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们已进入老年了,养老是我们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于十年前买了这个老年公寓,每天就是看美国人怎么养老。当然,我看的是美国的平民百姓,大都是工薪阶 级,也有一些中小生意人,属于美国的中产阶级。4 J) h! j6 w& x4 H3 [, U
1 t" X1 Y0 n$ a( A3 b
我 买这个两室两厅两厕带阳台的公寓时是6.2万美元,约120平米,当时这个价钱在纽约或洛杉矶可能只买得到一个厕所。前几年房价高,同样的单元曾涨到10 万美元,现在美国经济不好,房子掉价,大约4-5万可以买到。这个房价里包括一个停车位,每家有一个私人车位。如果有两辆车,可停在客人车位上,免费,但 不保证一定有空位给你。我 买这个房子是因为这个小区只有4栋楼;人少,好管理,比较清静。这4栋楼排成一排,大门朝北。我们大门有保安,住户进门用遥控开阻挡杆,访客要登记。0 r; U* ^) S" p7 E
* C+ U1 y" K/ ~" W* a7 d
公 寓是4层楼,楼后朝南,有一个小区的俱乐部,里面有健身房,会议室,小图书馆,办公室,还有一个室外游泳池,凉亭。我 这样大的单元管理费是每月360美元,包括保安,楼道和院子的清洁绿化,停车场管理,游泳池管理,火灾,水灾保险,水费,污水处理费和有线电视费。房主自 己交电费,电话费和房地产税。自己买房主保险,这种保险保台风刮坏了你的窗户,小偷撬门偷了你家的东西,树倒下来砸坏你的车等私人财物的损失。每周会有大 型面包车来接送住户去买东西,要买车票,但不贵。我觉得住在这儿只用管我家门里的事,门外,从楼道到院子都不用我操心 了。
, D. r2 i2 ^5 W$ ?
7 M6 J$ F' ~: C. X8 k) H! ?我 们有一个房主委员会管理所有的事,这个委员会是房主自己报名竞选,房主大会投票选举产生。房主委员会审查买房者的资格,一个是要没有犯罪记录,另一个是查 收入和信用。我买房时要求年收入3万美元以上。买房者必须55岁或更大,买房后18岁以上的子女可以同住,18岁以下的不 能住进来。不许养猫狗宠物,因为有些住户有心脏病,猫狗突然跑出来会吓着他们。清洁,门卫等都是包给管理公司的。管理公司由房主委员会雇用,签合同。
' P" [! _- R# M7 W! O* w
* h K& p, D s$ B房 子是1973年盖的,从卖房记录上看,刚盖好时大部分买主是犹太人,现在他们大概占一半。有各种族的人住在这儿,有黑人,但我发现他们大都是外国黑人,他们说的英语和美国人不同。还有很多加拿大人,冬天来,夏天 就回加拿大去了。还有英国人,南美洲人,都不是常住,我们叫他们雪鸟(snow bird)。我们这里属北回归线以南,四季常青,冬天是最好的天气,夏天可是热死。% F0 k; g$ ?5 q+ n( ]3 L
) w4 W. |2 A- t8 y/ ?2 J% I2 @被儿子接走的罗杰斯9 N( A" L4 l. w4 |! W7 K, I" m
! ~$ t, ~) }6 N1 p刚 搬来时,左邻右舍各一个单身老男人,都是1973年买房的那一批,已80多岁了 。左邻自我介绍,他叫罗杰斯,爱骑自行车,每天去他们自行车俱乐部和老家伙们聊天,吃过午饭才回来。然后指指自己的耳朵说:“我是聋子,听不见。”天!听 不见还聊天,而且天天去聊。大概是家里没人太闷,而且还有一顿饭吃,不用自己做了。每次在楼道遇见他,经常是推着一辆自行车,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还要 “聊”几句。当然是他说我听,我说什么他都是听不见的,所以我只点头摇头,最后招手“拜拜”。& w" s9 f o2 @3 N' F
. e8 N5 z! i* N
