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早前为安抚投资者情绪,称本月末终止资产购买计划后,仍将在一段长时间内把利率维持在近乎零的水平。之后,在9月18日,标普500指数升至创纪录高点。: p5 w4 n7 k0 |2 k
6 K) j% A( f8 Y- g' f$ ^ 在当时看来,已经持续五年的美股牛市似乎还会持续下去。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前景转差,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将悲观的全球经济展望称之为「新平庸」(new mediocre)之后,市??场忧虑情绪升温。在之后过去短短四周内,美股就失去了支持。$ m5 R# U! v0 P5 `
; M% }# U y, E. y* ?& K1 U5 e
; ^$ Q# ~* m' W0 Z
标普500指数继上月升至创纪录高点之后,迄今已累计下挫7.4%。本周三,在避险情绪笼罩全球股市的情况下,标普500指数再跌0.8%(跌幅一度多达3%),两年内首次跌破200天移动均线。
, p0 I; w7 ^" s: I0 A% k) Z9 ~3 Q9 y9 U- ?/ C
美股其他主要指数也纷纷下挫。过去一个月内,道钟斯指数下跌5.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7%。7 s; p* x2 A8 ^ H" Y
( I) V: I! ~- c F3 X+ A' D 按目前情况来看,美股牛市可能已经完结。# B2 N) N: [+ r3 I3 {
0 [5 c) J1 W0 f5 m; B, g
面对大量地缘政治因素和某些国家衍生的风险,以往支持市场反弹的“逢低吸纳”心态已不复存在。投资者因为担心情况继转差而开始“逢高抛售”。% H5 k& z: p2 ` u# e8 ?" p
( C! k2 n! J @; _' @ 但这并非由美联储触发的抛售潮。美国长期通胀的预期最近转弱,主要由于美元飙升所致。这除了威胁美国经济复苏外,也影响美联储的声誉。一般估计,美联储将于明年开始加息。8 W* r6 H/ d6 M( C* c% F, h
5 Z4 s) y! Y3 h6 p5 ]
对利率较敏感的两年期美国国债,其收益率已从上月末的近0.6%下跌一半,至目前的0.31%。有交易员认为,随着通缩压力加剧,全球经济放缓,美联储有需要推迟加息时间。. t& ~. ]7 I+ @$ d; c& h+ k/ w- k
* m% @3 L. Q2 g5 X5 k0 J& X2 K 去年,由于市场担心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因而触发“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但现已演变成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如果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将严重打击市场情绪。
) L% p- O% e* `) _# O
. A0 I2 _1 ?1 E: S 欧元区经济形势不断恶化,除了影响投资情绪外,也成为华尔街股市暴跌的主因。虽然标普指数上月下跌6%,但欧元区股指本月已下跌9%。今年以来,欧元区股指累计跌幅多达14.3%(相比之下,标普指数今年以来上涨0.8%,新兴市场股市下跌2%)。
q5 E# ] j* k6 X* r6 F1 O9 j y/ G8 ^9 c% M$ X
市场过去几周出现巨大变化,源于德国经济急转直下,而德国经济占欧元区产值近三成。市场对德国工业的信心已经崩溃,导致德国经济有机会进入技术性衰退。德国股市今年累计下跌19%,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至0.75%的历史低点。
' W# p. e1 r8 W, X, D8 U& e1 S8 p! S- h) V- L4 ^& w- F1 c
眼下的主要问题是,美股近期下滑,究竟是长期牛市后出现的技术性回档,还是股市溃败的开始。
) J1 L) X S3 G1 B. Y+ F. c' {( [4 d9 a- ?7 s
事实上,目前美国经济表现仍然不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美国经济今年下半年以至明年的平均增速约为3%。 IMF也预计,美国在明年全球经济反弹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美国经济主要依??赖国内消费,因此为美股的牛市带来强劲支撑。' {# K: B2 y& `( Z: Y4 _4 Y
$ q5 d7 r3 f K2 ^; e& Y4 o# K) ]
眼下看来,尽管上月美国零售额下滑,埃博拉疫情蔓延引发恐慌,美国逐步收紧货币政策、经济增速回升等“理想状况”(Goldilocks scenario)目前仍然存在。
+ d; C+ x( H6 `8 _3 W; A9 z
: ]( t9 Q. F+ b) q# d2 {+ ^5 N! ^ 另一方面,美股长期上升的势头正逐渐减弱。股市近期大跌,反映某些基本因素正在发挥作用。: d7 }! V @2 E/ o& z4 r: d' v8 i
8 T; |8 e2 N: u- c \
美股未来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刚开始的第三季度企业业绩报告,以及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恐慌情绪会否进一步转差。3 f2 h% F- w1 K; n% R- n+ x1 |
6 R; l5 y9 l& u' F- }+ }
本文作者尼古拉斯?斯皮罗(Nicholas Spiro)是斯皮罗主权策略研究公司(Spiro Sovereign Strategy)董事总经理
! I* G6 ~$ \; X. m8 O- q3 x" a6 s9 W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