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近日,某招聘网发布了一份《中国新锐中产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以上三种国内外对中产阶级的界定,将10万-50万元年薪人群定义为新锐中产。$ E% f+ z% v3 R& d V# y/ p% ?
- a- }, |& R8 I! H- o
该《报告》调研共触及近5万名职场人士,在所有受访者中,80后人数最多,占52%,90后为35%,70后8%,95后4%,60后1%。从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5万-10万的人群占比最高,为44%;10万-20万的占比为27%;20万-50万的占比为25%。2 G& x; z% t5 Q v
. k! J( o0 m& ?) ?* W3 H按上面的调查结果,你入围“新锐中产”阶层了吗?& @: u6 O0 G7 n9 B2 m+ K3 j- e
) \3 i& s' _+ _# [8 ]9 W! E
1 w5 V4 h/ x$ O5 Q# U. Z
e, I8 Q4 v7 }0 _2 w% y▲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a, q4 I9 ?/ ?4 v. Z! N$ ]& `) z# `8 ^) ?: U" g
7 _, Z" q* b E" k# I7 W: P0 G
调查数据显示,新锐中产们的压力指数高达3.94(满分为5分)。当被问及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时,有40%的新锐中产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q$ u( ^2 K* ~
3 V6 q4 u0 o/ ^" q ^: l
除了对收入的不满外,加班对于新锐中产来说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仅有36%的新锐中产表示不存在加班的情况。有趣的是,调查发现,收入越高加班越少,高阶层的不加班比例遥遥领先。对此,《报告》分析,一方面,高收入人群大多数处于决策层,在工作中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机械时间,更多的是资源和决策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职场新人们少不了通过加班来实现升职加薪。/ h: A& h3 G3 A2 D9 ]
- F g2 \2 L' J当下,人们普遍认为,新锐中产对生活品质和个人发展要求很高,更愿意花费金钱在享受生活和个人提升上,但数据结果却与之相悖。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他们的荷包主要贡献给了房子、车子和孩子了,真正用于娱乐消遣的支出远远低于前述项目。( z7 _- m2 K+ d0 {; p
! s' Q% E7 m- [/ T) G同时,95%的人还伴随着挥之不去的焦虑感:+ K9 b, @) m) f& k
( b2 p3 ^5 Y4 r- ^) I' _5 }- O' Y3 h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他们焦虑感的主要来源,占比为71%;
" I4 G$ i& R/ ^- P+ S) ?. n8 k V: X0 r
其次是对现实的不满,占比为46%;
X, M/ N" ^1 K, N& b
. c6 F3 f& v2 h+ N$ \! R* E$ ]) L另外是因为虚度了过去的很多时间。
# ^, y% s- Z& O0 D& r# r3 V( K( ?- G8 ^- k
此外,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该《报告》调查发现,新锐中产还存在睡觉质量差的普遍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有72%的新锐中产睡眠质量一般或差强人意,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轻微甚至严重的失眠现象。
' H& ]& ^! M0 G7 M9 g! ?) c, t
. o- ~ }5 Z) A# N$ a! d秦朔:新锐中产就如三明治被夹在中间
7 h1 Z8 m. h- J% |0 c& l: O: {6 A. N% [& T9 u( i! X0 C
对新锐中产普遍感到焦虑的现象,知名媒体人、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认为,新锐中产的年龄层大约在25-45岁,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几年到经历了发展期、步入稳定期,是社会中坚力量的一部分。在这个时间段内,他们有很多机会改变命运,但挑战和风险并存,越攀爬和进取,压力也就越大。; |! r$ W: J% X6 P+ ~$ h
7 l |# x( K. K: j
焦虑已成为新锐中产的普遍情绪,原因如下:
0 x0 g2 ?0 |# K' ]
$ w9 b+ G; B7 N一、改革开放前,利益的分布就如一张白纸;40年后,社会已形成相对均衡的阶层。“很多坑都被人占了”,意味着他们向上流动的空间较小,压力较大。8 v2 O5 u! F# T' B. t7 z( S0 u
- U1 J4 u0 y7 t* i/ N! O# v二、新锐中产93%收入来源为工资,大部分为工薪阶层。中国最近几年出现一个很大的特征,即劳动性收入增长赶不上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速度。特别是劳动者奋斗的成果,根本跟不上买房带来的财富效益。4 Y' K: L! H# x! t6 m* T4 d# m) ^
; k( d, }( t O3 s7 {8 {0 w三、这些年中国的增长速度在下降,实体经济艰难,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更大,但是劳动报酬的增长率却在下降。甚至实体经济的压力正在转变为劳动者的压力,很多公司采用变相裁员的方式,比如提高末位淘汰的比例,给新锐中产带来了变相压力。# f8 { O0 X2 a8 K7 _/ C4 [
' Q! s3 G1 _, `& C- d以上因素叠加到一起,使得焦虑感普遍上升。相对来说,50岁以上的资深中产,地位相对固化,在机会分布上处在有利地位,前些年基本上已将劳动性收入转化为房子等财产,因此,他们的压力相对较小。
2 P( ~; k- h; ]* r4 X1 J' \ `( ~) j% i8 B
而新锐中产的焦虑感,不仅比资深中产的大,与收入更低的农民工比起来也大,因为相对来说,农民工的期望值本来也没有那么高。% h D; M9 J/ V& |1 u- Z3 B0 E4 ^/ z
7 g( d) w: {3 b5 A1 S; A1 k D
因此,新锐中产就像是三明治,被夹在两者中间,倍感焦虑。这方面确实需要重视,社会文化环境、精神医疗环境相对较欠缺,焦虑容易从情绪问题,转变为必须治疗的疾病,也有一些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t, j( A- x ?( s
7 c U/ M. I# ^/ y+ Q- ?6 ~2 w# O"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