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中国外交部详解中美签证新政 居留期不变

[复制链接]
沐沐 发表于 2014-11-16 05: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详细解读该政策,并指出“若干年后,这一措施的受益人群将达到上千万,甚至数千万”。而业界预计,首波申请美签的高峰将出现在圣诞节及春节假期。/ I. x- h9 B, z* d' I

/ M" x* U0 V7 X! T8 B9 J0 j- \5 s$ O# {/ c' j8 Y1 A
  惠及主要往来人群:不再年年跑使馆
( R, Z& O; e+ W) a' X; I1 Q8 _8 U& ?: ~: t+ c0 t  k2 [% P
% [5 F/ P% {! ]# K- N
  供职于IBM的中国云计算工程师杨博刚刚拿到10年有效期的来美签证。以后,平均一年要来两次美国的他,再也不用年年跑使馆交材料了,省去不少麻烦 ——从本月12日开始,美中执行为对方公民颁发10年多次入境签证的互惠安排,几天来,已经有不少美中公民拿到了长期多次签证。' S9 M* S1 X; [0 S

# L$ C' q, K* x: X
3 x: f1 v6 k4 g6 l: \% w) i  综合中新社、北京《新京报》报道,14日,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向媒体详细解读该政策时指出,本次互惠安排适用中国公民申请美国“B-1(商务)”、“B-2(旅游)”或者“B-1/B-2(商务/旅游)”种类签证,美国公民申请中国旅游、商贸或探亲种类签证,可获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多次入境签证。中国公民申请“F(学术或语言学生)”、“M(职专学生)”或“J(交流学者)”种类签证,美国公民申请中国长期学习(6个月以上)种类签证,可获发有效期最长为5年的多次入境签证。
7 O0 i6 v7 Q, P: m9 _3 V+ z+ k  z9 f% y0 I; o; b

2 d# d' r$ E! q  黄屏介绍,对于美中而言,平均每天都有1万多人穿梭在两国之间。而新政策所涉及的两国商务、旅游、探亲和留学人员正是两国人员往来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而统计显示,目前商务和旅游人士在两国人员往来中占比高达70%到80%,同时,中国来美留学生总数达到43万人(2013年底统计数字)。1 v2 a) ?, o3 z* z( W- p3 K2 s; l- c

$ R3 s5 A* {. w& x+ ^0 O' l4 e& E" z. r$ z$ c' G8 q, k
  广州《羊城晚报》报道,大陆知名旅游网站携程网预计,首波申请美签的高峰将出现在圣诞节及春节假期。新政实施后的首个黄金周,来美旅游人数将有三成以上的明显增长。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探亲游人群。
! @6 D- T  V( v' Y9 v8 R4 H8 L% }) v( i- E' G5 ?* F
4 h; r% c/ @( \% r2 [6 E
  美中签证互惠 树签证便利榜样1 i# L: \  |5 e4 U, j8 u6 X
; S. B& h7 v7 {- G: n7 X* \, F* S

: B! {( Y6 E2 z) H  黄屏介绍,美中双方就互为对方商务、旅游和留学人员颁发长期多次签证达成共识,这是近日两国元首北京会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而这一互惠安排也意味着,两国数百万公民在办妥一次签证后的5年或10年内,只要拿着护照、买张机票就可以顺畅、便捷地往来于太平洋两岸,无需再为签证费时费钱费力,实现“想走就走”的中国之旅、美国之旅。
+ |6 o9 @* N; ~' V) K# r/ Z. u+ |* i/ {. |0 _( \6 c* B9 ^

+ ^2 U4 H) q% f1 e4 W- l  《北京青年报》报道,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公民王女士说,自己就读美国的大学时,按照政策需要每年返回中国续签,才能在第二年再来美国,非常麻烦。她曾因为实习需要没能在学生签到期的时候返回中国续签,也因此在没有与工作单位签署正式合同前一直不敢返回中国,原因是怕再申请美国签证不予批准。如今,5年的学生签,对于这一人群来说,提升了便利程度。3 n5 o9 r" P& Z: D3 o  w6 h
* ]7 e* t7 i: w7 }4 A

