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国精英群体对华敌意上升

[复制链接]
凌晨三点 发表于 2019-4-19 0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纽约时报》14日报道,去年一共有30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教授、学术机构负责人以及政府政策研究专家的访美签证被吊销,或进行行政复审,其中包括知名学者。/ @6 O4 T2 A( f8 n. z
" A- T" {, ]! p5 M# O

( s1 @" Z! `( S
7 d2 |4 V: w; U# z! E0 Q* I6 t8 [2 {: B$ m  T7 {6 c% e% P

: L: l  [/ n! i' E2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5 B$ e0 M% A  k: e. r  J& N% g' V, X
这些被阻挠前往美国的人堪称是最了解美国的中国学者群体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大多对美国抱有友好态度,为增进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阻止他们赴美访问是令整个中国学术界非常不解的事情。9 [% ~$ N8 H# ~/ {: }- ^

% Q9 Z1 b; l3 Z4 z/ I早就传出美方为防止被搞“情报”而收紧中国人赴美签证的消息,一些从事高科技领域研究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留学生赴美遇到困难。但是这些从事社科研究的人能对美国构成什么“情报威胁”呢?
% A) P+ e. K. N9 r4 P& L+ D, c1 J: `% E0 C% L* E! T2 V4 Q8 W7 _& E4 O
唯一可信的解释是,美国的自信的确在迅速断裂、萎缩,华盛顿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上把控中美关系的信心严重动摇。为此它生出了难以自控的被威胁感。此外美方精英群体中的对华敌意在上升。不自信加上敌意导致了美处理中国事务一再出现非理性的冲动表现。% P0 r# \0 j% }

0 B$ a! V, |" g0 N' \# E2 g3 x美国FBI甚至利用吊销签证来威胁有的中国学者,要求后者与美国调查部门合作。这是赤裸裸的“警察国家”表现。有媒体把相关细节公之于众,这让美国长期标榜的人权和自由形象情何以堪。! a& G! D$ U/ ^. e& u- G3 m
7 a0 n8 a/ N; w! r. e

2 K! f: t4 l1 T" D$ J  r7 g" `
1 L1 T8 s5 Z; I! V; s2 \5 t2 k& }当年美国的对华接触政策洋溢着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领域的全面自信,对接触的犹豫大多出自中国方面。军事交流是个典型例子,每当华盛顿在政治上有出格行为时,北京就会用停止中美军事对话等动作予以回应。另外为防止美方对中国的渗透,极端反华人士也会遇到取得赴华签证的困难。
  {4 g3 e  ?7 ^. D% ?( G8 ?" M% V; o; O
现在整体情况正逐渐颠倒过来。中国人赴美因政治和安全方面理由被拒签的情况已经远远超过中方对美方人士的访华拒绝,主动停止中美某项军事交流的一方也更多变成了美国,比如环太军演当初是美国力邀解放军参加的,2018年它取消了邀请,作为对中国南海政策的报复。
  F9 l4 z! [; Z' f; _. l+ |/ k% r4 }4 t- J# P) l0 [
问题在于,美国仍总体上比中国强大得多,它的不自信是否来得太早了点?它对中国的防范表现完全不像一个超级大国在与时俱进的世界里应有的样子。它的做法更像是稍有不安全感就钻进旧时的碉堡里,以想象的安全抵御想象的风险,将客观现实抛至一边。
% H* a/ L+ K' q& d" e9 ]  V8 N5 P% u& s/ z7 n
看来美国的国家体制使它在处理同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关系时感到吃力,它在将这种关系简单化成自己熟悉的冷战样子,而中美之间的关系又的确不是冷战,因此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出现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错乱。可以肯定的是,错误的应对方式注定给美国国家利益带来更多损失。
, X4 z% g3 o3 K5 ?- Z/ Z8 j4 ~
6 y9 G& [9 V/ G, i' y% T/ a中美有全球最庞大的双边贸易,每周有300多个航班在两国间穿梭。除了大宗货物贸易,好莱坞电影越来越瞄准中国观众,美国的大学希望有更多中国留学生支持它们的繁荣。这样的两个国家如何能够打“新冷战”?需要一场什么规模的历史倒车才能够把今天的中美关系拉回到过去?
* a0 q! s" |0 V* u$ o6 l7 m5 l9 w9 X
/ y7 j$ q: \$ |5 D1 x# K" Y

, A% t. G% y: S) R, g0 p5 Q; ~“美国”这个中文译名的含义是“美丽的国家”。然而美国最近一两年的表现越来越难看,它变得多疑、敏感、不讲理,组成它美丽的精神风貌越来越被未输先怯的心理败相所取代。
$ G$ t1 r( A% O. _% A+ s! K: ]/ _8 T* @" e5 l3 a0 X
我们想对美国人说的是,你们的国家真的没有那么糟糕。也许是美国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总体上太顺利了,无论热战还是冷战大都赢得胜利,因此对竞争的正常承受力几乎流失殆尽。它失去了应有的从容和坦然,开展正当竞争的勇气被用不健康手段避免竞争的愿望覆盖掉了。# E! q9 l2 K7 y" S$ I, x

