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运-20重型运输机服役的消息传遍网络,但解放军仍未公开宣布。西北工业大学17日发布消息称,运-20于6月15日下午18:30首批交付仪式在中航工业下属试飞中心圆满结束。( k. N7 `3 }9 M5 C$ |3 S l6 I8 X
2 t: e- ~2 R$ T( c 另据网络消息指出,首批服役的运-20运输机已经交付空军驻四川邛崃桑园基地,隶属空军航空兵运输第4师,机身战术编号为11051。16日,最新曝光图片显示,编号11052即第二架运-20也已飞抵空军基地。
6 s% p0 O- k7 M/ a+ l9 n# [
" ]+ i/ B$ H$ I& u0 p3 {; l 西北工业大学的文章还称,作为运-20总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校友唐长红院士说,运-20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吨级,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大飞机行列。" I1 O& y" d Q7 [" j
5 [) I- y" R) s& m
近年来,随着主战装备更新换代的完成,中国空军着眼于向战略空军转型,这正是运-20大型运输机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研制的关键原因——运20正式服役中国空军是解放军开始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标志。
7 X+ q; w" b G7 w
. n" [% u; m% O) Z. O# r1 | 运-20战略运输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研发并制造。2013年1月26日下午14时整,运-20在阎良基地首次升空,并于15:00成功降落,首飞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属于自己大型运输机,是中国空军建设战略空军的一座里程碑。
: {, k4 o5 k5 d; I: W# F: [/ O6 I
运-20更可将装甲车、坦克甚至武装直升机迅速部署到一线战场,可和运-8、运-7搭配进一步完善国产军用运输机体系,中国空军的远程机动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将会大幅提升。8 c) {+ K% n2 k" A8 B3 T/ G
; e7 P. k9 B r `
: L3 ?1 @3 @2 u* ]' T
运-20由中国数千家企业共同参与研制,统一制造标准,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首次。该机的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与欧美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s) S8 S, B6 [# n9 E' c" W6 L
" G2 x+ I- e3 Z: F3 P 据了解,运-20的研发历史要追溯至1993年。1993年中国对引进的伊尔-76进行了初步测绘,同年西安飞机研究所展开大型运输机前期论证;1997年,西安飞机研究所提出了总体方案。
7 q' k& g* c1 j9 _) H( r& |
& w6 I! G% A" _5 q& {+ ~: q! c/ i 2009年,运20作为国家大飞机专项的重要内容 以大运的代号正式公开。2013年1月26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成功首飞。2014年11月,运-20参加珠海航展进行了飞行表演
% f/ R; G D, J) G( O3 y. K7 V
运20采用常规布局,使用4台D-30KP2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66吨,气动、航电配置均属于国际先进水平。试飞阶段,运-20共制造了781、783、785、788、789共5架原型机。
; }+ S( C9 i% S" U" c+ r% h- J8 n' E8 W( a: y$ e
“2016年6月15日下午18时30分,运20首批交付空军服役仪式,在中航工业西安试飞中心圆满结束。”闻此,当晚19时起至今天中午时分,微信朋友圈及各大军事 论坛上,广大微友及军事发烧友的喜悦心情难以言表。在运20总设计师唐长虹院士的母校----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人”的朋友圈再次被度时段刷爆。
7 D8 |% z- S& J! Q: F b- S! i; A k& `8 d+ a. _" V
3 I! t6 S9 G. _. u由于15日傍晚后至今天中午前,国防部没有例行新闻发布会安排,导致军方迄今并未确认运20已小批量服役的消息。8 T+ G% E9 ^. @/ i8 a+ l5 z
* {' H- N7 i' m' g然而,人民网采访在役空军试飞专家徐勇凌(歼八II、歼10功勋试飞员)的消息稿,却在相当程度上间接证实了运20军用大运确已在本周三傍晚交付空军服役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 h* o$ V7 O1 ^ h+ A/ t
" N) a5 {1 ]4 M0 B( @人民网对徐勇凌的采访是本周四进行的,所发消息的标题是《专家:运20服役不会超过100架,很快研下代运输机》。从标题到内容,徐勇凌所谈主要集中在运20本身,但其中涉及运20是否已服役的寥寥数语,用词却颇为讲究,读来耐人寻味、意味深长,令听者心领神会、心旷神怡。