# I7 M" |, J: R, I! ?8 j/ O  此举除了同样便利美国赴华公民外,据美方估计,还将给美国带来可观的就业岗位。预计到2021年,将有730万中国游客来美国,对美国的经济贡献为850亿美元,支持解决44万个工作岗位。
, N) E5 _. ~( v5 l( I( E6 U. ?# j& n. u2 W( n/ M

% l. z% `) O2 m2 X- ]' l* P  黄屏表示,若干年后,这一措施的受益人群将达到上千万,甚至数千万。
1 v) }# `! |' `& j' e2 R3 z$ N) D) t4 x* V
: T( E8 y/ _6 w. y; j
  黄屏特别指出,此次美中签证互惠模式还给在短时间内无法为中国公民提供免签的国家提供范例。北京《新京报》的评论就指出,美中,世界上这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达成如此力度的签证便利措施,为有关国家树立了榜样。
. q+ C$ l, Q3 G/ E! k' ~
! T7 N! `: E/ {9 k. q# v! A; A4 n, ?8 {" r5 u
  10年期签证 申请资格标准不变
1 s- J0 l6 @: x6 G: Z! c) `) Y6 z' q6 n. {
4 j3 F& ^, c& e: P; J. k. N
  10年期签证是否意味着门槛提高?对此,黄屏表示,10年期签证和5年期签证颁发给那些符合条件的、有资质的申请人,这些申请人与原来能够拿到一年多次签证的申请者并没有差别,换句话说,“中方没有提高申请门槛,相信美方也不会”。9 |$ i0 E( f/ j  d9 }( A" g8 `
  g8 d! Z7 f; l/ G" l5 j- U" O

/ x/ b! w  \0 F* s' R$ t8 b  《北京青年报》报道,包括杨博在内,几名获得10年赴美签证的中国申请者都表示,没有感觉申请的材料增多或等待时间延长。上述负责人也指出,以前的一年多次签证以后基本会被10年期的签证取代,但是也会有拿不到10年期而是拿其他期限的个案,这要取决于签证官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安排不会自动延长现有签证的有效期,目前持有一年往返签证的人员需要重新申请,才能得到10年签证。
* b8 g* ^8 b- J
( ]  B2 \( R1 m5 }  S; h& N/ m! I+ n8 q% S, Y, D7 g
  据悉,美中签证有效期延长后,签证申请资格标准、签证费用、停留时间都将保持不变。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持10年有效期签证仍然只能最多一次在美国呆6个月。
! j1 E- U! i2 A8 y
) o; Y7 k5 k0 W* n9 s* E7 X: o3 u
2 \6 ]5 M! R! P. f  中国护照“含金量” :可赴境外50地
& C, f7 x; v- E% @4 Y& }
9 L( A& ^. N) ^" k: j) a! l
0 y# M4 M+ `+ @( o- q, [  近年来,中国民众越来越关注中国护照“含金量”的问题,中国领导人也将其作为打造海外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进行推进。《北京青年报》报道,黄屏介绍,中国领导人经常就中外人员往来的问题直接做外国领导人的工作。在重大的外交场合,双边的会谈过程中,都直接地从政治层面推动中外人员交往签证便利化。9 t; s9 j- E8 b: f+ D+ K" ~
/ ^* q8 r  Q% p9 {" [5 r% B8 Y
+ @- V# ^2 C# O2 E) }, C
  黄屏介绍,截至目前,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落地签证便利,8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允许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入境。加上已经与其达成持普通护照人员免签协定的4个国家,这就意味着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无需在国内申办签证就可前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近50个。
8 q8 ^3 R# B  S6 L( t  _  t; T' G- U2 A) G8 A1 @
) V- T" J3 E5 h/ q( v- e
  而除此次美中签证互惠安排外,加拿大已经开始为中方旅游、探亲、商务人员签发10年有效多次签证;英、法、意、德、西等国也越来越多地为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颁发长期多次签证;法国、意大利先后缩短中国公民签证办理时间;英国推出24小时超级优先签证服务,并已开始实施“英国-爱尔兰签证计划”,只要持英国或爱尔兰一国签证即可免签赴另一国: _$ G% W0 z5 y5 E) F2 K

& p& V9 m" Q( s- P. n0 k& S6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agicDon 发表于 2014-12-6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21 15:09 , Processed in 0.0246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