9 v6 b5 k" x3 v% N( m不管美国变得多么小气,我们诚挚希望中国政府继续保持对外开放、包括对美开放的基本态度。我们相信,开放的心态与多疑的纠结相碰撞,前者一定会带来更多战略上的综合收获。中国就是要开放地大胆前行。6 Y8 }4 K$ B0 ~1 ]
; X" J- {% a8 ?; W4 n" |3 R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美阻挠中国社科学者访问,太小气了)6 X3 }4 }) O  [' p7 `" |# D
1 J, x" s: Z/ x3 F* c
独家访谈:五位学者讲美国“签证封锁”
  [# Q' j$ T6 R" r* T
. x4 y. a) X  _  p- u6 R' m遥想中美建交的1979年,两国人员往来仅几千人次,如今每天有超过1.4万人乘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两岸。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但《纽约时报》14日披露30名中国学者赴美签证被吊销或遭行政复议,震惊了很多人。据说这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起的反情报行动的一部分,而这些学者多为推动中美交流的知名社会科学及中美关系专家。问题是,没有人拿出所谓进行情报搜集的证据,外界看到的只是美国“呯”的一声关上了门。《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5位签证被吊销或遭FBI约谈的中国学者,听他们讲述个人遭遇及对中美关系的认知。
) B* `% b: b2 S0 j8 S5 y' e5 L7 v; l: r# C' ?1 q6 T- p

$ g( z" G  U2 F, j1 W, K7 T  o# F( {
正准备登机,两名FBI特工走来  E1 D0 O+ @7 g* o* x& M
# R7 B% e2 }  e' B- Z
去年10月,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突然接到美国大使馆的电话,电话里通知“你的签证被注销了”。问及缘由,对方仅称“只能告诉你,你不符合美国10年签证的审核标准”。' z6 ~/ s4 B* Y
6 c" @! {, C  d" E- P
这次通话距吕祥上一次访问美国不足15天。此前,吕祥拿着这本带有10年多次往返美国签证贴纸的公务护照已至少赴美五六次。去年9月,他结束访美准备回国,在登机口附近一个咖啡桌边休息时,一男一女突然走来并亮明FBI证件,要求吕祥跟他们去私密场所谈话。吕祥表示不会离开公共区域,对方没有再坚持。“谈了大概半个小时,起初气氛有点紧张,后来渐渐缓和了。”8 h+ M4 ?6 W* o$ I* f

2 X  @3 `$ B" R8 h“他们主要是想了解我的工作:跟哪些人有关,是不是秘密见了什么人。他们似乎担心我们去‘渗透’他们。”吕祥说:“我对他们说,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可以把我与每一个人见面的过程都详详细细地说给你们听。没有任何事情是见不得光的。”
7 w& l1 w/ x) E5 @' X
5 b# h  K5 }+ T: l2 B" v$ H2 I. M* |: [3 Y& s( q

1 o7 K' r8 q/ `) g2 O* a前述经历是吕祥第一次接触FBI,他内心没有因此产生什么怨恨情绪,只是当时有点吃惊。“我们不掌握什么国家秘密,我们的工作都是公开的,所以对他们提的问题我都给了非常直率的回答。反过来说,自己作为一个专业研究者,这次经历也是了解美国的一个窗口,他们的提问方式以及问的问题,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角度。能够亲身体会FBI的工作做派,这是一个意外收获。”* B. `4 [2 m# Q( y( `" O

5 E  x8 d/ \+ f% l6 \' p吕祥表示,自己此前访美都是很愉快的经历,“尽管美方的学者或一些前官员跟我们交流时经常会有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但总体来说是非常友好、非常坦率的。”之前听说过有人被吊销签证的事,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时还是挺意外的,这是吕祥从事美国研究工作十年来所未见的。
/ m' K$ L) t# U2 m# l9 j& K/ f
' ]1 m' n+ l4 w$ h
- i! ~3 Q4 S& e2 d3 Y! d: ~. A+ P( }3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凌晨三点 发表于 2019-4-19 0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中国学者赴美其实比美国人来华要小心谨慎得多。正如吕祥所说:“我们从来不会接触他们任何非主流的人物和组织。每次出访,都有公认主流、正规的智库或学术机构邀请,在美期间接触的人士也都是正规、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对于一些身份不太确切者的邀请,我们都是拒绝的,因为我们不希望在美国与任何敏感事件产生关联。”
& L2 ^+ L5 j4 T
  T( L* P4 J4 N; C1 r/ h1 z) Y9 e; ?  B7 U9 y: p1 d

