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月22日发表名为《五大特征表明中国正在告别“世界工厂”并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与需求来源地》的文章称,在新的舵手带领下,中国正处于从封闭式国有经济模式向开放式市场经济模式长期转型过程中。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美元的国家,因此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无疑将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五大特征表明,中国正在与“世界工厂”说再见,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与需求来源地: + N. L1 k# l3 t- e! z
# c3 [$ r# V' i+ @1 O v 一、经常账户盈余逐步降低。由于长期以来出口远超进口,中国维持着庞大的经常帐盈余,并因此长期招致“人民币被低估、中国人抢走美国人的饭碗”等无端的尖锐批评。但现在,中国经常账盈余占经济总量的实际比重已降至2%以下,远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前逾10%的峰值。 ; d2 d+ i. A; h7 X) ]
U, k! I( q6 f5 P9 N 二、外汇储备减少。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去年年中已达4万亿美元左右,但此后开始小幅回落。现在,中国政府正为外汇储备资金寻找更切实的用途,如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或开展海外并购等,而不仅仅是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停止干预外汇市场以及近来出现的资本外流现象,或许都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最高峰时期已成为过去。 0 a' y7 l; d- P& h8 v! l) X# l0 |: m
& n' E* {$ p: a3 S# C 三、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向对外投资国转变。中国一直是吸引外商投资的磁石,全球企业竞相来华投资并争取在制造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随着外商投资热潮逐步降温以及产能过剩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今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势将超过利用外资规模。
3 @- ~$ _! u1 ?( w4 Z0 Z
9 q: {# i! D, ~7 D/ e$ H4 q2 e% c- I 四、低成本资金充足。德意志银行全球策略师Sanjeev Sanyal在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型可能将导致低息资金充斥全球。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国内投资额已占到全球投资总额的26%,而1995年时这一比例仅为4%。由于产能过剩及人口老龄化将造成国内投资下降,中国的大量剩余资本势必将涌向国外。报告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其资本外流规模也会相当之大,即使全球主要央行都收紧货币政策,中国的外流资本规模也足以推低全球长期资金成本。 ' u8 R6 a3 _, Z, O- h( S' U0 {
; ~7 g3 z7 Y' S5 ` 五、中国出国旅游人数增长迅速且规模巨大。三十年前,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还是少数。2014年,中国海外出境游突破一亿人次,为在困境中挣扎的欧洲、韩国和日本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 l- t1 o; ^) G: G2 n, S
& f6 [+ h: P6 t$ t# ?5 F
& L0 f/ q6 r'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