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地英文媒体CBC报道,邓女士在去年10月初,收到Virgin Mobile的账单,上面说她没有按时支付账单,需要缴纳148加币的滞纳金。邓女士并没有用Virgin Mobile的手机,所以她怀疑自己的身份被盗了。这种事情在今天不算罕见,而且邓女士之前也遭遇过一次。& K( X6 I6 S3 N) T9 e
$ `. W5 K }8 f$ \她给电信公司的防诈骗部门打了电话,提供了许多证据,比如说她一直用的是Rogers的手机,以及Virgin Mobile资料库中她的姓名是“Wing Tang”,而她的真实姓名是“Wing Sum Tang”,这足以证明她的身份是被盗用了。% Z, y' p7 q3 p
, p, F6 l3 w% x! w& A2 h/ @& P T
邓女士还提到,在去年7月,她还被人盗用过一次身份。犯罪分子人用她的名字在Freedom Mobile开户口,并花了大笔服务费。直到3周后,Freedom Mobile才确认有人盗用了她的身分,并免除了她的账单。
- e9 m; |1 n5 F- z# y0 X- {) E# [9 Z( P7 Z9 Q1 ~
5 n% c3 M% O, C/ y
! K8 ` C4 y. F% n
按理说,这事情说明白了,就算了结了,可是没有。
8 E) f9 J4 M& E& j
" {5 g% x2 v( _4 H6 m) U0 p9 w$ b三周后,邓女士接到了Virgin Mobile发来的第二封信。打开一看,差点气晕:信里要求她立即支付2400加币欠款。如果不付,便会转交至追债公司负责。5 P% K* |1 p& u4 ?
2 |/ |% a0 O7 j6 ^7 X- D$ Q邓女士又给Virgin Mobile打电话,得到的结果竟是“我们不认为这是一起诈骗案,所以你仍需要支付欠费”。7 s3 s! @: H( E5 K% _7 W
, u" I6 K" H7 p; c
没办法,邓女士只好报警了。
( g5 m" N$ z+ p2 [2 l( g7 ?4 F% `/ g7 D( d
可是警方介入也没有用。邓女士向Virgin Mobile提交一份警方的证明报告,但Virgin Mobile的母公司贝尔电信(Bell),仍然继续向她追收“欠款”。! v$ d$ O9 p4 b' [/ g. C
' m! h9 b) A/ J1 R% j2 h6 h6 N邓女士又向电讯电视服务投诉委员会(CCTS)反映,还是没用。Virgin Mobile向当局交代事件时,竟表示事情已解决,但邓女士的欠款不变。+ r) w9 z3 v; ?( z1 y
+ j$ H2 L0 `9 v! V4 M4 z& M6 d
看着妻子被折磨得焦头烂额,邓女士的丈夫Ravi Khindri看不下去了,直接给Virgin行政总裁办公室发了一份信谴责,并要对方取消有关收费,但是该公司坚决拒绝……* T4 m/ w& o1 C7 h. M9 ~
5 W$ E. W0 L4 h, n% n+ {( {9 J万般无奈之下,邓女士将自己的遭遇曝光给了英文媒体CBC。
/ |2 t) J5 b3 m j! e2 t9 j5 k0 ~9 T$ f3 _1 X- }
媒体介入后,事情竟然出现了转机。贝尔公司最终向邓女士道歉,且表示事件似乎是一宗盗用身份的诈骗案。
* K# I6 t' V& A3 j6 u: F3 q/ e+ Q5 y4 F, h
贝尔公司发言人Jacqueline Michelis表示,有人早于2017年8月便开设该户口,一直没有显示涉及诈骗情况。直至去年9月,有人拨打大量的海外长途电话,却一直拖欠电话费。该公司的诈骗调查员经过深入了解后,发现新线索,令他们相信真正的当事人不是邓女士,而是一个同她名字类似的人……
7 I3 q8 k$ M# y, o& ?
- z. j4 |% ^( d4 K9 W% @到底是大公司,那说出来的话是滴水不漏,翻来覆去也挑不出啥毛病,可是邓女士听在耳朵里,总觉得那么不舒服。: D2 E; W: L3 c) T
" x$ P1 ?$ g, a% B& ~5 z7 J5 i
不过,无缘无故地被折腾了足足半年之久,事情终于得到解决,总算令邓女士送了一口气,这也算是万幸了吧( G& ?8 |/ G$ d" m y7 S
) B8 r& G; Z( L; [+ ?8 o1 P0 D3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