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网购推行“7天无理由退换货”,一些百货商家为了拉拢顾客也开始推行一段时间的“无理由退换货”,特别是国外快时尚品牌优衣库、H&M等基本在国内推行30天的退换货政策,而这些规则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消费者利用。据武汉晚报消息,虽然很多商场都低调地推行“无理由退货”,但是这一规则还是被“蹭装族”所利用,其在不撕毁商标和价签的情况下试穿,然后在规定时间内退货。8 d4 e6 O2 n% @3 l0 x' [ ^
. s8 u0 {! h- p! E. Y 虽然“蹭装族”算是个别现象,但是还是引发网友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热议。在本报记者通过南方日报消费周刊新浪官方微博发布的“对于蹭装族,你的看法是?”的调查显示,超五成的消费者对这种行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行为是“道德上受谴责的奇葩行为,坚决批判。”也有近两成受访者认为“合理利用规则,没啥好谴责的。”
* N/ ]# ^3 @1 a& N* Y) Z/ p- z: |
3 L9 i; X: G9 u 多数“蹭装族”是情非得已; |6 A6 k, M) Z; j
1 [7 M. f' s. v' ~ i) A) B, W7 M
刚毕业的女生小周就是“蹭装族”。据武汉晚报报道,面试前一天,小周到商场专柜挑选到一款标价2880元的套裙,得知回家试穿后不合适可以退货,她就大胆做起了“蹭装族”——到了面试企业后,她赶紧去洗手间擦干身上的汗,换上了新套裙,迅速钻进了空调房等待面试。面试完后,小周马上脱下了套裙,叠好,到商场顺利地退掉了。
6 T6 I# ~8 n" a$ K* a( R4 [6 \: ]( {- T; a1 t9 u7 L: Y
“面试很成功。”小周说,合适的衣服确实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这件衣服帮了我的大忙。不过,她坦言,不会经常这样做,从心底她觉得“有点不地道”。
- @+ \- G; R" N0 E |4 Q- q0 p) _; _# _) D
在记者采访中,有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也当过“蹭装族”,不过多数情况下是情非得已。“我有次跟女友在电影院看电影,影院的空调开得好大,披肩都被借完了,我就灵机一动,去楼下的优衣库买了一件长袖外套,然后看完电影再拿去退。”市民林先生如是讲述他做“蹭装族”来英雄救美的故事。
2 q# @% u$ E2 _; t
5 ~6 ^( t0 A1 t$ @# d( \# } 职场新鲜人小马也当了一回“蹭装族”。那是小马刚入职的那一年,他被挑选为新人代表参加单位的年末汇报演出。由于单位平时对员工的着装没要求,他的着装风格也很随意,当节目组委会提出穿西装套装的要求后,小马立刻叫苦不迭,税后才两千元的工资勉强够吃住,怎么舍得去置办一套基本穿不着的西装?后来有同事给他支了个招,去H&M买一套合身的套装,不要撕掉标签,等节目演完后再去退掉。于是小马就“被迫”当了一回“蹭装族”。
6 y& f2 y. b+ ~+ f) n# b
$ c' `) C5 u* p2 Z( ?- A 无理由退货规定被利用,商家心甘情愿?! P$ n3 V$ J$ F7 Z1 ^7 s3 _3 j
3 F; d2 B2 k! x2 K! I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激起“蹭装族”蹭装需求的,一方面是因为个人的一些欲求和情非得已的状况,而商场推行的无理由退货规定则给了他们实践的必要条件。
2 P. v5 D0 R# g/ }1 w' X! v1 N7 S, G+ S2 M( l
记者走访正佳广场、天河城的H&M、ZARA、pull&bear等多个品牌,多位店员表示衣服在出售30天内完好无损、吊牌未剪、购物单据保留,不论衣服打折与否,可以置换等价或低于原来购买价格的货品,或者全额退款。也有一些品牌则表示正价商品可以换货,打折商品不能退换。# w/ D0 } `, Z4 l2 v! s1 D2 Y
7 {9 O5 Z: A9 Z$ M) F% X 对于记者提出的不担心消费者为了一时之需而恶意退货的问题,一位销售人员竟笑言:“不排除有这种情况,但是能让消费者利用,也说明他对我们品牌很信任呀!说不定他来退货的时候又看上了其他产品呢?”* B; f2 K" d( s# F