- W- @" r. U! S7 z3 x6 c- f一些美国媒体提到,中国也在拒绝一些美方人士的签证。吕祥说,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不会去美国接触非主流或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人士,而一些美国人到中国来,恰恰是为了跟一些主流之外甚至有可能直接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人士接触。”. l6 Y4 H5 u; d
/ B9 ^/ T0 {4 Z$ F
: C- |$ R+ R5 O) r: W  E
4 x+ a* q+ `: D$ E6 I" P2 P% v
对于有美媒称,FBI只要认定有关学者与中国情报机构有牵连就禁止其入境,吕祥说,“很荒谬,我宁愿认为这是某个特定时期突然刮来的一股妖风。”吕祥跟一些美国学者朋友谈过这件事,发现他们更震惊。“他们很不理解美国政府的做法,跟我说‘你永远是受我们尊敬的访问者’。”2 O: Z2 t: ~& S) R
' D6 D5 b: o* D5 ?. ^$ @- I
: j9 _0 W3 O1 }( ?9 I  r

9 v+ \0 S6 b4 L5 f1 U) m0 ]“对方威逼利诱,而我坚决拒绝”1 z0 v! c$ |  {# @6 G4 l/ W

( ?) U3 n0 F  ^
1 n  B% U' y& @4 v9 V
# ?) S" D9 R% x) f, p5 W“我印象里,5年前,中美之间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当然也有个别中国人访美时遭对方刁难,要求把行李拿出来检查之类的情况,但直接取消签证比较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 E3 N7 R1 ]7 d6 I9 Q
$ d( {, k! z' h: B, q# G+ a  i, d

! f9 k8 l9 N- K9 b4 r! H0 M  e. I! X; Z+ j! H
金灿荣说,这种情况在美苏冷战时很常见。为什么针对社科学者?因为他们的研究往往涉及政策,有可能跟政府部门有交流。“这在西方国家也是很正常的情况。没有哪个正常国家会把做政策研究的学者当成间谍。”他说,“一些美国学者朋友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在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据了解,金灿荣本人也曾被FBI约谈。0 ?' {2 ~/ Z( e  j; s1 d3 }; C
5 P% Q5 s# j6 D. ^2 P

4 O9 l. e) ~# }( B" F
$ T- }7 o  Y$ J) x9 m6 Q6 J“回中国去,你会收到通知。”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不愿再提他在洛杉矶机场的这段经历,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一些美国媒体把学者和间谍扯到一起,美国方面可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对于我,不是指责我当间谍,而是通过取消我的10年多次往返签证威胁我跟FBI合作。这是问题的关键。美国国家安全机器露出了狰狞面目。一些美国学者朋友也认为这样做很不合适,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接近于冷战时代反共意识形态主导的行动。”; v9 D2 g* N+ z+ q8 E

! k! [# j; F! D  l6 e5 ^" k# t) w, K9 l+ L3 T

  ]  G* `, ^" ]  q* K/ c朱锋还对中美关系的演变做了些论断。“中美关系已经发生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全局性的”,朱锋说,“阻挠正常学术交流只是一个方面而已。从2017年12月美国公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开始,一系列手段就出炉了。”
3 e( h8 n. ]$ n, A5 H; Z6 {# R
6 V7 t4 E+ ^' D9 i: s0 ^9 t: L7 z  E( U  i

9 M; L4 z4 ?- {; O/ R一位同样遭遇过FBI询问并被取消签证的不具名中国学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跟吕祥等人的情况很相似,“对方威逼利诱,而我坚决拒绝,然后对方说要把我的签证取消,我说‘如果要取消就取消吧’。他们可能比较恼火,结果真的废止了我的签证。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我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祖国。”7 t' N7 |& E8 H& ]9 e6 t1 E
9 G2 O3 }5 e8 K; m" J/ j& m3 P4 r

6 e& E. S2 o, n$ d; @+ k) U0 O6 h- k6 D/ X5 v, w2 N3 s4 m
“理论上我可以申请单次签证,但我发现,美方会设置各种障碍拖着,总说‘要审核’,其实就是设置了黑名单。”这名学者同样提到一些美国媒体拿“也有美国学者拿不到中国签证”说事。“两者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他说,“美国是大规模滋扰中国学者的正常交流活动,以取消签证来胁迫他们与其合作,达不到目的就采取报复行动,非常恶劣。我曾和一位在华工作多年的美国人交流,他听后非常震惊,表示自己在中国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所以这确实能体现出美方手段的侵略性和粗鲁。”
, ~9 h7 d6 E# }* W- b/ M) ^: d, p' u2 X4 q1 p" V+ B9 g- @

