亿用户,MAU(月活跃用户)达到2200万,在语音电话领域有信App市场份额达到40%,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老大。
1 \* q/ M' u9 w" l; ~/ ~2 _) ?- w" b/ T; P: u3 |' W, P
虽然App越来越多,但进入“1亿用户俱乐部”的却屈指可数。墨迹天气、美图秀秀们都已经达到这个量级,不过由于“工具”App的性质让其平台化之路举步维艰,想象空间有限。因为如果只是一个工具用户用你解决某个问题就与你没关了。陌陌、有信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具备“社交”的基因。有信在免费电话之外,提供了随机语音聊天功能,成为陌生人语音社交平台。社交一直是Time Killer型应用,它可以大幅提升用户活跃度,而社交关系则会成为捆绑用户增加粘性的关键资源,就像腾讯、陌陌和YY所掌握的一样。
. Z# G! m8 r1 t0 G
: m9 _/ G- |7 }) y L 因此有信给自己的定位是“语音通讯及移动社交平台”。要给用户提供免费电话需要投入大量的VOIP资源、带宽资源和研发资源,有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就像所有互联网平台一样,都是先贴钱获取用户,再通过海量用户资源变现。在用户数突破1亿时刻,有信商业化探索已经开始。
2 @" D- s4 M+ t% q! O7 A: b: [
% B) {9 ^0 o6 D/ }9 e: e) } 免费语音电话商业化:借鉴前人模式
8 H* v5 ?3 }% {7 s
% {. ^9 \- U$ Y- K5 r$ D# L 在有信这款产品上可以看到不少App的影子。语音通话就是PC时代的SKYPE,只是它提供大量免费通话时长;天然的通讯录数据就是搜狗号码通,是生活黄页应用;基于语音的社交平台相当于把YY在移动互联网要做的事情给做了,而陌生人关系的聊一聊,又看到了陌陌的影子,只是有信是用语音在做。看上去有信=SKYPE+YY+陌陌+搜狗号码通。
2 C: k6 q" Z& g- L x; O+ m. Z
! l2 w/ |$ o7 O5 b5 X2 a 在商业模式上,有信迎合了中国市场亲睐的免费模式,每月赠送300分钟免费通话,这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都够用了,靠售卖通话时长盈利并不现实,有信在商业变现上走过了三个阶段。$ ]3 ]! x$ `; Q# L6 Z5 z( y
4 Q5 T F1 v& I& U- K 1、 增值服务。有信2013年首先试水增值服务,就像QQ初期的盈利模式一样,付费会员可以获得去电显号无限畅打、回拨/高清保证这样的特权;4 p$ I* d- [! y3 J5 J& n5 \. h
+ F- w. T: \ l. W! I4 n 2、 广告业务。2014年有信在用户达到一定量级后,探索基于流量的分发业务,分发内容包括应用商城/展示广告、手游/娱乐和电商服务,这在移动互联网是非常典型的变现模式;
' Y$ V" t' J G0 Z9 ]1 Y- g: `* e9 q' {7 V% z
3、 O2O和语音交易模式。2015年则开始试水O2O和语音交易服务,就是说有信会通过电话本和结合LBS数据给线下商家导流,还会提供一个平台让“声优“来做语音陪聊交友服务,就像9158模式一样。: }4 `( \5 L9 Q' W" A0 _
1 c% |' a/ c% I1 d# _ 显而易见,这些商业模式都不是有信独创的,增值和广告是QQ和陌陌的主要盈利模式,微信主要靠第二点即分发业务,YY除了O2O几个模式都在做,搜狗号码通主要是O2O模式。有信可以说是“站在巨人肩上”,在海量用户基础上进行比较多元的商业化探索。# v; t6 v3 F+ P* a$ Q+ S
7 s0 L9 v O* b; h! D8 ?