% m& j3 g/ k$ g: k E
" v9 K- G- w+ P/ A2 q徐勇凌用两段话对运20有否服役作了“暗示式侧面回应”:“如果运20交付部队属实,那么运20从首飞到装备部队仅用了不过三年半时间,其研制进展比较快。”“运20首飞以来,没有遇到重大技术瓶颈等可能影响飞机研发周期的难题 ,加之运输机不像战斗机那样需要大量的试验,运20近期交付部队比较可信。”
8 K/ v ~: v x' j8 {+ w9 ?, L4 w6 ]5 J3 H6 d
徐勇凌的前一段回应,用了“如果……属实”,那是因为“其研制进展比较快”的反衬式暗示。后一段回应中“近期交付”这四个字中间缺一个“已经”抑或“将要”的词汇,笔者以为,这是徐勇凌在故意省略“已经”抑或“将要”这个词汇,作为运20绝对的知情者徐勇凌(甚至不排除徐15日下午就在交付仪式现场)而言,适度模糊处理既是接受采访答问之智慧,亦是分寸之拿捏。因为,毕竟正式消息当由军方发布才显合适和合理。) B) h/ e6 T& w; o6 A, m+ s
! l4 V6 K7 I1 ~1 S不过,与微信朋友圈、“西工大人”朋友圈,各大军事论坛有本质性区别,徐勇凌在役空军试飞专家的身份,人民网隶属《人民日报》的“党网”属性,应当可确信运20之服役,已获得“半官方”确认。
C, q p9 w# v9 s2 @ \2 @% ~! U8 y% _/ x3 r
运20服役使中国不受制于人 可比肩美军一机型 S" m+ B9 Q8 v- i9 W; d0 H' E" s5 ~
' X5 b5 l$ ^/ `
! }% F- l) q% U _' V' i$ h9 j4 }& [6 N- y% o
" K! X6 s& K5 p! n N
很多人可能很奇怪,不就是一个运输机么?值得如此欢呼?回答是:是的。
! a/ T' N1 U8 ]9 o9 ^+ G' Z( K
, W* L2 {. y' R! r; s V 要说清楚这个事,得从中国空军历史说起。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但由于国力有限,以及军队的战略使命,国家长期以来对空军的定位就是四个字-------国土防空。- A5 P% b- e, h) G
' ]! t( t) \+ `% [+ L! |# F0 X 于是,在国土防空的指导思想下,歼击机成为了整个空军的核心,而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等一切现代空军的要素统统成为了配角。
4 s. M% a5 M. y% Z9 H: X% [; P
5 g0 b/ w. l$ G& u- a 有一组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x1 E+ K: n3 ]& \
, U9 _: D( U) R 以运输机为例,我军除了从俄罗斯进口的极少数伊尔76以外,最大的也就不足百架60吨级的运8运输机,而美军装备有200架250吨级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组成的战略运输机队,投送能力相差10多倍,完全不在同一量级之上。
. n4 t, r# V. K: ?8 A- i9 B ?% S' U& f) F% O$ Z5 P4 _: u
也许在过去,我们还体会不到这种差距带来的问题,但随着近二十年的国力飞速发展,国家利益的向外延伸,以及国内各种应急救灾,乃至对未来不可预料的战争准备,都急需建立一支大型运输机机队进行保障。
. ~ `% W* r# X9 ^$ D+ q; y! j& ~- s* s" s
尤其切肤之痛的几件事,比如汶川地震,如果当年有足够数量的大型运输机,我们的救灾兵力和物资运送效率就会得以成倍提高。
2 L+ b+ ~3 X9 `, Z5 ^) l7 z$ u1 o0 B( X& }' H
又如98抗洪、利比亚撤侨、尼泊尔救灾、上合军演、保障搜寻马航MH370。。。。。。但凡我们能看到的空军行动,都是靠寥寥几架伊尔76苦苦支撑,以至于俄罗斯能卖我们一架二手的都如获至宝。
/ O* o$ ~8 m2 R6 o7 B3 \( u" B
4 L+ V5 N" c; S$ r$ | 更为重要的是,大型运输机也是预警机和加油机的重要平台,没了运输机,一切都是泡影。
X0 e3 `+ ?, L: u" D3 H2 q% V6 l3 [8 q; q5 y
所以,军内外比较一致的看法,运20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第四代战斗机歼20。
6 B5 |' \! d) L* A- L; }# Q- Q- b' v3 l+ A* t! }- [( W% r# _! h& a; |: R
终于,我们的航空人不负众望,为我们带来了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运输机运20,在2014年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震撼世人!外界从运20的外观和结构设计等来推断,其技术水平绝不亚于美军的C17。
) W O% h" G p! s8 o
5 x& z M7 ~1 k# m从此,中国空军从国土防空走向攻防兼备。
! X" ~% X0 q1 D" D# p# b: @" G2 i' d( ~
! ~2 e% l: N' O W% K- m 从此,中国空军由战术空军向战略空军快速成长!
$ L, ]4 t9 D! P: q' O2 M, @. m# ~$ t, n* i
5 e! ~' V& }4 t3 z/ A+ G( j5 y5 h!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