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13日文章,原题:中国不断增强的影响力 看起来俄罗斯正给美欧带来正面挑战。但长远而言,构成更大挑战的并非俄的公然军事行动,而是中国耐心而稳步的非军事举动。北京正在制定一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谋求以自己的方案取代美国建立的国际体系。显然,在北京这仍是一场讨论。但若中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25年后将造成国际政治最重大和危险的转变。
w. Q9 \( @- ~3 f: {
( \9 F( s* S- ~7 ]) p& W" ?. k1 ], b8 W2 d
# c V! `! \9 k x/ ] 民族主义言论在中国已有时日,近来这种声音愈强。或许更重要的是,中国已开始了一场耐心、低调但持之以恒的努力,想要从反美国转到“后美国”时代。今夏,北京牵头与金砖国家达成协议,建立一个将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机构。10月份,北京牵头成立亚投行。上周中国宣布将投入巨资复兴“丝绸之路”……
! `% ^+ E/ e8 w: n/ d3 Z3 c
; G" `3 W! T4 A* h9 {2 i/ F$ Z Z- a( Z0 h
中国正生产更多“公共产品”,这是向前迈出一大步。但北京似乎想要以取代而非促进当前国际体系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且近年来,中国采取坚决行动,排斥一个国家加入其所有计划,这个国家就是美国。这是令人不安的迹象,并非因为北京的努力注定成功——许多计划招致反对。但若中国利用不断增强的影响力,要求别国在既有体系与新体系之间做选择,就可能助长亚洲新冷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当前国际秩序。(作者法里德·扎卡利亚)* n, X( `, p& e$ [/ u
$ N) H# u" p# {! R0 k2 \/ |8 c8 e+ `
/ b, x$ S8 r( K4 z
美国《大西洋月刊》11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开始承担大国角色 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一直类似于一个成熟过快的少年:魁梧有力,却笨拙且仍在发育。没有什么比环境问题更能说明中国的这种角色了。该国是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但长期以来坚称要求它接受减排是不公平的。" }& z. k2 d$ I+ p- r
7 u! v7 z4 R b, i) O
% E+ E8 v& j3 K3 n0 {7 p( L6 Z 中国如今似乎改变主意了。中美在北京APEC峰会上达成历史性气候变化协议。中国为何改主意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逐年上升,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也日益关注。! E1 a& v9 o1 S( J0 p9 z$ P2 g! Z1 q
) ]) Q2 ]: i- n/ n8 r0 n6 A/ l. y1 j
! \% N4 e: x0 w+ A$ C) |; u 但北京的外交攻势绝不仅限于气候。中美就签证和贸易政策达成协议,并接近于达成两军协议。中国领导人还与地区对手日本首相会晤。在峰会前几周,中国承诺更好地管控与另一个对头越南的海上争端。外交学会中国问题专家伊丽莎白·伊科诺米认为,这一连串外交动作反映了中国想要提升国际形象。但这种新的合作精神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从核心利益后退。与以前相比,中国现在的领导人不惧怕让自己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扮演主角. N+ H3 W6 ?4 \6 I/ y
$ I P3 ]+ p+ ~ E. Z% e* y/ O)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