有 一天遇见他,觉得他年轻了很多,也不和我打招呼。我很奇怪,就问他还好嘛。他居然听见了,略一犹豫说“啊。好,好。”我想这是怎么回事呀,返老还童吗?我 出去倒垃圾时,迎面走来两个罗杰斯,一个年轻一点。那个老的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指着那年轻的说:“这是我儿子,刚从加州来。他来接我去加州,我要搬家 了。”这可真是活脱啊,只见过双胞胎兄弟,没听说过双胞胎父子的。怎么长得这么象?怪不得我认错人了。
1 w/ P* s; I2 Q r& {3 E
$ H8 H- O O. j3 Q+ o他 儿子在这儿住了两周,帮他收拾东西搬家,找房地产商卖房子(这可是非得有个听得见的人才行)。过了几个月,一对英国夫妇买了他的房子。夫人说他们是商人, 在南佛州有生意,买这个房子是为来做生意时住,买房比住旅馆便宜。" c$ P7 e$ F6 ]; K
8 u/ ^, o2 w& |) D' S$ m将房子留给了看护的Shaw d* M9 r* @' c5 {1 c, C' y- E
; u- e$ Q5 p7 S: |( g& T右邻姓shaw,我姓邵。因为听着都一样,我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又解释给他听。他大笑,说他的祖先从没到过中国,我说我的祖先500年前也没来过美国。Shaw很高,每次从我窗外过,他的头顶都会从窗帘上面露出来(我的窗帘是遮半截窗户的那种)。 B1 D# d$ |2 q5 |% f
1 j$ D0 w( U2 | C, l% S大 概我在这儿住了两年后,突然有很长时间没看到他,问别的邻居才知道他中风住院了。大约三个月后,有一天在电梯中遇见他和一个老年妇女,他介绍是他妹妹。他 自己要用助步器,还须他妹妹搀扶才能走。他妹妹说她不能在这儿长住,正在帮她哥哥找个保姆,问我有没有认识的人能介绍给他们。我实在是不认识什么人能做这 种工作,后来他们和一个保姆公司签了合同,一个高大的黑人中年妇女来住在Shaw的家里。我觉得这个保姆很麻利,她来后前两年常看见她用轮椅推Shaw出 去。她会开车,买菜上医院都没有问题。就是她嗓门儿太大,经常在隔壁嚷嚷,可她说话太快,我听不清她说什么。街坊病成这样,能有个保姆照顾他,我就忍着点 儿吵吧,他也不容易。9 |' `7 F1 @8 v
& B& M3 q A( l" k( r这 样过了大约4年多,一个星期天早上6点多钟,她又大叫,还把Shaw的床推得撞得墙砰砰响,把我吵醒了。这回我听清了,她叫“你还要吗?你还要 吗?”Shaw说“停住!停住!”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赶紧穿好衣裳跑去敲我们这个楼的搂长家的门。楼长也是半睡半醒地开了门,我告 诉她我听见什么,问她怎么办,要不要报警。她说她隔壁邻居是Shaw的好朋友,让他去看看再说。
% A4 G0 d7 ~ t2 G) }3 d# A- {
. @3 `) H, N+ L/ H: R3 t我和楼长坐在她家等了半个多小时,那朋友回来说Shaw已不能起床了,尿了床又不肯洗澡,保姆在发脾气。我说这“脾气”可发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我经常听见她发脾气,Shaw怎么花钱买人对他发脾气呀?那 朋友说Shaw是个非常老实的人,以前他太太在,精明能干,他什么都不操心。自从太太死后,他就惨了。不会做饭,要不就出去吃,要不就面包夹冷火腿片做个 三明治。中风后找了这个保姆,倒是会收拾屋子做饭,可是对他很凶。又说不知道为什么Shaw和她签了一个5年的合同,只要她伺候Shaw够5年,Shaw 死后房子归她。楼长叫起来:“怎么能这样签?Shaw活不到6年了。”
) ]6 ~ l; j% i. I6 u2 c. Z6 z" @1 ~1 |, u
果然刚过5年Shaw就被救护车拉到医院去了,再没回来,他死后房子归了那保姆。众邻居们都在猜,Shaw是病死的,还是老死的,还是被害死的?* k/ F" C$ |. o+ t! Q: ]7 ?
