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5岁的美国智库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研究报道中国、推动双边关系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时候表示,他对习近平上台两年来美中关系下滑现状的悲观“达到1989年六四镇压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0 f" T# r1 n* Z1 K
& b4 }- X$ y$ A1 {) ], h1 ^9 [3 C
历经美国打开中国大门、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美中关系巨变的夏伟认为,虽然“美国人永远不会喜欢一党专政”,但有关体制、价值的分歧不应该绑架美中两国的共同利益, 比如涉及人类能否成功应对共同敌人 ——气候变化的大事。
6 \9 d( y9 a2 z4 V; p" I
, u: A! e$ C( p6 d- N. ^ 他认为,扭转美中关系下滑颓势的关键是必须要有像毛泽东、邓小平、尼克松、基辛格和卡特那样有远见和勇气的卓越领导人。他表示,目前两国均缺乏这样的领导人,因此他对未来美中能否继续友好相处感到十分悲观。
1 G1 J/ ?3 x8 D% R& Q' w! _( n, d8 `1 F7 f
夏伟是美国著名资深中国问题专家。他60年代到台湾学习汉语,70年代中进入中国访问。1979年,他全程报道邓小平访美。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曾是《纽约客》等杂志记者和自由撰稿人,担任过加州大学伯克利新闻学院院长。他是作家、记者、媒体人、教授、活跃人士。他出版过17本著作,多数与中国有关,最近一本是2013年与鲁乐汉合著的《富强》。
- |0 x Y) [6 C& O1 D' y/ H3 f3 R- S y: U" z, |/ d5 m" Y- y
7月底,他在位于纽约公园大道的亚洲协会8楼的办公室接受了美国之音专访。以下是这次专访的实录。
; p. U' T) {7 [* s6 {* N$ m- l
7 t9 l9 i8 P# [ 问:夏伟教授,你不久前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你对美中关系的悲观程度达到了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的最高水平,能不能解释为什么会这样?6 e8 Y' r+ M7 R3 X6 _& H
: R! ]) Z6 w8 J. A) L. c$ @/ i: j6 n- d
) W! h& j( x/ W3 _* u' W% N/ u1 E
$ _9 a- k& a5 e( S+ e; ]- I 画展观众观看邓小平画像(2010年5月,美国之音张楠拍摄)
; R+ P( y! W1 \% ^! ?: Q8 D+ P) Z; N
从未遇到过的悲观现状
, Q- V1 z1 J% `, a5 q9 Z. Z: r
% r( m8 E* x' t7 \$ U6 ^ 夏伟:在我工作的领域里,接触的多是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前外交官、大学教授、作家、智库人员、记者。我在70年代中就到中国,在近距离研究中国几十年后,我必须说,我还未遇到过现在这种状况:一方面,对中国现在所做的感到困惑,也对两国发展日益密切关系的可能性感到悲观;但同时, 我每天打交道的人中多数都感到,两国找到互动合作的途径从来没有比现在更重要。所以,有很大的失望、沮丧,还有挫折感,也就是说,不是不愿意两国关系朝着更具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而是越来越感到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不大了。, E& a7 J& m) @7 H2 ?0 S$ A5 l7 U
' T9 P, I) {1 i
问:如果这种状况也可以用以描述你自己的话,能不能告诉我在你研究中国的半个多世纪里,是在哪个具体时间点上你发生了这种转变?
! { o" m5 K% N, I: \: X; N5 B5 p* `7 ]' a U# x" f- Y" z! K
夏伟:如果回顾一下历史,邓小平恢复权力的时候我在中国。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我跟随他走访各地,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非凡的欢欣鼓舞,充满希望。从华盛顿、亚特兰大,到休斯顿、西雅图。80年代真是令人振奋的开放时代,人们觉得美国和中国终于找到了某种聚合点,某种途径,走到一起了。8 e+ v. c6 _+ H8 ?5 g- C
; V7 Q, v% G8 X4 D5 F6 z 然后,发生了1989年六四事件。悲哀的是,它产生了令人寒心的影响,中国的开放也受到了影响,中国对美国和西方产生了更大的不信任,而且至今我们也没有摆脱这种不信任。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在江泽民时代;到胡锦涛时代,我们是不进不退;我确实认为,现在的习近平和李克强时代,这种不信任程度更严重了,他们怀疑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目的。
- x- `2 N$ ~: k7 ?/ N- c0 W D+ l! x2 y& f& z) J
越来越多的人谈论敌对势力
4 H" y: b! @9 E% |( d: B N+ X% ]: ^4 ~
夏伟:美国人并不熟悉他们怀疑的这种目的。但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却准确反映了多数美国人对马列主义独裁制度的政府没有好感;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适应中国,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至少那些了解、在乎和关心中国情况的美国人觉得,我们应该找到能友好相处的途径。0 }- k s$ B5 m* z }1 K. W) I
2 L. M. W8 j) ] g6 ` 所以,我们的挫折、我自己的挫折,从现实中增长的悲观,使我感到(友好相处的)这种可能不太大了,在过去两年里已经变得不太可能了。互不信任的程度更严重了。6 j+ c1 D5 m, @6 S
7 Z" n) D, _7 @; A, e3 k3 H 在中国,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谈论敌对势力,谈论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甚至文化交流的负面影响。我认为,这是一种倒退。这使得两国在一些重大议题,如核不扩散、气候变化、对抗传染病上进行合作变得非常困难。而这些正是我认为应该但还没有发生的、可以从整体上改变我们两国关系的议题。这些都是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
" V+ o) G. _# u |2 Q# M
6 f w m- l9 s0 b0 l; Z5 E# t7 B 问:你曾在《纽约书评》上写过一篇文章,谈你陪同前总统卡特访问中国遭到的冷遇,能不能谈谈?
% R& F# t8 l# M% G, R
; x1 \% T. A) Q# Z. ? 夏伟:那是2014年9月,我跟卡特总统到中国去,应该是去庆祝美中建交35周年的。但是,由于某种我所不理解的原因,卡特总统没有获得符合他对美中关系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接待。在我看来,他的贡献跟基辛格一样重要。但是,他没有见到任何重要领导人,他们不断改变他的行程、取消内容、不让一些人发言等这样那样的事情,非常令人沮丧。某一刻,卡特总统考虑提前离开算了。
" r, L: i' R' _; e: q2 ]
$ w h0 K+ A: z' d/ e
& p$ v4 s3 q' H; ]+ l/ K9 S新闻来源: 美国之音 * P' g) s) @4 k8 {' [5 c" ~
|