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 u& w! Y4 {+ N; w; U Z& u* F2 l6 d1 S: C8 C+ q+ [4 H* _
+ x5 d1 Y4 s o q
4 @8 ?$ e8 {8 m f5 m
- T1 R' V/ k9 T3 J4 w6 ^
) C. u' Q$ s' Y$ h6 N8 F1 i
开征外汇风险准备金,虽然表面针对的只是银行而非企业,但银行完全有能力将所有成本转嫁给企业,最终结果仍是抬高整体市场的售汇购汇成本,维稳的意图显而易见。# x. D( {+ f4 G& _6 g7 N
* g4 w) E& o! h
虽然说有关方面一直宣称“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也有不少专家论证“央行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提升”,更有不少人认为“保房价弃汇率”已成定局,但再美好的说辞都无法对抗强大的现实逻辑。2 `" e. `6 P$ | \$ f+ D6 r; y. R* e2 \
) A: ^: c9 f. H. i( `+ M! ~) U& Z/ U9 U
房价肯定要保,但汇率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就重回“鱼和熊掌都要兼得”的传统模式。5 X$ X1 c2 }3 @$ G) j0 e8 Y
$ b7 H& J3 q* p8 `0 \- D: W5 J
这一次,能成功吗?4 x6 y1 a! Q; h. } t6 F0 F3 t' F
$ ^! F0 b$ g/ X8 q# X* c3 r
稳汇率的必然性* V) |5 `$ E) ^
5 b4 O1 S0 L3 ]% f' ^
这不是央行第一次开征外汇风险准备金,早在2015年人民币首度大幅贬值时,该工具就曾横空出世,后来2017年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被取消。% \$ Z9 x( v4 y% c$ n- i
; I7 j8 r3 i/ @+ B+ o" o+ ? 央行之所以再度祭出外汇风险准备金的手段,原因在于近期人民币跌速加剧。) W% k- d7 N9 g! d
3 @6 \' V3 ^3 k; v7 P( t0 m: v
就在8月3日当天,人民币汇率连续跌破6.88、6.89、6.90、6.91四大关口,刷新去年5月以来的新低。对比今年5月份,短短3个月时间,人民币已经累计贬值超过10%,离破7仅有一步之遥。
5 A( q, q( K$ l# v2 C
2 P1 z; O9 y: F) y# u' f' p f. d. R: y
; @4 o7 W9 o( J$ c3 H+ ~
随即,在央行出手之下,离岸人民币转势反攻,急涨超过450个基点,最高收复6.83。人民币在一天之内反复震荡超过800个基点,可见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博弈之巨。
. w# w9 y9 ]" U8 V, v* e0 ]/ Z8 [* \* Z, W. |, ?
人民币从6.2跌到6.7,貌似还在容忍范围之内,似乎货币贬值还能刺激出口,从而对冲贸易争端带来的影响。 w4 [/ F4 j8 i$ e
. v% y% G q; ^* K
但从6.7跌到6.9,甚至逼近7.0,那么所谓的出口利好,就会被进口成本高企、美元外债负担加剧和资本外流的风险所完全替代,金融风险开始出现。
; U/ B& n2 h, r
- c5 y t) I6 b& [3 _# \ 所以,弃汇率是不可能的。
3 ~7 I$ j1 z/ J2 l* h+ d1 z! S
事实上,在6月底,人民币一度连续12连跌,跌破6.72的关口。高层一天两度喊话,人民币上演近800点的深V反弹。7 \0 J' @, ^2 F- o! e: d
! Y# {" L f% h, m
场面之壮观,一如今天。但问题是6.72早已如黄花落去,现在的问题早已不是6.72,而是6.91乃至7.0,靠表态已经无足以稳定市场,无论是宏观干预还是行政干预乃至资本管制,都会陆续到来。/ F# b: @7 _0 E
% o- Z4 D6 A! w, p. ?' l
控房价的两面性
" p. c/ ~7 j) R3 s' M0 N/ `+ F' ^% m# [! X/ R4 e
上周,重要会议一锤定音,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 }1 y, n! D3 n7 I" T
8 h- z$ E \* ], C& T
这一次,没有了“过快”两字。“遏制房价上涨”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显然有天壤之别,一个不是不允许上涨,一个是可以涨但不能大涨。显然,前者充满刚性,而且充斥着弹性操作空间。
