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懂如今的95后年轻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国际教育慈善组织Varkey Foundation委托调查机构对全球20个国家的年轻人(15-21岁)进行了意见调查,并就他们的幸福指数、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做了对比分析。
" ]9 \9 R, L# a" w; y8 U' C8 n2 `+ O( x. K
就整体状态来看,受访的中国年轻人中70%认为自己生活幸福,这一比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不大,略高1-5个百分点。同样在生活状态评分中,中国95后也比发达国家略高3-7个百分点。在对世界的认知上,中国年轻人则明显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乐观得多,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世界正在变好,而英美国家的乐观比例不到2成,甚至个位数,半数左右认为世界正在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G% I# _# t2 D: M3 m# B% m
" T( o. `! K1 {1 m* Z
在问及你是否认为你的国家适宜居住时,只有1%的中国受访人明确选择不适宜,66%认为适宜,对国家的乐观程度虽然低于加拿大、德国、印度,但显然比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乐观。在俄罗斯和巴西,只有46%的年轻人认为国家宜居,韩国这一比例甚至低至23%。
5 H6 y) k7 y% b' M5 L: J- n7 h% u% n. } Q3 H% W3 t u5 }: e1 `
6 K8 ~5 P; J3 `' i! d% U9 h6 a 在具体评价为何认为宜居时,中国年轻人的选择明显异于发达国家。在欧美发达国家,五成左右的年轻人把国家适宜居住的理由归为自由,因为“在这里我能自由选择我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在中国,选择自由生活的比例只有2成,近6成人把理由归为了“这是一个任何人凭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国家”和“这里的政府、服务、基建良好”。表面上看,中国年轻人甚至比美国同龄人更相信这种美国梦式的公平回报论,然而在问及影响人心团结的因素中,4成中国95后又把票投给了“贫富不均”,而在发达国家,更多年轻人首选“偏见与歧视”。3 o& K6 o, @' }) K1 Y0 O( ]8 q
) C) E( ^$ V( S8 V8 n
除此之外,在这一系列调查结论中,经济学人杂志还关注到了一个现象,即年轻人的价值观取向分歧。虽然新一代年轻人对一些争议性话题普遍包容度更高,比如同性婚姻、性别平权、安全堕胎等,但在言论自由上,反而比上一代人更保守。( [! `* Z G- v% c
2 r5 z$ I/ ?3 m1 y
不仅在发达国家,支持非暴力言论自由的比例大幅低于支持其他议题的比例,尤其在中国,这个惯于接受“凡事没有绝对”的地方,支持“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即使冒犯少数人”这一选项的比例不足3成,比发达国家普遍低20-30个百分点,且是受调查的20个国家中最低的。经济学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这一代年轻人更不希望被冒犯,即便这种倾向可能会减少一些必要的讨论”。, M$ {9 g& Q- o8 h" m
& ~, ]0 ?) I% Z- \ j8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