: [- D9 d" x; _2 R2 [
而有商场负责人表示,很多商场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正价货品在完好无损且票据齐全的情况下,是可以退货的。此前,深圳东门太阳广场也对外宣高调称,购买服饰类商品,48小时内都可享受“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有关数据显示,这一规定推出后,销售额比去年店庆同期增长近四成。
$ p; j1 e8 t. T8 c% k- s
1 b, O$ }$ z% G' S3 u' y# K 过半受访者持批判态度 |' b8 `0 F' J# `
- t+ c+ o. D2 L: V! n4 O% k 从网店商家的“7天无条件退换货”到快时尚品牌的“30天内无条件退换货”让不少消费者巧妙地将“拿来主义”用到极致,甚至还在网络上分享“蹭衣攻略”。然而,多数网友对于“蹭装族”还是持批判态度。6 w* b0 |2 V& Q' R+ J. o `5 {
$ L1 M/ P: `$ _! L0 C “觉得好没脸啊!做这种事!这种人也绝对是那种让人很讨厌的那一类。”有网友如是表示。也有网友表示这种做法是“贪了小利,丢了人品!”
3 v( E9 X1 D3 [9 Y3 K3 E* G' V4 h7 g7 j6 m0 T7 i. Z
在本报记者通过南方日报消费周刊新浪官方微博发布的“对于蹭装族,你的看法是?”的调查显示,超五成的消费者对这种行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行为是“道德上受谴责的奇葩行为,坚决批判。”也有近两成受访者认为“合理利用规则,没啥好谴责的。”此外,仅有不到一成的受访者表示“很聪明的做法,值得效仿。”
- t3 d5 J2 ^/ o
7 m. {! G; `/ @ g2 r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任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蹭装族”就此付出道德的代价太不划算。从另一个角度看,品牌商不妨试着向有需求的消费者出租部分款式服装,很可能将潜在的顾客发展成忠实的顾客。" O& c+ ?$ l; P( h
6 S2 `8 h5 X9 N% k# a
事实上,在国外也会出现“蹭装族”。在国外,商品自由退换导致商家每年损失数十亿元,商家钻法律空子,加大消费者退货难度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比如,在美国,商家一面谴责这种行为,称它“无异于欺诈,严重损害市场规则,挑战个人信用”,一面想办法应对。美国一家高档时装连锁店规定,售价高于150美元的衣服在出售前,必须贴上难看的黑色标签。标签一旦撕下来就不能粘回去,如果消费者想“欺诈性退款”,便无法获得全额退款。: [& h6 \! o9 C2 n0 a3 {
d! e) N; E' `0 Z
美国零售商REI停止接受100%的退货,坚持要有购买货品的证明单据,有一些分店甚至不退还现金,以优惠卡退回。( ]4 z4 Z9 m9 Y
9 V6 r$ Q4 h: s6 f 网友点评:
/ e: H' L6 s1 ^6 S/ z" N; I5 I. G6 E9 H" E, m' ]: a" C- F. d
@zzzsl华:其实国外也是无理由退货,也有人会这样做,我知道有中国留学生买了帐篷什么的,出去玩了回来用了再退回去,当时想他们怎么好意思呢,后来看到外国人也有这样的,想想这种都是少数派,额外服务培养了购买好感和忠诚度,和肯德基、麦当劳对外开放的厕所一样刷顾客好感度的。9 {6 f; j/ ~# u' i B
. _4 ^2 H( D( Y9 H w
@ccmysunshine:很多商场都没有无理由退货,这种情况少见。& l! e8 n6 f- _
/ c* I9 ^6 a! S3 _" a& R @译心mommy:做法很机智,不过大家都这样做的话不玩垮规则了吗?' T0 y: _: _3 U( W
; C% u6 C5 A1 Z; b$ ?& u; E! v6 X
@钟祥王尧:做人要有诚信!社会道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 x2 Z2 r' c, D" l
. C C6 E$ j.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