* |4 s9 f$ R( h' H& ~2 I8 a4 U. }, q0 ]# G1 K# `
更关键的是,这一次放水是有节制的。
4 Y* D3 e) w) w( v6 X9 r: A1 A, V( P# s& e0 U5 N/ [
货币要稳,财政要松,这就是与历来大放水的与众不同之处。货币稳,放水有节制,那就意味着楼市期盼已久的大雨被半路拦截,刺激房价的期待暂时落空。
5 E# f& C* r- o/ g f+ a1 q6 \/ p3 h* C2 r" z, }+ W+ H9 {
决策层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清晰明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房价持续暴涨带来的金融风险、消费挤出乃至民生负担等问题,已经愈积愈大。控房价,本身就是为了稳定市场,防范更大的风险落地,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保房价”。
/ }3 | Y( e- d/ a9 N' W! S& J+ c. _7 U
这就是控房价的两面性所在。
- F# m; L5 T, N# D- h
+ k# }7 f S( [# w 稳住房价,以时间换空间。
/ Q& J/ _5 H7 J: d- j: M9 [' o. j1 c" [9 y* b+ ]- s) i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 X6 ? R- u& f) Y
/ Q/ J5 H' ?0 h9 a+ C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k" h% D* R \9 J( W) p
) {1 s7 w$ M5 I; S! \$ ]/ F1 r+ A 既想保住汇率,又要稳住房价,鱼和熊掌都要拿着,这无异于玩高难度的杂技游戏。
$ D; S9 s1 `0 P" g# U! e3 Y( e( h5 T- Z* \! N3 i H9 w. o
保汇率,面临的最大困难还不是宏观调控和行政管制的有效性,而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背后最大的问题是贸易争端和中美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错位。; D$ u% Z+ m* `; Q! i
& g9 y# b( s. \6 v) F' p4 S
要知道,美国二季度GDP增长超过4.1%,加息的步伐清晰且稳健,今年年内还有两次加息,2019年还有三次加息。美国正在加息收水,而人民币却要宽松,一升一降之下,人民币汇率自然如汪洋恣肆一落千丈。
) l4 @% Z6 A0 ]2 X* J* P0 C
( @& n- R7 z ^ 贸易争端更是最大的黑天鹅。只要贸易争端一日不停息,整个经济都要备受其困扰,人民币如何置身事外?0 u. p6 _ M7 m
! g+ k$ y8 Z' k
房价也是如此。! U( X( \; G& m4 q& ?: k# G
9 s: N1 R# h& `8 A9 E3 ^; Q4 | 虽然目前看起来,主要是防控继续上涨的风险,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但楼市向来具有顺周期性的特征,疯涨的时候一路上扬,下跌的时候一泻千里。只要市场情绪转换,下跌的悲观预期形成,整个市场都会面临大幅调整的风险。4 S, S* L% _ k; h
8 {! s) [" l$ I$ O4 J
# G2 e- j+ W: C7 d8 |' g! _8 J2 ^ P9 m) d- [! C' a; }
所以,限购限贷抑制需求,限价抑制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冲动,限售冻住进入楼市的资金,这样的组合拳有一定用处。# C, Q$ X* ^; X
% Z' k3 B" {" v% h& |' F+ w
但是,居民杠杆加到了极限,房企现金流的风险已经凸显,如何没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之水,楼市恐怕难以真正稳下来。! v0 f$ v: i7 F8 A
2 [1 l; j7 ^$ L1 a 保汇率难,保房价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c! Y! i# o* P$ ]* N9 H6 {
0 {. Y7 X5 f4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