( I1 ?5 u- S9 W' k. w3 p% g
) `' }2 ^$ m9 ^' E* z: r这名学者认为,越是如此,越要团结更多的美方人士,让中美交流事业继续下去。“我相信美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对此非常清楚。同时,我们必须要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复杂性做出足够充分的估计和应对。”
3 @. J; T* ^/ F) r4 y! m- @/ U" b* S, [0 h  \# ?3 \

0 w- a' l8 |( U+ }: }/ Z" f9 p
8 V# _4 T; Y) j互访讲故事,为何一方慌了
7 R2 ]0 r$ o; Q" d$ j5 T$ O/ u/ B* j3 q3 @. h, @% A7 @

0 L- Z& K5 g2 g# Z+ \6 k* b, m
- v! }- P7 q, a: u  Z# X“在这之前,我每年平均去美国三到五次。”今年1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卡特中心参加完会议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被取消了签证。王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去美国通常是举办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活动,比如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贸易对话会等,“这里面没有任何敏感活动”。
1 i" [  k+ {4 W5 p( m
0 Q0 a2 u  C- M* A  ~/ t  n- z( A/ S; s) e& a& n* _: A( N

, L8 v; ?( c3 m6 T4 `4 L5 x去年底,美国胡佛研究所发布一份名为《中国影响与美国利益:提高建设性警惕》的报告。王文说,这份报告列举了很多中国学者的名字,其中就有他。“按理说,中美两国有正常的竞争和合作,大家按照规则办事就好。你到中国来讲美国故事,我到美国讲中国故事,看谁讲得好。但现在美国对中国学者的影响力开始感到焦虑甚至恐慌,于是采用非规则的方式,直接取消中国学者的签证。”
( j- [6 Z( }3 P! [8 W3 J3 \) R$ N# C- W% Y8 m# m

7 L5 ?! H/ P0 t( E* q4 |/ w" h. V
不过,王文分析说,也不能排除这是美国某个政府部门为了揽权,扩大自身权力范围的举动。但从整体上看,这届美国政府显得比较缺乏自信,这种行为称得上是对华采取“切割政策”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共有280多名人文社科学者的美国签证被取消或受阻,或被FBI骚扰。
; a5 J/ a) [6 V: r( e/ g/ M( j- `0 f6 |' j& r6 u6 Y* j* s
; |9 ^3 p. h; o9 H% @; u) o

7 L+ F6 K+ j; h9 f: @( r1 y& p在王文看来,对此须有平常心,因为美国能“切割”280名中国学者,但“切割”不了中美之间每年逾530万人次的人员交流。他认为,这也是中美未来长期“斗而不破”进程中正常的波动,影响不了中美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融合、交流的大势。
" \1 n2 ~; ?3 P; q( s. y; X- \/ r2 D# k7 g- q
, F4 E4 u* ?& K6 z
4 T) g% m% H3 @8 u
“我觉得真的不必大惊小怪,过度在意反而会助长想要跟中国‘切割’的美国政客的气焰,让他们觉得这样做‘很有效果’,同时也会影响一些中国学者赴美交流的意愿。”王文说:“就我个人而言,签证取消影响有限,不去美国照样可以做中美关系研究,而且美国在中国对外和国际研究中的比重在下降。”“我对未来去美国还是充满信心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会更加坦然地接受。”王文补充说。. G* u9 X2 j. j+ w0 {5 r
# G% M; W! Y+ u9 j8 K* ^
9 E0 Q9 E! x) y  ]* O: @6 T& q( \/ ?
% \$ k% M2 C7 G( l; ~! C7 [; D0 s+ t8 T* q
至于有人担心中美关系,觉得“回不到从前了”,王文认为这与“平常心”看待中美关系并不冲突。他说,“从前”是美国绝对强、中国绝对弱,随着中国不断强大,中美关系会慢慢恢复,在新的阶段达到平衡。“打个比方,现在的中美关系有点像2007年前后的中日关系,那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即将超过日本,日本异常焦虑,屡屡在钓鱼岛问题上发难,中日关系空前恶化,而现在中国的GDP接近日本的3倍,中日关系相比那时更加和缓。”
, n( h) W* R2 U( e$ a  P3 v. O/ @) a$ b
2 ?) t% t5 z# E0 I
. i' d, ?+ f" v, ~
“目前美国整体上处于极其焦虑的状态,短期内还有可能出现更极端的手段,对此我们要有更长久的心理预期。”王文说:“同时,我们也要从中国战略利益的大局来看问题,有更大的包容力,以比美国更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中美交流,这样就不会落入少数人的‘圈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小女d 发表于 2019-4-19 0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6 02:14 , Processed in 0.0240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