创业小兵何以逆袭?悄悄做了巨头们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
3 U v3 H/ d, @8 I" f3 S1 l" j
2 Y( |! O3 w# f+ i9 i/ p% S 有信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算早,2012年后出现的App创业者很少有“大成者”。并且它是纯创业团队,虽然有通信、互联网和社交诸多跨界经历,但还是草根团队。能够把有信做到三年时间用户数破亿,与其“免费电话”抓住了用户刚需有着巨大的关系。/ C6 ~+ O( U2 }" X1 }& ]
( I1 \; Q# u- h7 C( U, ^ SKYPE等传统PC端的网络电话因为习惯了收费有包袱,难以走免费模式,并且海外互联网业务在中国本土化都会遇到一些共同问题,有信通过移动、免费和本土这几点打败了它。几大运营商在微信出来后也曾想通过免费电话作为噱头来防御,飞信、易信都有类似功能,但传统运营商做互联网业务一直先天不足,而且在语音收入占大头的情况下难以真在免费,这等于是自断其臂,还是有包袱。YY、QQ和微信这些已经成名的产品也并不敢肆无忌惮地颠覆三大运营商的自留地,微信仅仅是影响了运营商的短信业务便被闹得沸沸扬扬,“微信收费”一度甚嚣尘上,这些明星产品是有心却无胆。
$ R5 s b, Z: G% N' j6 L! B4 F' ]
+ Y* X2 Z' ]1 i% t1 M$ S9 y 有信能够把SKYPE颠覆掉,能够做运营商自己没做成的事情,能够做QQ们不敢做的事情,核心就在于它悄悄地在移动端把免费网络电话做好了,并且不是直接免费,而是循序渐进逐步免费这样一个温和的过程。这样兼顾了各方面的承受力,并且没有引起潜在竞争对手的重视,就跟YY当年逆袭QQ的路径一样,等QQ发现想要反击时已经有心无力了,还有陌陌同样是这样走过来的。) m. P, _ @: A$ m+ w7 I0 J I
- O* N) `: [( E7 ^) j* j7 f
有信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免费移动网络电话”5 z; h* q# ~2 I( U9 x9 X
( `2 x) } S P( g
有信的核心功能依然是“免费移动网络电话”,它在资源和技术上都自己的优势。比如拥有丰富完整的线路资源、智能强大的调度平台及能力,有成熟的VOIP技术、线路智能调度及大并发能力、智能呼叫模式技术。有信在免费网络电话领域取得的专利也是首屈一指。这些技术和资源积累其实非常重要,因为用户对于“通话质量”还是非常敏感的,微信电话本最大的瓶颈正是通话质量尤其是清晰度和稳定性,这也是传统语音电话最大的优势。
8 Q- w7 A$ x* G2 L" w2 ]* n% U0 q1 L: X. o
有信在互联网应用的便捷体验和传统电话的高通话质量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当然,我一直相信,更进一步,座机号码和手机号码都会成为历史,基于数据流量的通话会成为主流、成为唯一。这时候有信可以“免费给手机座机打电话”就不是卖点了,但用户已经习惯有信了,有信就等于未来的电话,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微信电话本现在不支持给手机和座机打电话,在这个相对长的过渡期有信有自己的竞争力;运营商尽管也在做三新手机、在做可以免费通话的App,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些动作都是困兽犹斗,难以与互联网玩家竞争。
3 A* N- b0 {. z# }0 e9 O" x" n) D; L1 C p/ W3 `6 a% |
因此这样来看,有信未来会成为微信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运营商彻底沦为管道之后,微信=短信,有信(或者新的玩家)=电话,已是基本格局。这个过程,微信可能会做免费网络电话,有信也可能会做基于文字、图片的IM功能,两者重叠度会越来越高,竞争亦越来越强,但这都是后话。可以确定的是,在过渡期人们还需要网络电话,在过渡期之后人们会一直需要语音这种沟通方式,这就是有信的想象空间所在。至于商业模式,除了有信现在探索的增值、广告、O2O之外,微信这个平台的一切商业模式都可以放到有信之上,YY在做的互联网教育、陌陌刚刚上线的礼品商城,这些都是有信可以参照的。至于具体做什么,何时做什么,还有待观察。
! c& D2 a+ \5 Q9 n! p6 m, N3 v
' `& }: B; g: @: n9 b& H9 M, r 小结一下:微信看上去地位难以撼动,但在水面之下正有不少挑战者正在悄悄地做着未来可能做的事情。微信因为精力有限、竞争压力等客观原因无法一下把什么都做了,就留给了陌陌、有信们成长的空间。这些玩家未来都会成为微信强大的竞争对手。
) m$ W" T, m/ h! N1 O+ b( `1 S, A! i- ^9 _, j& u* _- L
来源 网易9 q- f) a; A4 n7 m7 G
, D9 L; x+ w# p; f,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