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中美经济的优劣之处,证明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即储蓄为经济繁荣的基础2 o% p X7 I* V
+ U' V5 L/ l% g1 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估计中国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美国。对于向来以美国主导地位自豪、同时关注中国崛起的人士来说,这个消息或令人不安。
. }- ~- \: M* k; b! M% E& ~
) K- a/ F; y9 o/ ?% w 当然,以计入汇率因素的名义GDP计算,美国产出仍较高,美国的人均GDP也大幅抛离中国。但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幅来看,产出方面的差距可在10年间逐渐收窄。
& k+ S# L1 j8 T8 O; e2 u) s
) V+ O3 f2 [4 S3 c. _ 人均GDP方面,中国在可预见将来仍不会超越美国。但必须了解的是,能否竞逐全球领导地位,取决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如瑞士和挪威)的人均产量高于美国,但由于人口较少、经济规模较小,对全球的影响力有限。. N4 A# J4 c2 H. u
' ~3 C" K9 B8 O4 p 因此,有一位评论员视中国的崛起为历史时刻,将之形容为“地缘政治的强烈地震”。他还以史为例,指出大不列颠、法兰西和西班牙帝国均因为经济恶化而步向衰落,暗示美国也正走向这一命运。
8 C8 `7 p" W ^. T& |1 ~/ P3 {. n9 M0 i. o- T
对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新获得的国际地位,我暂持谨慎态度。毕竟,美国各领域在吸引国际知名人才方面仍有绝对优势,赢得诺贝尔奖项的创新科技界人士也为全球之冠。中国闭门抄袭,能够取得的成就有限。9 q0 I' G5 j4 L1 @1 _- p% ~
|+ U! B( n( r. _6 ~ 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劳工密集的低技术出口制造业,应该如何迎头赶上?/ }5 G' g( L% S5 {
8 `3 ?" {# _$ d0 K 若论精英阶层的素质,美国仍然领先。但问题在于:相对海外人士,其国内大多数人对经济的贡献甚少。中国的优势在于其主流阶层──低收入人群及中产阶级,他们一般都勤奋而坚韧,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奠定稳固基础。
2 A; A3 M& K, o, v7 T' P6 L/ y9 y; ~+ ^# b9 w4 b* S2 t
此外,美国主流财经媒体经常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们相信,如果国民拒绝消费,政府就必须代替人民消费。
9 A) b7 j, N) \- k5 \7 z, Q# M9 o+ j
* H- n2 D3 A2 m! z 这个并不足信的理论还更进一步,声称如果增长远未能达标,央行就必须介入,以印钞来刺激消费,或制定负利息以惩罚储户,迫使他们消费。二战后数十年来,只有最富的一成人真正了解游戏规则,将储蓄投资于跨国股票、地产、珠宝、古董及艺术品。8 K6 I a2 z# y/ d" s/ S) |9 }2 D
+ i: P# H# g- ~& v! {7 f 大部分人则响应政府的鼓吹,增加消费、甚少储蓄。此举的主要问题,在于当消费成为习惯,大部分人失去了储蓄能力。对于这些目光短浅、依赖福利的人群,政府被迫承受日后供养他们的责任。0 X- l& \ b! D
6 B8 |1 g" Q" a4 t+ t$ x* i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美国共有1.08亿低收入人士领取福利,多于国内1.01亿全职人士。若加上毋须入息审查的福利计划,如社会保障及退伍军人福利等,领取福利的总人数达到1.5亿,占美国总人口近半。因此问题在于:尽管优秀创新人才对社会贡献良多,但同时不储蓄、不事生产的人口如此庞大,成为国家的负担。终有一天,美国难免会落后。0 t9 r+ q4 t4 ~7 `
7 D& p+ y3 n' Z" v2 E2 E
至于中国,大家尽可以批评专制的执政党。但有一点中共仍未成功改变:一般国民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积极储蓄的习惯,老一辈人尤其如此。7 D: d* H2 M, P; x
+ C( N/ T) ~6 a8 O0 K
今时今日,年轻一代若能储蓄两至三成收入,便已备受称许。但许多中国人仍然只花费收入的三成,其余作为储蓄或用于投资。由于财富累积庞大,就算政府政策失误,中国人民仍能继续累积及赚取外汇收益。) u6 J6 {! n# }4 E0 O
% ?: Q" V* W f0 R 最近沪市炒风之所以如此炽热,多得散户投资者积蓄丰厚,也证明中国私人资本庞大。
( l/ [, ~4 t& L2 E; T1 v# g2 y1 k6 m3 h" L
如果负债累累的国有银行股价走强,就会成为强烈诱因,促使其以供股或私人配股模式集资,解决负债问题,也可能缓解2008-09年刺激计划的影响(当时的刺激计划致令许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同时,中共也可以维持对这些银行的控制。
m, l' i' g# j- f3 x
* w) s8 J7 t+ T4 w! _, e* z 审视中美经济的优劣之处,再次证明奥地利的经济周期理论正确:即储蓄为经济繁荣的基础,而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主张以开支刺激经济的做法,只会令衰退恶化。& @- Z: G4 |; I( U n- l
2 s8 g( y& R: d- u3 }5 e
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超越美国,将取决于中国人是否重视储蓄美德,抗衡西方鼓吹以消费催生繁荣。西方的这种模式,最终只会搬石砸脚。(作者王弼为狮子山学会行政总监)7 f. \! c9 y- ^1 V7 N3 ^3 b3 o
: t4 i. U2 R*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