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冷战梦魇? 被逼出来的中俄“联盟”
r* Q. [9 f, `. Y- E5 K( O6 s3 w8 C. D Q
( p4 n! Y! ^0 U( ^' j" v7 k, H7 K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孙刘联军破曹的道理曾在美苏争霸中上演。二十世纪70年代趁中苏交恶,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撬开中国大门。为什么说这件事意义非凡?因为它彻底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的版图,对于中国是打开面向西方的大门,避免了国际孤立,而对于美国来说则是终结了美国同时要面对两个大国同盟的梦魇。4 G, q3 J$ S3 e; t. H
' v/ ?, V3 G6 N+ A: J3 ^! V. L; f+ J5 N+ G) v; p; g2 e" z
中共建政初期,毛泽东抛出“一边倒”外交战略,亦步亦趋与苏联保持统一步调。朝鲜战争,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和空中火力支援,中国数十万志愿军源源不断开赴朝鲜战场,从而首次让美国尝试到最不光彩的败北。60年代美国时任总统约翰逊派遣美军进驻南越,最后达到了575,000人。而北越军从苏联和中国取得各种战争的物资和技术援助,苏联派遣15,000名军事顾问前往北越,并且向其提供了价值4.5亿美元的军火,而中国则输送了320,000人和价值1.8亿美元的军火。这两次局部战争成为美国的噩梦,美国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而这仅仅是中苏联手掣肘美国超级大国的一个侧面而已。$ b. T4 }. t- W6 I* U) m) P
. g/ Z+ ?/ s" A5 y! A$ m5 v- z" a2 \9 k, ]4 p9 s
而如今,奥巴马显然没有领会尼克松时代的斗争智慧,反而在两线作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奥巴马实际上在迫使中俄迅速靠拢,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美国政府的原则性失误将中俄捆绑在一辆战车上,在瓦解美国主导的国际政经秩序上更紧密地合作。
+ ]% y7 A$ `( B0 Z! i, `7 W2 t9 G; o3 B2 M5 u7 F4 i' Z0 x
) }/ b8 I; d K- u( C
从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以来,美国、欧盟和日本开始联合对俄罗斯进行制裁。7月份,美欧日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直指俄罗斯金融、军工和能源行业。金融制裁是美欧日对俄罗斯最主要的制裁手段,目的在于切断俄罗斯经济的资金来源。俄罗斯的银行和企业严重依赖欧洲和美国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据彭博社统计,俄罗斯企业约有1,650亿美元债券、以及超过1,000亿美元离岸银团贷款需要偿还,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发行股票的金额也超过了400亿美元。同时,2009至2013年,来自欧盟27国的直接投资占俄罗斯所接受的投资的72.8%。正是在此情形下,俄罗斯不得不转向中国。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6美元)/8,150亿卢布(1俄罗斯卢布约合 0.02 美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便利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作为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APEC期间与中国金融机构签署了一系列框架协议及中俄贸易融资文件,总额接近100亿美元。人民币国际化也借由俄罗斯更进一步。
+ G- l) l2 u7 L2 y
; p1 f, g4 U& k1 O& f2 x2 e4 ^5 V
俄罗斯不仅允许中国金融业大规模进入俄罗斯市场,而且还宣布开放高铁市场,对于谈判多年悬而未决的中俄能源合作也因为美国的制裁而突飞猛进,以至于评论多认为中国才是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赢家。今年5月份,中俄东线380亿立方米的供气协议签署,未来通过东西两线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供气680亿立方米。11月9日,习近平在会见普京时,共同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中俄两国再度签订能源大单,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落地。按照协议,俄方将从西伯利亚西部通过阿尔泰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
6 }+ T! ]8 G Q1 I$ s* _
8 |+ p& A6 P* \5 _; `2 w, e3 d& k) }; p: b; X
另外,从国家战略和军事政治合作上,两国的意愿表达得更为突出。俄罗斯的东进战略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中国的背书。从习近平上位以后,双方频繁在西太的联合军事演习便足以看到在协调对日态度上的默契配合。习近平在APEC期间高调抛出“一线一带”计划,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渐次展开。从最初的欧亚大陆高铁战略推进,到习近平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俄罗斯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n6 f6 O' T# |
8 y3 ], {# t, N7 t6 z+ I1 N* h* `+ o: g7 s- L4 t3 [/ U8 ?3 u
所以说,无论在具体战略问题上还是在挑战美国超级大国所构筑的国际政经秩序问题上,中俄正在走到一起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当然,许多智库甚至美国本身都已经看到了这一局势的不可逆转,离间莫斯科与北京可能已经为时过晚。所以,如果美国依然选择游离在中俄酝酿的体系之外,那么势必会在可预见的未来被“边缘化”,因为此次APEC的战略中心实际上已经转向欧亚大陆腹地这一待开发的处女地。中美俄的关系正像一架高度精密仪器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然而,中国崛起的速度已经不允许美国依然迟疑乃至阻挠。布热津斯基说,时不我待。现在是美国放弃废话,真心地去思考这一问题时候了
9 ?+ |' A/ p, s) w' _& |* k/ W
1 r9 R1 `2 h.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