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 美国10年加税逾2万亿 奥巴马新预算案破纪录

[复制链接]
醉卧花丛 发表于 2015-2-5 00: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苹果日报 美国新一轮财政政争展开,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前天公布新财政预算桉,开支是破纪录的近4万亿美元,并向富人和大企业开刀,提出未来十年加税近2.27万亿美元,用来改善中产阶级生活、基建和加国防开支等。控制国会两院的共和党表明反对,有关争论势在奥巴马剩下两年任期持续,并为下届大选定调。  奥巴马的二○一六财政年度预算桉,承接他在两周前国情咨文的主题,主打「中产阶级经济学」,建议十月份开始的新财政年度,开支增6.4%至3.999万亿美元,花在推行社区学院免费、推广学前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基建、研发和互联网的投资等方面,并扩大打工家庭的税务优惠。
/ n$ K0 o! o# K  V2 V
5 J4 ], s6 ^' d; Y  奥巴马称:「我们要作出根本抉择,决定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国家。我们会否接受只让少数人非常成功的经济,还是建立一个经济让所有努力工作的人,都有机会出头?」
5 c) h) ]! M/ J0 V* h( n4 \) D! @- I5 ]& q
  预算桉中国内和国防基本开支都增加7%,扭转两年前自动减赤机制启动、令联邦政府部门强制一刀切削开支。奥巴马说他希望跟国会合作,「以强化美国的精明投资,取代没头没脑的财政紧缩。」
2 t: l2 Y, L3 r* u
7 Q5 s% l/ t( ]7 {& Z  钱从何来?奥巴马延续他的「劫富济贫」哲学,主力向有钱人和大企业加税,包括限制最高收入人士的入息税扣税、提高富裕夫妇资本收入税税率、堵塞遗产税漏洞、向大金融公司额外徵税等,估计未来十年增收22,696亿美元。
8 j/ u- e' i8 ?- ~( b; D2 c3 ~5 c. v) K, C
  其中,奥巴马向大企业现时免税的海外收入开刀,建议向现有海外积存收入一次过徵收14%税,为花4,780亿美元改善公路和集体运输等基建提供资金,此后会续向美企海外收入抽税19%。8 h1 y- U' [) o) j: q
  G- s& u, Z) i/ M; C
  新预算桉有4,740亿美元赤字,佔国内生产总值2.5%,比现财政年少0.7个百分点。根据预算桉,美国未来十年都有赤字预算,但白宫强调透过奥巴马医改节省的开支、税务改革增加的税收等,未来十年可削财赤1.8万亿美元。4 N* R' E4 L1 x" A' A

" I7 W& c- G1 e# J8 Q* c2 M  奥巴马前天特别选在国土安全部总部宣布预算桉,因为共和党为抵制奥巴马的移民改革行政命令,威胁向国土安全部「制水」。奥巴马指共和党如不通过预算桉,会威胁国家安全。6 d6 s1 W2 k& E$ b$ ^
0 O+ o$ H! ?# [" ~
    「总统主张更多债」 共和党反对
; q3 K( w9 {  `7 z6 q. H8 x0 Q) H3 A
  共和党人批评奥巴马的预算桉势打击美国经济复苏。众议院议长博纳(John Boehner)说:「总统主张更多开支、更多税和更多债。永远平衡不了收支的建议,不可能是美国未来财政的认真计划。」共和党人会另订预算桉,令收支十年内平衡。8 g2 `, J. \$ c2 a7 y

* y$ ^2 G* k' ~3 G  美联社指出,由于国会两院现由共和党控制,最后通过的政府开支法桉势面目全非,但有关辩论势凸显民主、共和两党谁真正为中产好,影响两年后大选选情
. X  \  F# }$ _$ D' q; i9 y. x8 f# S& E/ o: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lxm 发表于 2015-2-26 2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2-23 00:02 , Processed in 0.0229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