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刊发了一条题为《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的报道。由于1990年前,该乡作为中印对峙的前沿区域,曾只有牧民桑杰曲巴及其女儿卓嘎、央宗一户三人居住。为此,习近平在信中便专门强调此地曾是“三人乡”,并表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n/ [, [; _- X. q
' L, O+ n' W9 X1 P) N: ^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协助之下,该乡已经联通公路,人口也增加到9户32人,居民收入约为每年近6万人民币(约合9,022美元)。已有47户居民计划迁入该地。这一局面与习近平信中谈及的“带动更多牧民群众”、“扎根在雪域边陲”形成了吻合。也让印度媒体如获至宝。; u% @. B. ]$ I7 P2 D* @/ F
) V i, G- F, J) G* }) k
五个小时后,一篇题为《习近平讲述西藏牧民在中印边界定居》的报道就由PTI驻京记者先行发布,文中特意强调了隆子县身为中印对峙前沿的局面,更有意称北京此举只系“encourage”(鼓励)桑杰曲巴一家戍边,而中方更已在8月后调集重兵,向新德里展现出剑拔弩张之势来。但中国民众在当地的生活状况就被有意的忽略了
- W7 _# U6 o0 K# h- X8 S1 U' _0 v9 d$ f A3 J2 H
3 l9 l* h7 M" r9 Q: M; i$ V4 P
: m8 _2 ]- Y* ]/ E, A
* O) O Z* @* N4 x" x4 U5 B 胡作非为 新德里咎由自取" f& x. f" C( t, A6 T/ a
. H0 Z8 `5 K! N
& K( X2 ?2 }, K8 w% d) \7 Z5 N8 J6 c 对印度来说,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带大搞基建,增派部队和发展当地经济的做法可能是难以理解的。而印度的具体做法更和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 v* a9 V+ n& D2 w1 I
9 o9 o& s \; A3 z! \" b! [3 E; w
从1958年以来,印度一直对西里古里走廊以东的“东北地区”采取高压管治的态度:新德里政府已经该地区实施了近60年的《武装部队特别权利法》。这一法令规定在“动乱地区”,印度武装力量无须任何理由就可对任意“危险人物”格杀勿论。到2015年4月时,这一法令的使用区域已拓展到了藏南地区。( e/ I8 Q1 `( ?9 g1 \
2 ^6 j) t B; E, c i
尽管印控藏南地区属于平原地带,气候湿润,土地富庶,但印度政府对于该地区长期忽视,重军事而轻民生,导致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民众收入甚至远不及处于高寒高原地带的中国一侧。譬如在其“首府”伊特那噶(Itanagar),当地城市白领职员(如教师、广告业者乃至电脑操作员等)的年均收入竟只有35万印度卢比(约合5,394美元),而这已是当地最好的选择了。; K( g) A6 W& ?
) B/ s* W: S" \ 不可否认,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很想在包括藏南的印控“东北地区”有所作为。但新德里几十年的胡作非为令其积重难返,比之北京近十几年来的运营,中印间在该地区的距离开始拉得越来越大。
1 z0 ]4 T. k% z X+ D7 y2 Y4 t$ i! X+ I* _7 a _ g$ a: l
洞朗对峙后,印度可以发现中国已针对中印边界印军的蚕食展开了“反蚕食”行动。如中国在边境地区继续展示其经济引力,那么向来对新德里有离心态度的东北各邦恐怕也不会安于现状。当习近平的这封信展示出如此的迹象时,新德里的不安也就顺理成章了( }& K( g1 L$ S, _
( \# A @5 m: P; c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