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国际法庭宣布「南海仲裁案」结果的时间日益迫近,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专家20日表示,仲裁法庭很可能裁示中方主张的「九段线」无效,除台湾实质控制的太平岛外的地物将被认定为「岩礁」,这有助谈判重启,但也意味中方可能采取更多报复性行动
+ P; e& b2 c7 K8 b, d
5 ^5 H8 _6 x& W. s
6 m# t0 |& E/ ?8 _% F CSIS旗下研究南海议题的组织「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MTI)主任波林(Greg Poling),在研讨会提出四种可能仲裁结果及中国后续反应:
' @$ z3 B5 Q' b) G! Z- T `
, A" ]' b$ Z* M, | 第一,国际仲裁法庭认定中方主张的「九段线」有效,未来将无法对北京当局提出任何异议,南海问题几乎陷入无解,但根据过去几个月的情势发展看来,仲裁法庭做出此决定的可能性极低。
# ?% M! f$ j" l% p7 r# c- X. J/ f$ ^1 b0 Z1 m2 \% ?$ [
第二,仲裁法庭表示无法判定任何一处海洋地物(feature)为「岩礁」,而这些地物得以享有更大的海洋权利;波林认为,许多争议地物面积小到连人站在上面都有困难,因此难以预见法庭如此认定。( G, O& z3 @" _& y+ J3 z
7 N _+ J% Y5 ~+ M: o
第三,更可能的仲裁结果是法庭认定「九段线」主张无效,或至少需要某程度进一步解释及澄清,中国的历史性权利将被抛弃;此外,中国拥有实质控制权的黄岩岛被认定为「岩礁」而非「岛屿」,虽然仍留下一大块区域未解,但这将有效限缩中国所能宣称的主权,让各方声索国回到相同高度,重启谈判可能。
" l: q: @/ }" E8 t' W+ L
+ }2 u! s7 w' M! w7 E4 _& b) @ 第四,波林认为法庭或许做出对台湾有利裁示,即南海面积最大的「太平岛」有可饮用淡水,适宜人类居住与经济生活,符合岛屿关键要素,其余所有争议海洋地物全被认定为「礁岩」。他指出,这项裁示同样留下许多争议,但至少得以开启和解或谈判窗口。
3 h" q3 G5 T: w1 g1 q8 l* o9 x
) F9 m! U5 b5 R# ^" I! P) s" a 由于中国已多次重申不接受仲裁结果,波林预测其后续反应可能包括,第一,中国在争议岛礁上及周边水域进行报复性行动,例如继续填礁造陆;第二,中国可能重新对菲律宾展开围堵,2014年中国海警船围堵菲国载有士兵的渔船、前往具主权争议的仁爱礁的冲突对峙情况,未来或更频繁上演。
' O9 x0 @# s- d- [1 R$ E2 x& ^/ ~, N% G" H5 m4 u4 c. x4 |) p( f
第三,中国官方多次重申保留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ADIZ)的权利,波林认为未来很可能实现;最后,中方将以平衡美军自由航行行动为由,继续在南海部署军力。
- }6 W0 j/ b6 c+ Y$ O/ z1 w
7 f& f: Q3 H8 o O" P, |2 g&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