+ J5 v; X4 ~5 I9 i这 是不是能算一种以房养老?这也太残酷了,简直就是谋财害命。可美国就有这种合同,真叫我这个中国人无法理解。我还知道有人与养老院签类似的合同,一个人 住,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找个养老院,死后一切财产归养老院。养老院当然是盼着他们早死,又免了伺候他们的麻烦,又能早拿钱。
9 G8 ~) p: y+ M: v% M( F+ N' a. V" y5 a
医院里孤零零的艾迪娜
1 u7 l6 w5 @, I% s# Q% x6 d2 r9 c6 S1 p3 |: q: D0 U4 S1 N; V
住 同一层的艾迪娜已80多岁,她丈夫快90了。他们本来在纽约做生意,后来他们的儿子接手生意,他们在这儿买了房子养老。儿子隔些时会来看看他们,帮他们做 些事。儿子也有60来岁了,一天突然中风,没抢救过来死了。老两口一下子就老了许多年,本来艾迪娜还经常自己开车出去买菜,自己做饭,腰板笔挺,走路也很 快,真看不出是80岁了。; f( o, k/ L* O! x* f, s
" p8 `, s; m; V; p+ N
儿子死后她背也驼了,走路也要用拐杖了。没几个月老头儿就病倒了住院,我看他家门口堵了几天的报纸,怕她出事,敲她家门。半天没人开门,我正犹豫是不是她不在家,刚打算回家,门开了。艾迪娜又老又瘦,说自己很不好,病了。
5 f- f& i7 H N+ N; u
5 w5 e: X- G9 Z/ W" Q8 p我把我家的电话号给她,让她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圣诞节前她先生出院了,他们医疗保险很好,可以请一个看护。看护刚来,艾迪娜住院了。另一位邻居莫西蒂丝到医院看过她,回来告诉我医院里没人照顾艾迪娜。就给她吃硬邦邦的炸鸡腿,她够不着,吃不动,没人管,只好饿着。4 A% g8 e3 _4 a6 U$ r
; p- F: s+ |6 D6 i1 Z% P" t, Z
回来后莫西蒂丝煮了面送去喂她吃,她边吃边哭。不到2月艾迪娜就死了,她的先生也没活过夏天。我跟莫西蒂丝说要是他们的儿子活着就好了,你看罗杰斯的儿子就把他接去了。莫西蒂丝说:“对!对!对!”
6 h& O4 a0 p, j: k3 Q% S
) c+ m0 S1 a" w2 M. w6 A; I- W1 X过 了没多久就来对我说,她要搬到德州跟她女儿过去了。跟着就看见她收拾东西,找中介卖房,一和中介签完合同,女儿立刻来把她接走了。我想:她这是逃啊,趁着 还能动,还能卖房,逃到女儿那儿去。当然美国儿女一般不和父母同住,他们把父母接去也就是在他们家附近买一个老人公寓住。但离得近,有事随时可以照应,就 算是住院了也就在附近医院,他们可以每天去看看。有人管护士就不敢欺负他们,不象艾迪娜,没有亲属能去看她。
+ d& c0 }% Q7 r( L
: G# ~' h' F% K% ?2 G; `* ]我告诉我的孩子这些事,女儿说:“你不许跟任何人签那种愚蠢的合同。”儿子说:“你要是老了,剩下一个人没法过,就必须跟我过。”看这口气,命令式的,“必须跟我过”。还好,我还不是美国人。
8 F4 o r8 @$ p6 K转载来源:凤凰网
5 v# v8 \ ~% F. {. F% B% J; C \/ h: t; h* f2 c9 r' [7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